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相楼夫妇的“面花王”桂冠名誉渭北高原

庚子岁末的1月14日,记者一行从省城西安驱车赶往地处关中东府渭北高原的澄城县城,参观了红云花馍店与澄城县红云花馍专业合作社,见到了被坊间誉为“面花王”的惠相楼、申红云夫妇。
图片
傍晚,我们走进面花制作场区。但见这个店面约二十多平米,花馍样品虽然只有有就几十个,却都是艺术精品:有小的,有大的;有高的,也有低的;有单个的,也有组合的;有摆放在玻璃柜里的,也有摆放在外面桌子和架板上的……“龙凤枣山”“寿山”“龙凤鸡”“龙凤羔”“镇宅老虎”“威武老虎”“龙凤老虎”“ 鸿运福猪”“龙凤寿桃”“ 十二生肖”等等,这些作品,不论是造型、纹饰,还是色彩,都很精细绝美,其中都蕴含着喜庆祥瑞吉祥的寓意,也体现着卓尔不群的创意,简直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每一件作品前都贴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作品名字、寓意和用途。房子里摆着曾经先后获得的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颁发的奖牌:中国陕菜之都——美食名宴、陕西·白水“仓颉杯”厨艺大赛金奖、中国陕菜之都老字号餐饮美食名店……还有一张由澄城县文化馆、澄城县非遗保护中心联合颁发的“澄城县面花传习场所”铜制挂牌,架子上也摆放了很多奖牌、奖杯和证书。其中三张奖牌特别吸引眼球:其中有两张由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盟会和中国传统文化联合会于2018-2019年印制的“香港金紫荆花奖世界非遗文化艺术大赛最高奖”和“香港金紫荆花奖世界非遗文化艺术大赛银奖”,另外一张是由陕西省餐饮业商会、陕西省各市商协会、《陕西餐饮》杂志社联合颁发的“改革开放四十年创新人物惠相楼”。
图片
图片
据有关资料记载,澄城县面花工艺技术可追溯到汉朝初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面花,从最初单一的祭品形式,发展到目前的品种多、花样全、技艺含量高的艺术品,无论是四时八节、婚丧嫁娶,还是生子庆寿、上梁乔迁、祭祀先祖等,都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澄城县面花作品,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其外观造型和图饰纹样,都与当地丰富的民俗风尚紧密结合,展示出人类生死繁衍、代代相传的程式,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热爱。面花是民俗艺术品,过去一般是由关中民间农妇以特等小麦面粉为原料,借用针、梳、刀、剪等工具,靠揉、捏、剪、修手法技艺,做成各种图案形象栩栩如生,粗犷、豪爽、朴实的手工艺术品。申红云已是有着三十多年花馍制作经验的“老艺人”,还被评为“市级非遗文化传承人”呢!
图片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记者一直很喜欢中国民俗文化,接触面花艺术也快十年了。我深知,这一件件、一组组作品里都有着深刻和丰富的寓意,有着老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希望。小件的作品,也是我在其它地方未曾到过的;大件的作品,如“龙凤枣山”,高达2.6米,整体造型是一座三棱状的塔山,每个棱面上由不少小部件有机地组合而成,造型奇特、五彩纷呈,这样的创意设计和作工手法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这件作品体积最大,重量也最大,做起来肯定最费时间和精力,它被摆在店面最里面,可见它在作者心中的位置,这应该是惠相楼与申红云夫妇的代表作了。可他说还有一件较大的作品,名为“新冠病毒抗疫枣山”。
图片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富裕,人们对民俗艺术的需求和渴望也日益增强。90年代末,地处沟壑纵横的关中渭北高原一带的澄城县的面花艺术迎来春天。起初,红云花馍店制作和销售的是农村过事常用的那种传统花馍,造型、纹饰、色彩都较为简单;而别人家的店里卖的是商品花馍,造型比较复杂,外观特别漂亮花哨。为了让花馍店能活下去,这一对夫妻在制作和销售花馍产品的同时,不得不附带贩卖一些殡葬用品。另外,为能赢得更多客户,他们迫于无奈地打起价格战:别人一对花馍卖40元,自己就卖20元,只要能保住成本就成。后来,他们去那些生意好的店里买回一些做得好的花馍样品,拿回家后反复观摩、研究,学习别人的技巧和长处,然后尝试着翻新花样。他们在学习别人样品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改造和创新,售价比别人略低一些。如此一来,他们的花馍作品很快就赢得了不少客户的青睐。红云花馍店的订单越来越多,生意自然是越做越好。他们夫妇二人忙不过来时,除了母亲经常帮忙之外,连他们的父亲、三个女儿也都一齐搭手干活。红云花馍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名气亦越来越大,他们在澄城县的花馍市场上逐渐站稳了脚跟……迄今,澄城县已经有120余家花馍店,红云花馍店逐渐成为其中的“领头羊”。