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镇 再造一个千亿产业园

过去5年,是乐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5年:5年间,乐平的GDP从2015年的258.83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约323.5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成为三水首个千亿工业大镇;这期间,乐平也不再只有产业一枝独秀,而是走上“城产人文乡”共荣共生的发展路径,转眼已是“满园皆春”。
启航“十四五”,乐平镇委、镇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前期发展基础上,乐平正着手谋划“一芯两轴三区四带”的新战略规划,围绕“湾区产业新高地、广佛创智生态城、广府印象特色镇”的定位,以一个更为完整协调的城镇空间格局,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城市乐平”建设、城乡融合发展。
乐平镇承前启后再出发,朝着再造一个千亿产业园的目标阔步向前。
●林洛峰 谭兴华 李翔宇
1 千亿工业大镇的新突破
乐平作为三水的工业重镇、佛山国家高新区三水园的所在地,产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据统计,2016—2020年,乐平招商引入项目260个,引资额达931.42亿元;2016年初至2020年底,乐平辖区市场主体从4034户增加到9817户,规上工业企业从248家增加至330多家;在2017年,乐平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一举成为三水首个“千亿工业大镇”。
量的积累同样带来质的提升:截至2020年底,乐平高企存量达182家、各级工程技术中心存量达188家,分别是2016年初的6倍和2.6倍;5年来,乐平首次获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搭建起“摘星楼”,引入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佛山分中心等科创平台,全省首创“智博荟”人才平台;目前,当地有市、区、镇三级人才团队近30个。
5年间,乐平不仅将产业“长板”变得更长,还对城市“短板”进行精准补强。随着佛清从高速、佛山一环西拓北环段、广佛肇高速等外部道路陆续开通,乐平同步加快完善乐平大道等内部路网建设;宏创广场、嘉洲广场先后落户,“小乐平”商务氛围愈浓;南边、范湖片区完成城区改造,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一中心九站点”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成形,乐平中心小学分校区、新乐平中学、乐平镇中心幼儿园等陆续建成投用,乐平涌完成景观提升,儒家天下文化公园建成开放,当地医疗、教育、生态、文化等配套日益完善。
“十三五”期间,乐平镇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农村内部管理,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年均增长约9%。新建成的13公里礼运路,串联起大同湖生态示范区和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覆盖超20条自然村超10万人口,加速人才、项目、资本等资源向乡村延伸。
从产业为先,到不同领域更全面发展。乐平靠的是一年一个脚印,打开发展新格局,拓展发展新空间。
2015年,乐平提出构建以乐平大道、乐平涌和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为核心内容的“一路一河一基地”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乐平在2016年实施“中聚、东进、南优、西拓、北提”策略;2018年以来,乐平提出小乐平、南边、范湖三大片区联动发展的“联城诀”战略目标;2019年,乐平以“内联”为主,推动三大片区联通,以佛高区大同湖科技产业园为主要标志的乐平“中聚”格局初现;2020年,乐平继续推动“联城诀”由内往外纵深发展,打造万亩产业园载体。
更大的发展框架下,乐平在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乐平”课题探索,乡村五大振兴与城乡融合之间找到了结合点,加快向“山水林田湖皆优、产城人文乡共融共生共享”的目标愿景迈进。
2“一芯两轴三区四带”的新构想
展望“十四五”,乐平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在于,“双区驱动”背景下,乐平地处广佛两座“万亿城市”的接壤位置,凭借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乐平有能力快速承接广深港澳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创新溢出;挑战在于,乐平推动“城产人文乡”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粤港澳大湾区群雄竞合的格局中,乐平仍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步伐。
如何更好更快地提升区域创新“智造”水平,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乐平镇党委、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提出“一芯两轴三区四带”的规划设想,在现有发展基础上谋求新突破。
三水区委常委、乐平镇委书记林建新透露,接下来,乐平将会依托大同湖和大旗头古村分别所在的大同湖生态示范区和广府文化创意示范区,东西走向打造一个创新生态休闲“绿芯”。目前,乐平已邀请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奇峰的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对该中心的景观提升、文化服务设施配套、创新资源集聚等进行统筹布局。
围绕“一芯”,乐平计划沿乐平大道打造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发展轴,同时沿乐南路打造一条东西走向的产业联系轴。前者将通过拉通、拓宽和景观提升,提高道路的通达性,在承接原有城市功能的基础上,布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逐步引导城市价值向北辐射延伸;后者自东向西串联起广东佛山三水工业园区原有产业集聚区、佛高区大同湖科技产业园和乐平临港国际物流经济区,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
在“一芯两轴”的辐射带动下,乐平、南边、范湖三大片区有望更紧密连成一体,并因应产业发展、休闲宜居、生态农旅等不同功能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同时在这三大片区中,芦苞涌、西南涌、乐平涌、左岸涌四大水系纵横交错,乐平将沿线打造四大碧水景观带,以生态之美加码建设“创智之城”。
