【回眸“十三五”】翻越两座贫困大山,五年攻坚修成正果!

图片
图片
2020年3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同意平塘等2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这表明白云区对口帮扶的平塘、荔波两县顺利摘帽,五年攻坚终修成正果。
五年翻越两座贫困大山
一组组数字被改写
时光倒回到2016年,彼时,白云刚刚开启与平塘、荔波两县的扶贫协作之路,面对的是4万户、接近16万的贫困人口,是一个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是单打独斗的农业散户,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漫漫山路......但这些都没有吓退前来帮扶的白云干部。
图片
自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白云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相关文件和政策,以《广州·黔南对口帮扶三年行动计划》为基本遵循,黔南州·广州市扶贫协作模式为参照,投入上亿元财政资金,在平塘、荔波开展接近200个帮扶项目,牵头引进东部企业,派出党政干部、教师、医生,动员镇街、企业与深度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学校与学校形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帮扶关系,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达成结对帮扶关系,实现教育、医疗结对帮扶全覆盖。
历经5年艰苦卓绝攻坚克难,一组组数字被成功改写,白云区最终帮助平塘、荔波顺利实现国定贫困县摘帽。去年3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同意平塘、荔波等2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5年的时光里
白云干部成功翻越两座大山
曾经吓人的数据逆风翻盘
被一个个亮眼的数字取代
这些数字也见证了
平塘、荔波5年来的巨大变化
平塘县
白云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66.5万元开展危房改造,为该县11个镇乡街道8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改善住房条件;
投入帮扶资金1600万元开展平塘县中部地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塘边镇播绕水厂巩固提升工程,保障4605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
投入帮扶资金270万元开展乡村公路建设,覆盖6个村民组贫困户210户933人;
投入帮扶资金5070.5万元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为易地扶贫搬迁点群众建设学校4所;
投入帮扶资金326万元开展贫困村卫生室建设,为6个乡镇17个村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投入帮扶资金1000万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六硐大坝·花园农家”等一批乡村振兴的“平塘样板”。
荔波县
自2016年以来白云区共实施了107个帮扶项目,项目覆盖了住房保障、乡村道路、医院、学校、产业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其中累计投入帮扶资金约3320万元开展危房改造,为荔波县20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改善住房条件;
投入帮扶资金约183万元开展饮水安全工程,保障805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
投入帮扶资金3656.73万元支持8个乡镇(街道)修建串户路、通组路和产业道路约84.539公里;
投入帮扶资金6731.05万元用于支持当地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红色文化旅游优势大力发展产业,打造“造血式”产业扶贫项目,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帮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一条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集体经济积累壮大的新兴路子。
去年5月18日,广东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实地核查工作中,评估组组长郑红军指出,平塘县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确确实实有自己的特色:基础扎实、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富有成效,而且前景非常广阔。根据初步的了解,评估组认为平塘县可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县级模式、县级样板。此外,荔波县则先后荣获“中国全面小康扶贫十佳县市”“中国十佳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示范县市”“全国精准扶贫先锋单位”等荣誉称号。
走“造血式”扶贫道路
贫困户富了
“咕咕咕!”当公鸡打鸣声响起时,笼罩在晨光熹微中的村庄开始苏醒。鸡犬相闻,是乡村独有的生机景象,在平塘县塘边镇,养鸡也为村民的钱包带来了“生气”。
“我家现在有2000多只鸡,养了两个多月了,到腊月的时候公司就来收购,销路这一块我们是不愁的。”塘边镇村民张秀军笑呵呵地说。自从石门街对该镇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后,该镇在产业发展、产销对接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地村民不用再千里迢迢地外出打工了,在家里养鸡、种菜就可以过上好日子。
图片
▲ 白云区通过“造血式”扶贫,帮助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图为平塘县茶场
2018年底,石门街与平塘县塘边镇青山村、新风村两个深度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双方签订“携手奔小康”结对帮扶协议后,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前往贫困村开展系列结对帮扶工作,并引领石门街工商业联合会将塘边镇供销社作为两区县产业扶贫基地。其中,发展生态养殖项目是扶贫的“大动作”,通过打造“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造血式”扶贫方式,让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图片
