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教育30年 农学教授扎根“三农”扶贫路

人民网长沙1月21日电 投身教育30年来,年过50的彭瑛仍在奔波于教育与科技扶贫事业之中。彭瑛具有众多头衔,畜牧专业教授,湖南开放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她还是“养猪教授”,是“芙蓉百岗明星”,是科技特派员,是“三区”科技人才,是人大代表,是乡村振兴咨询专家,还是“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领头人。

2005年由她主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从田间地头,到大学课堂,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到“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16年服务“三农”,初心不改。她运用“互联网 职业教育”模式,带领团队精准培养了13万多名“永不撤退”的新型职业农民。她牵头申报湖南省“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项目,5年培养6千余名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

在国家开放大学“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湖南试点项目中,在她的努力下,通道、永顺等贫困县顺利为400多名贫困人员提供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她担任湖南省农业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用科技杠杆来撬动贫困这块巨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培植壮大农业企业。近5年为望城区湘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城步苗族自治县华兴民族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提供科技指导服务,培训高素质农民2千余人,带动1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她为破解“三农”人才难题、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彭瑛出生在农村,毕业于湖南农大,一直从事着服务“三农”的教育工作。她聚焦“农村建设的带班人、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农业产业发展的带路人”三类急需人才,率先在全国开展基于网络空间精准培养农民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把大学办到农民的家门口,让13万多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出村庄读大学,把只知种地的“庄稼汉”,培养成熟悉市场的“大学生”,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村党建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据统计,近五年毕业的2万余名农民大学生中,约85%的已担任村干部,60%以上的成为致富带头人。该项目教学效果显著,社会影响广泛,荣获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作为一名农学教师,彭瑛一直扎根农业领域从事专业教学、科研与产教融合工作,投身科技扶贫事业。芷江县古冲村农民学员龙四清在彭瑛的指导下,学习运用网络进行个性化学习并规模化销售农产品,为古冲村这一贫困村促成多笔柑桔、鸡蛋生意,帮助该村基于互联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实现年总产值8000余万元的目标,龙四清总是说“咱们村民富了,集体增收了,彭教授可是帮了大忙!”而龙四清也成长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和湖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近5年,彭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城步苗族自治县华兴民族实业有限公司、望城区湘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及湘港珍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多家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接受技术咨询上千人次,开展农业科技讲座100多场,组织全省科技扶贫技术培训20余场,培训人数超过2000人,重点服务的以上企业均取得良好成效。帮助企业先后获得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科普示范基地、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单位等称号,成为当地重点产业扶贫企业,而且还牵头立项湖南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项目——贵妃鸡等特色禽类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成功探索出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推动了绿色环保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了“湘港珍禽”等特色品牌,摸索形成了“五统一”经营管理模式,相关产业及模式成功推广到邵阳城步县与邵阳县、岳阳平江县、张家界桑植县等贫困县,累计带动2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情系“三农”,深耕农民教育和农业科研多年,彭瑛和农业农村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30年来,她在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的同时,还带领团队想方设法帮助贫困县立项目促发展。2016年至今,先后为我省通道县、永顺县等贫困县立项“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项目及教育扶贫专项,为400多名贫困人员提供了学历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增强了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2018年,指导桑植县回龙村申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推动了该村农业产业发展,解决了当地贫困户就地就业创业问题;2016年,她牵头成功申报了“湖南省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项目,协同培训学院为全省58个县市区培训了6074名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探索的“线上线下相衔互动,努力打造‘课堂 平台 基地’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被推荐到国务院扶贫办,并在全国扶贫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课堂 平台 自媒’齐发力 创新模式助脱贫--湖南电大创业致富带头人精准培养实践案例”获“2018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优秀成果及特色案例奖”。(刘建 徐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