后来,惠相楼和申红云夫妇除了忙日常的花馍制作和销售业务之外,又带着另外做的样品,带着姊妹、女儿们到关中、陕北、陕北的各个区县,甚至远赴山东、山西、甘肃等省外地区自费参观、参展、参赛、取经,反复实验,甚至登门请教一些上了年纪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花馍捏作能手,不断挖掘传统技艺,陆续创意、设计、制作出了一批批独具特色的大型插制组合作品,其中以“龙凤枣山”“ 龙凤鸡”“ 龙凤老虎”“ 龙凤寿桃”“ 十二生肖”等为代表作品,深受行业专家和广大客户的认可及赞誉,并受到中、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领导的重视与关心,作品远销加拿大、美国、法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同时,他们还曾去国内多个省市,多次参加重大的展示、交流及节庆活动。2017年3月8日,他们夫妇又成立澄城县红云花馍农民创业合作社,同时还申请注册了“红云花馍”商标,并先后对“龙凤枣山”“ 龙凤鸡”“ 龙凤老虎”“龙凤寿桃”等几组花馍作品的版权进行了登记。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他们经过努力研修、研习、传承、创新作品荣获多个奖项和证书。为了拓展市场,团结联盟众多的面花爱好者,壮大合作队伍、结合传统民俗、开发新的作品、传习传授技艺、为了非遗文化不再遗失,为了民风传承的延续,他们加大了研发力度,‘红云花馍’体现了它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打破了花馍的短期存放时间,延续了存放年限,提高了自身价值。2016年9月2日,受邀去山东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参加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同年的9月19日,为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定制了一对龙凤老虎,代表陕西在东北参加海峡两岸手工艺作品展。2017年6月11日,他们参加了陕豫晋黄河金三角花馍邀请赛;同年的11月24日,他们受邀参加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中国技能博览会,并荣获“工匠技能传承守护奖”,展出作品全部由陕菜驻北京会馆购买收藏。2018年1月4日,“龙凤枣山”“龙凤寿桃”“龙凤鸡”“盛世牡丹”及其它几组大型花馍进入民大会堂宾馆,为陕西省澄城县红云花馍能上更高层次打下了基础。2018年5月22日,他们还受邀参加了由北京电视台和陕西卫视联合录制的大型主粮故事人文精神故事片《秦粮秦味》的开机仪式,被拍进了以澄城面花为主题的纪录片中。2018年10月28日,惠相楼与申红云夫妇受陕西白鹿原文化邀请,带着2.19米高的“龙凤枣山”走进首都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发布会,当时受到了国家领导人、行业专家教授、新闻媒体及参会嘉宾的关注和青睐。2019年6月18日,央视一套前来红云花馍合作社采访、拍摄作品和制作过程。2019年8月23日、红云花馍作品“龙凤枣山”应邀参加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非遗文创产品“金奖”并且上了央视新闻报道。2019年10月1日至4日由央视总台王长江导演一行十一人拍摄《红云花馍专题片》和《千年陕菜》大型纪录片;同年10月4日,央视拍摄的《中国囍事·红云花馍专题片》正式上映。2019年11月5日,红云花馍受陕西省商务厅邀请参加了上海进博会,受到国内外及中省部门的关注,徐大彤省长亲自为“龙凤枣山”题词:“龙腾中华·凤舞九州”。2020年8月21日,受邀参加“仓颉杯”十大名菜大赛,红云花馍荣获金奖。2019年12月6日,红云花馍参加北京美院、清华美院等五所院校的非遗工艺联展,“十二生肖”系列作品受到了文旅部非遗司张玉红副司长的高度赞誉。2020年12月16号、澄城县红云花馍农民专业合作社、被授予全国AAAAA级百佳诚信经营示范社。2020年12月27号、红云花馍“龙凤枣山”走进曲江亮宝楼,参加“美美与共·丝路同行”陕西福建传统民间工艺交流展……
图片
面花作品,造型独特,亮丽多彩,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民俗文化生活,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淳朴意愿,促进了历史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挥了三秦儿女的聪明才智,亦展现了手工艺人的丰富想象、新颖构思、匠心独具、精湛技术,在关中渭北高原代代相传,关中渭北地区的面花民俗艺术源远流长,迄今犹兴盛未衰。渭北一带的多个县(区)都流行面花艺术,却以澄城的最为人称道。2006年,澄城面花被批准为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四五年来,中、省、市、县各级领导及新闻媒体曾多次莅临澄城县红云花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和考察,他们夫妇二人也受邀参加不少重大活动,获得了诸多荣誉奖项,可谓风光无限。(刘省平 记者 吴树鸣)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