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作者:李玉星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网络应急服务中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十四五”规划更加聚焦高质量发展,拥抱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升级,改善供需结构,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持续优化。“十四五”时期为数字经济发展孕育了新机遇,科学分析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准确把握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对于构筑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十四五”发展新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确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把数字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作出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新常态要有新动力,数字经济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的明确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为“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本遵循,为“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正在成为驱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的新引擎。当前,以信息技术和数据作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经济大国。在迎战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时期和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一串串抽象代码背后,是中国数字抗疫的力量,防疫健康码、餐饮疫情安心卡、云上政务服务等数字新招迭出,让“隔而不离”和大规模的社会协作成为可能。过去,地区间发展落差往往导致医疗、教育等存在地区差距。随着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AI会诊等新模式新技术的应用,曾经的健康鸿沟正渐趋缩小。“屏幕改变命运”成为真实的故事。

我国数字经济已呈现出全面发力、整体形态初步显现的发展趋势。“十四五”时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先进机器人等数字技术的支撑下,数字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全面发力,新型数字消费、数字生产、制造业服务业数字化融合、数字化网链、数字化产业生态、数字化资源配置等都将有显著提升。

发动红塔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红塔区以互联网平台为主体的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在增加生产力、催生新业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020年数字经济占全区GDP的50%。红塔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促进就业、拉动消费、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拉动红塔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新引擎,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但是,红塔区信息化建设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数字产业创新应用范围和领域亟待扩大;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足;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机制不够健全,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亟待加强。对此,需要我们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以产业数字化转型引领高质量发展。当前,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迎来发展机遇,新一代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通信、高端芯片设计制造等核心技术将成为“十四五”时期重点突破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特点、新趋势、新机遇,因地制宜地制定应对策略,拓展发展新空间,增强竞争新优势,是实现红塔区经济新跨越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全力加强综合性科学创新工作,按照中共玉溪市委、市政府“打造云南数字第一城”的部署要求,坚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原则,以建设数字经济展示中心为抓手,以“华为玉溪”“数字红塔政务”“中国电信5G”等重大项目为依托,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打通信息传导壁垒,推进企业管理、生产向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催生一批新的产业数字化业态,切实提升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智慧医疗等新业态在GDP所占的比重,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以积极有效的制度和政策促进数字经济发展。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数据是一种新型生产要素。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随着中央和地方不断完善政策制度设计,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将不断释放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加大政策调节力度,综合应用财政、金融、行政等宏观与微观政策手段,建立健全与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制度规则。抓紧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完善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建设,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个人数据收集与处理提供较为完备的制度框架。

抓疫情防控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5月,互联网相关的新业态、新模式保持逆势增长。其中,电子政务、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各类线上服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数字经济的优势进一步凸显,用户形成的在线消费习惯以及新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刺激数字经济发展。我们要加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服务模式供给,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重点支持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数字化治理等新业态模式,培育创新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以及大批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将场景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动能,提速数字经济。多维释放数据和技术应用场景,构建农业、工业、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数据规范化开发利用的场景,加速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升级,推动工业、服务业等互联网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建成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数字红塔”。

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提供高水平公共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有了数据当“向导”,就能更及时、精准地分析大数据背后的真实社会生态和社会心态,民众的“数字回声”使得各治理主体更具“治理感知力”。“十四五”期间,不仅要从技术上创新,更要重塑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即用更智能、精准、便捷的数字化方式,聚焦人民需求、注重人民参与、凝聚人民智慧,精准感知并解决社会痛点和百姓需求,补齐“人”的数字化短板,让群众真正享受数字治理和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要依托互联网和数字信息技术,重点打造安全、舒适、便利的智慧社区,以智慧社区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城市大脑”中枢平台,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交流等提供更加安全、便利、多元的选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公共服务。

进一步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数字化人才显得尤其重要,既包括管理人才也包括技术人才。首先,我们要加大数字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重点培养和引进紧缺的各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逐步形成包括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在内的多层次信息化人才队伍。其次,开展数字人才储备的培育和教育工作。以既具备数字化思维,又熟悉先进制造业发展模式为导向,选择国内重点高校,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的试点,培养应用型和科研型两类人才,最终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育体系。

(责任编辑 李建宏)

2021年第1期《社会主义论坛》“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