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铜锣湾的陈浩南往事

2020年5月,《古惑仔》漫画完结,而这部漫画也成了全世界连载期数最多的漫画。
它的主编牛佬曾坦言:“其实我不喜欢里面的人,很讨厌”。
漫画里的陈浩南原型是香港陈耀兴,而他早在1993年就因为利益冲突,被枪杀于车内。
也许不得善终,就是古惑仔的结局。
而跟这部漫画有关的人,多年后说的最多的两个字是“后悔”。
1 刘伟强 文隽和王晶
图片
 
刘伟强和文隽是不打不相识。
刘伟强中学毕业就进邵氏电影做摄影小工,还算幸运,入行8年,就有了摄影代表作《旺角卡门》。不过离当导演还差点意思。
90年代初,香港电影遍地是金,多的是投资人找不到导演来拍戏,刘伟强于是开始试着当导演,1990年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朋党》。
就连他自己也觉得自己水平很烂,于是找到王晶,在王晶的导演工作室,学习拍电影。
编剧文隽经常在电台骂刘伟强的《庙街故事》
刘伟强忍无可忍,要上门打文隽。
王晶拦下了他,说:“先不要打,让他来公司再说。”
文隽应邀来到公司,王晶做了和事佬,随口又说了一句:“不如我们三个合作,搞一家公司吧。”
这就有了后来的“最佳拍档”公司。
图片
 
这个公司第一部电影,就是《古惑仔》。
刘伟强的朋友吴志雄是漫画的策划,所以版权很快就拿到了。
但王晶对这个打打杀杀的电影并不报很大希望,也没想着赚多少钱。
2.郑伊健
选演员很简单,当时最红的是刘德华,三人也一致认为可以找刘德华扮演主角陈浩南。
刘德华因为扮演了太多类似的角色,所以拒绝了。
王晶找了何家劲,可惜何家劲正在扮演《包青天》里的展昭,太红也太忙了,没空。
图片
 
最后,王晶想到了郑伊健。
1995年的郑伊健正是落魄之时。
罗文收他做了徒弟,但唱了几年也没有唱火,演电影也没红,最后台里安排他去当了儿童节目的主持人,心情郁闷的他索性留了长头发,公司又骂了他几个月。
图片
 
王晶连着给他拍了三部电影,也没有捧红他。
这回,王晶又想到了他。
一开始,他是拒绝的。
郑伊健本身跟“古惑仔”一点关系和相似之处也没有。
郑伊健从小家里穷,很早就出来打工,然后去拍广告挣钱,才进入了娱乐圈。
而且从小他就老实听话,连看女孩都不好意思。
图片
 
同时,他也感觉这个角色的影响不好,所以想拒绝。
只是,他和王晶早有合约,要拍五部电影,加上这部《古惑仔》,刚好五部。
没办法,他只好答应。
你看,有些人要红,老天爷都要帮他。
3.拍摄方法
当时的同类型电影多的数不胜数,如何才能脱颖而出。
编剧文隽想了个办法,要拍出青春片的感觉,所以,主角都是毛头小伙子。
陈小春、谢天华、朱永棠等人被选进主角。
刘伟强更直接提出:“这部电影要成功的关键是当人们看了之后,都想模仿戏里的人。”
多年后,当一大帮年轻人留着长发,边走边拨弄着打火机时,我们就知道刘伟强做到了,他把这个片子拍成了偶像剧。
图片
 
刘伟强还把自己在《旺角卡门》里那种获奖的拍摄手法引了进来,把画面拍的让人心生向往,又感觉身临其境。
据说,有一场戏陈浩南带着一帮兄弟在街头气势冲冲地走路,由于太过逼真,把警察都引了过来。
4.票房
第一部《人在江湖》拍摄只用了7天,加上后期剪辑一共15天,简直是粗制滥造,也没有大明星,王晶根本不看好。
上映的时间也是凌晨时分,王晶早早睡了,谁知道电话打来,王晶当场吓破胆,午夜场一场收了130万,全香港火爆。
图片
 
