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云南:合力攻坚 小康路上步履坚实

怒江:集中力量攻克堡垒

摆脱贫困、全面小康,怒江各族人民须臾不忘。

早上去老百姓家查看安全饮水情况,下午去边远村民小组开展外出务工工作,晚上填写表格,核实数据。泸水市大兴地镇鲁奎地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员希缘每天从早忙到晚。她说:“安居、安全饮水、务工、产业收入等,得一件件核实、落实,精确到户到人。”和她一样,所有驻村工作队队员干劲十足,早出晚归。

从鼎业公司工地回家,无论多么劳碌、辛苦,泸水市六库镇丙舍坝安置点30栋楼栋长李生前一定要到30栋的庭院、过道转一下,看看有没有垃圾乱放乱扔的现象。“搬迁到城里后,生活方式跟以前不一样了。”李生前高兴地说,“以前住在山上,整天想的是如何吃饱饭。到这里后,就希望多努力几年,多存点钱,供娃娃们读书学本事。”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怒江州针对未脱贫村寨的实际情况,选派1313名“背包队”出征,加上原有的州级派出的驻村工作队1442人、就业小分队500人以及市(县)、乡(镇)抽调的各类工作人员,共计7493人开展“百日攻坚”“百日提升”行动,集中攻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住房安全保障、产业扶贫、基础设施等“四大堡垒”用行动兑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持续深入的脱贫攻坚战,让怒江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近17万贫困群众解决了住危房的问题,10.2万搬迁群众进城入镇,19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实现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的目标。群众吃穿不愁,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日子越过越好。

2020年11月13日,怒江州泸水市、福贡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市(县)。至此,怒江告别千年贫困,所有贫困市(县)摘帽,各民族实现整族脱贫。

迪庆:真抓实干夯实根基

“我家有8口人,过去一家老小挤在破旧的泥土房里。想发展但既没有技术也没有资金,女儿上大学,儿子上初中,家庭负担重。”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康普乡龙独村麻箐小组的邓兴明回忆,搬迁之前进出村子只有一条小路,一到雨季,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家里主要种玉米、白芸豆和养蜂,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

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2016年以来,维西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01户,邓兴明也是其中之一。如今走进他的新家,客厅宽敞整洁,厨房通透明亮,孩子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邓兴明笑着说:“现在的日子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更令他没想到的是,新小区里还有便民食堂、超市、儿童乐园、图书室、活动中心等,夜幕降临,大家齐聚广场上,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企业+合作社+基地+搬迁户”模式有效解决了搬迁户就近就业、持续增收问题。邓兴明每天吃过早饭,便骑着摩托车到附近的蔬菜基地上班,他说:“我和媳妇都在基地务工,每人一天有200多元收入。”

邓兴明生活的蜕变是迪庆州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动写照。迪庆州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制定《四级书记抓扶贫责任清单》,选派工作队长193名、下派驻村工作队员2091名,实行主要领导挂县、厅级领导挂乡、处级科级领导挂村和一般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开展了“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与此同时,以“九大工程”为抓手,投资73.6亿元,着力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目前,迪庆州贫困人口由2015年末的7.4万人下降到2020年的动态清零,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由24.95%下降为零,全州14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8年香格里拉市和德钦县在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中率先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维西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迪庆州实现整州脱贫。雪域高原发生了沧桑巨变,村村寨寨连起了条条致富路,边远闭塞的穷山村变成了欣欣向荣的新农村,守旧落后的贫困户过上了文明进步的新生活。

精准发力 巩固脱贫成果

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一个不掉队。这是誓言,也是承诺。从“户户达标、村村提升、县县清零”目标的总体实现,到全省所有贫困县脱贫出列;从“挪穷窝、换穷业”的易地扶贫搬迁有序进行,到基础设施从“拦路虎”成“新引擎”;从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到产业扶贫蹄疾步稳……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征途中,云南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绿色发展的脱贫攻坚之路。

贫困县摘穷帽,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都只是阶段性胜利,接下来还需要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防止返贫。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目的就是要建立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为广大群众建立起稳定的心理预期。

脱贫攻坚不只是宏大的叙事,还是细致的生活点滴。走好这“最后一公里”,尤其是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绝不能有丝毫松懈的心理,而是要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进一步压实责任、巩固成果、提升质量,全面排查解决存在问题,全力对冲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全面巩固脱贫成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持续奋斗,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才能让人民更加富裕,让生活更加殷实,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搬来幸福新生活

夜幕还未降临,位于会泽县钟屏街道木城社区的广场上便早早地热闹了起来。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小区里的居民习惯相聚在此,享受休闲时光。