▲ 石门街为塘边镇脱贫“加油添劲”
据区驻平塘县扶贫干部介绍,白云区始终坚持“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找准长效帮扶的切入点,充分利用白云区的渠道平台,大力宣传推介平塘县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旅游业等优势产业和投资环境,帮助引进了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到平塘建设综合型农产品加工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产业结构调整。
在荔波,白云区委、区政府同样高度重视,尽锐出战,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助力荔波县经济社会全面、高质、快速发展,精准实施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措施,有效促进了新业态、新产业发展,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得到培育壮大。
图片
图片
▲ 荔波县桑芽园及其产业
在荔波,桑蚕、黄金百香果、仿野生铁皮石斛规模均居贵州全省前列,获贵州省委主要领导高度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为该省产业扶贫提供了“荔波方案”“荔波样板”,桑蚕全产业链项目入选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典型案例。荔波还是个旅游城市,白云区助力协作创新全域旅游带动全域脱贫模式,通过景区带动、乡村旅游、涉旅就业等方式,带动就业5.68万人,列入全国2018年民生示范工程。东西协作合力引进五象实业、贵州绿宝石等投产龙头企业46家,正常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295个,创建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7个,建成农业示范基地45个,率先在全州建成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实现村村有带富产业、户户有脱贫门路。
图片
▲ 白云区携辖内电商企业到英德市开展助农直播
脱贫只是第一步,能巩固脱贫成效才是真本事,白云区一直不忘将先进的技术、理念植入当地群众的思想中。日前,白云帮扶馆——禾家助农馆在贵州当地开展了一场扶贫产品直播带货活动,邀请当地5家农业企业参加。平塘县农业农村工作局驻大塘镇民联村网格员王达群和贵州省绿根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业务经理韦锦珍,都以主播的身份首次亮相直播间,直播销售额25179元。此前,禾家助农馆负责人梁婉梅已经主导了多场扶贫带货直播,为白云区帮扶的贵州、英德等多地的农户成功导入流量,扩大了销售渠道。
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年帮扶,白云为平塘、荔波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多的是人才、技术,旨在为当地培养一支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助力两地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后的可持续发展。
医疗技术
去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白云区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桂成来到荔波县中医院挂职副院长,开始了为期9个月的援黔之旅。初到荔波县中医院,面对该院急诊医护人员紧缺,医师团队年轻、诊治经验尚浅,尤其是对危重症患者的处置能力欠缺,抢救设备急需完善等困难,张桂成没有退缩,“我既然来了,就要尽我所能改善现状,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急诊队伍。”
图片
▲ 张桂成(左)为村民提供健康义诊服务
张桂成梳理了危急重症患者的诊治流程,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和急诊门诊的病例书写,通过查房带教、实操演练,开展科内培训20多次,切实提高了急诊科医护人员对各类急危病种的快速反应和专业救治能力。
他还着手筹建“拥有溶栓能力的胸痛诊室”,并建立以急诊科为核心,联合内科、外科、检验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协作的胸痛中心模式,协助急诊科、内一科与黔南州中医院达成胸痛区域协同救治联盟,打通胸痛救治“最后一公里”。在张桂成的努力下,胸痛诊室建设日趋成熟。2020年11月5日,该院急诊科胸痛诊室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成功救治了一名突发胸痛患者,并在最短时间内转送上级单位。
教育帮扶
在教育方面,白云区先后派出多个名师团队前往贵州当地的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并与荔波县、平塘县签订了一对一全覆盖教育帮扶协议,仅去年就派出13名教师赴荔波、平塘支教,接收安排83名来自荔波、平塘的教师到本区跟岗学习。
“组团式帮扶”这一教育帮扶模式成效显著。负责帮扶平塘县塘边中学的余显义,用一年时间为学校引进了多种优质教学教研资源,并促成塘边中学与白云区一些学校深入交流,白云区学校组团为该校开展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诊断、大力培养学校青年教师,促进该校工作全方位提升。2019年,塘边中学中考创造佳绩,平均分净增63.1分,高分段人数净增20人,整体成绩由全县第12位跃升至全县第5位。白云教育系统还派出了具有一定社会效应的名校长和名师加强对口帮扶。
图片
▲ 余显义
2019年,区教育系统派出区重点名校广州大同中学校长袁闽湘为首的帮扶团队到荔波高级中学开展帮扶,他以“三问题、三建议、三反思”全面引领荔波高级中学发展,如今,荔波高级中学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校园环境有了显著变化,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图片
▲ 袁闽湘到学生家里了解情况
图片
▲ 英德浛洸镇桑园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山西考察时说:“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脱贫之后如何顺利与乡村振兴衔接,也是白云干部面对的一个新命题。区对口帮扶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在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方面发力,促进白云与两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助力对口帮扶地区巩固脱贫成效,实现合作共赢。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