王晶马上要拍第二部,因为投资商已经把钱直接送来了。
刘伟强却犹豫了,因为这种题材有很大争议,很多人都说会教坏小孩子,刘伟强压力很大。
片商只好开导:“你要拍啊,你不拍也会有其他人来拍!”
果然,很多跟风之作很快就上映了。
刘伟强只好重新拿起来,不过院线已经排好了,必须在一个月内拍完上映。
郑伊健因为别的戏约走不开,所以第二部《猛龙过江》陈小春成了主角,而郑伊健只来了两天。
第一部粗糙,第二部更夸张,前后用了11天。
所有剧情几乎都是编剧文隽在拍摄现场“飞纸”(现编)完成,原著故事全部打乱,人物关系也一塌糊涂。
不过,第二部票房却更高了,达到了2250万港币。
王晶接着筹划第三部《只手遮天》,这次郑伊健回来了,张耀扬也因为“乌鸦掀桌子”而盖过了之前所有演过的角色,成了东兴乌鸦。
图片
 
这里面有个插曲,开场时刘伟强安排张耀扬把关公像砸了,但现实中,张耀扬确实非常老实的人,对关公不敬实在不敢,央求导演删掉这段戏,刘伟强却说不行。
最后,打了个六万六的红包,张耀扬才勉强答应,据说回去吃了三个月的斋饭。
三部系列电影,半年内完成,总票房6300万港币,实在是奇迹。
5.影响
他们都知道这部片子会有不好的影响,但却没有料到影响那么大。
郑伊健走到那里,别人都叫他“铜锣湾渣Fit人”,很多少年把他围起来叫他“浩南哥”;里面的脏话成了中学生的口头禅;演了反派的张耀扬,他的车经常被人砸坏;就连配角“大飞”黄秋生也经常遇到断指头的小混混过来打招呼,还一脸崇拜.....
图片
 
于此同时,1997年香港发生了一个奇案,极其恶劣,十余名少年将一个16岁中学生殴打致死,并毁尸灭迹。
更有心理学家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指出案中被告受漫画和电影中的暴力情节影响,以为案中的虐打手法不会致命。
这就把这部漫画和系列电影推上了风口浪尖。
郑伊健一夜爆红,势头已经压过了刘德华,但他已经不情愿再拍这类电影了。
“我们是坏人,总会教坏人,带来负能量”
因为出演的“陈浩南”实在太过于深入人心,香港警局干脆请郑伊健去当老师,去劝一些少年重走正途。
郑伊健有一次去内地时,有个学生家长穿过人群,站在他面前说:“求求你,不拍了,这个电影会影响很多人。”
但那时他合约在身,能决定的事情实在有限。
7.后悔
随后,郑伊健再也没有什么深入人心的角色了,主要是这个角色太耀眼了,人们只记得他是“陈浩南”。
后来郑伊健、陈小春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特地出演了庄文强的《飞砂风中转》,讽刺自己当年出演的角色,十多年后两人同上节目《极速前进》,直言后悔拍摄《古惑仔》。
图片
 
要说不后悔的只有王晶。
他又拍了两部外传,一部是《洪兴十三妹》,另外一部是《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
8.结局
摆脱了合约,郑伊健又出演了一部同题材的电影《九龙冰室》。
人们发现,这个故事跟原来的故事已经不一样了。
他扮演的已经不是喊打喊杀的少年,而是一个年龄渐长,历经沧桑的大哥九纹龙。
九纹龙被人打瘸了腿,逃亡过程中,女友、孩子他都顾不上,父亲也在他东躲西藏的几年中去世了。
好多年后,九纹龙回到香港,成为了一个普通的茶餐厅侍应生,昔日的兄弟来看望他,说到父亲的死,九纹龙眼睛湿润,兄弟说:“被洋葱呛到了?”
九纹龙回答:“不是······我只是好后悔,好后悔啊。”
图片
 
也许,郑伊健一直以来,最想说的两个字,大概就是“后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