走进搬迁户范昌良家,各种家具一应俱全,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谈到搬进新居前后的生活对比,范昌良乐呵呵地说:“以前我们一家5口住在4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又黑又暗,而且交通不便。现在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出了小区就是街道,小区旁边有医院、学校、超市……所以,“我们也是城里人了”,是像范昌良一样众多外出务过工、见过世面的新居民们对搬迁小区的感受。

除了居住环境的大变样,对于搬迁到这里的群众来说,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收入上的保障。“以前种庄稼,一年辛辛苦苦下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更别说存钱了。”范昌良说,“现在我在巡逻队上班,每个月有1700元左右的工资。”

和范昌良一样生活发生巨大改变的,仅在木城社区就有2454户9077人,他们全是搬迁到此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会泽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易地扶贫搬迁各项政策要求,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并进。“十三五”期间,会泽县共建设集中安置区102个,共搬迁安置26261户10269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人口21475户83627人。同时,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也已同步建成投入使用,并与安置地现有小学、村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融合,保障搬迁群众享有充足公共服务资源。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按照“以岗定搬、以业定迁”的原则,大力实施就业帮扶、产业扶持、兜底保障等措施,实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按照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社区要求,强化安置点社会治理,实现基层自治、社会调节良性互动,持续构建和谐社区。

因地制宜破解贫困顽疾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云南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矢志不渝、接续奋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反贫困斗争,脱贫攻坚取得伟大成就。 围绕云南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过程中形成的做法、经验和亮点,本报记者采访了云岭学者、云南省委党校博士生导师谭鑫教授。

记者:云南脱贫攻坚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形成了哪些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谭鑫: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贫困发生率高,致贫原因复杂,是全国贫困县、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基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省情,云南坚持把解决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体系:构建了“党政主责、部门同责、干部主帮、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攻坚工作格局;实行一月一研判、一季一调度,推动巡视整改工作;实行贫困县纪委书记例会和“红黑榜”通报制度;脱贫措施“户户清”行动,推动了“六清六定”工作机制的形成。开创了百万贫困人口挪穷窝、换穷业行动;建立了扶贫实训基地培训基层扶贫干部;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云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健全组织动员、责任落实、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合力攻坚、监督检查、考核评估体系机制,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年一个新台阶,并在全国率先探索了“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精准帮扶模式,实践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工作格局,形成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扶贫精神”。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单兵作战”到“尽锐出战”、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等转变。

记者:如何看待云南脱贫攻坚的成果和意义?

谭鑫:云南脱贫攻坚壮举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指挥下,在云岭大地上经实践反复检验的、解决贫困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正确路径,其间蕴藏的价值指向、发展理念、减贫方略等为我国乃至全球减贫治理贡献了智慧和方案。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是云南扶贫实践的最基本经验;二是云南少数民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三是云南特色扶贫之路为破解少数民族地区贫穷“顽疾”提供了样本和经验。

小中甸镇致富带头人陈建华——“这条路走对了”

地处高寒坝区的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联合村,青山环抱,云雾缭绕,陈建华在田间地头查看作物长势时,手机不时弹出新的信息。“很多是村民发来的咨询信息,等忙完再逐一回复。”顺着陈建华手指的方向,只见万亩藜麦蔚为壮观。

藜麦是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高山作物,由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酚等营养成分,在市场上非常走俏。“这里的海拔、土质、气候条件特别适合藜麦生长,但缺乏实用种植技术,最初试种时没有成功。”对于几年前试种失败的经历,陈建华记忆犹深。

小中甸镇农业基础薄弱,传统的种植方式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拦路虎”。要脱贫致富,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2013年,陈建华辞去稳定的工作,拿出多年的积蓄,和妻子在联合村租下5亩地,建起高原农作物种植科普示范基地。

初期由于只有投入,没有收入,陈建华的积蓄很快用完了,他只有向银行贷款,向亲朋好友借钱。他成天待在试验田里,琢磨怎样改良技术。经过一次次的失败,2015年,香格里拉高原地区种植藜麦获得成功。联合村归吓小组组长民布说:“在陈建华的指导下,我们村开始尝试种植藜麦,比起种植传统的农作物,种植藜麦的收入高得多。”

“这条路走对了!”尝试种藜麦成功的陈建华干劲十足,把眼光投向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2015年,他成立了香格里拉圣洁生物种植有限公司,潜心于驯化适合高原的中药材、农作物新品种;成功在小中甸镇联合村种下雪上一枝蒿、木香、云当归、重楼等14种中药材,并获得12项包括当归、食用菌等种植技术和种植设备改造专利。

2020年,陈建华的高原种植协会带动600多户农民,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130多户,种植中药材当归100亩,产值达40万元;种植藜麦7000亩,产值达1600万元;食用菌大棚83个,预计年产量80多吨,产值可达140多万元。

云南网记者 李寿华 张帆 张雯 胡晓蓉 龙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