交通路网构建起城市发展的骨架,外联内畅加速各类生产要素的流动。乐平提出构建“五横七纵”大交通路网,其中“五横”包括:三花路、和乐路、乐南路、西乐路和三江路;“七纵”包括:佛清从东西辅道、乐平大道、强业路、塘西大道、兴业路、南丰大道和防汛路,结合广佛肇高速开通、增佛高速、沿江高速建设,提高道路通达能力。未来,乐平还计划通过有轨电车接入广佛环线城轨,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要在乐平镇打造类似广州珠江新城或者南海金融高新区这样的CBD,而是要围绕‘湾区产业新高地、广佛创智生态城、广府印象特色镇’的定位,进一步提升乐平镇、佛山国家高新区三水园对人才、科技、资本等创新资源的承载力。”林建新说,通过“一心两轴三区四带”的规划引领,再造一个千亿产业园将是一个现实目标。
3 宜居宜业宜创新的新内涵
新的发展定位中,产业依然是乐平的重中之重。尽管乐平多年来稳当三水工业“火车头”,但与周边先发地区相比,乐平镇、佛山国家高新区三水园的产业集群特色未算明显,营收超100亿元企业、上市企业的长期空缺,也暴露出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仍较为薄弱。再造一个千亿产业园的目标下,乐平的产业再提升迫在眉睫。
乐平推动产业能级提升,增量选优和存量提质是两大方向。增量方面,乐平提出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增材制造等细分领域,重点引进龙头项目。存量方面,乐平将着力推动一批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同时在现有6家税收超亿元企业的基础上,未来几年将加快培育更多营收超10亿元企业和首家营收超100亿元企业,持续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一芯两轴三区四带”的规划下,乐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有更多高质量的空间载体。一方面,乐平将谋划在传统产业集聚区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作,大力清退落后产能,为优质产业项目腾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乐平将进一步做实新的空间载体,培育新业态,激发新动能。
佛高区大同湖科技产业园是这些新空间载体中的重中之重。乐平将在该园区布局“1+4”主导产业专区,引入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科技创新企业、研发机构。同时,依托官窑国家级物流枢纽园区,在乐平西部广佛肇高速、防汛路与乐平港交界一带布局乐平临港国际物流经济区;继续发挥南三产业合作区带动作用,借势借力发展新产业,构建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地;持续深入共建“花都—三水”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平台,重点推进汽车产业合作发展。
结合高端人才和年轻人的创新活力及其对工作生活环境的更高追求,乐平还计划在乐平大道与西乐路交界位置一带打造“汉南湾科创社区”,集聚“工业上楼”产业项目、孵化器、科研机构、商业综合体、居住、休闲景观等功能元素,具备宜居宜业宜创新的“一站式”体验。
林建新表示,未来的广府印象小镇将定位为“城市会客厅”,为企业和人才的交流提供特色文化空间。此外,广佛印象小镇将发挥对“城市乐平”的牵引作用,推动乐平城市格局沿乐平大道短期向北拓展,持续完善乐平辖区的教育和医疗配套,不断提升“城市乐平”的人气和价值。
乐平拥有全三水最多的158条自然村,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丰硕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乐平的乡村振兴工作依然大有可为。林建新表示,接下来,乐平将会以大旗头村和大同湖为绿芯,打造环线旅游线路,持续完善农旅文元素,做优小农街、侨鑫生态园等农业公园,同时做强水产养殖业,擦亮乐平雪梨瓜、南边小宝西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千亿工业大镇里继续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新闻眼
摆脱路径依赖方能再造一个千亿产业园
再造一个千亿产业园,并非一道简单的算术题。换言之,乐平镇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并不能走粗放式的规模扩张之路。
乐平的工业园区发展从2003年起步,2006年8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于同年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核,并命名为广东佛山三水工业园区,批准面积约4.3平方公里。2008年2月纳入佛山国家高新区。2011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三水工业园区纳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北园)。2019年,市政府决定对佛山高新区三水园管理范围进行优化,园区管理范围调整为85平方公里。在园区经济的发展带动下,乐平在2017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从一个三水偏僻乡镇到佛山千亿工业大镇,乐平走的是一条量质并举的发展路径。不过整体而言,该镇的园区经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旧没有能跳出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即采取行之有效的大规模投资、“铺摊子”发展制造业,以生产要素高投入驱动经济发展。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科技、资本等创新资源加快从广深港澳向外溢出,佛山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仍在征途。以上外部环境越发表明,创新已成为湾区城市竞合的主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快从量的增长向价值驱动转变。
从乐平内部环境来看,经过10多年的高速发展,当地逐渐出现了土地、劳动力、环境、城市配套等发展瓶颈和制约因素。可以看到,近年乐平着力从出清低效用地、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补强城市短板等多方面入手,补强短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先生产而后生活、先工业而后城市,先发展而后治理,乐平并未能完全释放园区经济的发展活力。加上受到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指标的约束,未来乐平很难再单纯靠物理扩张推动园区经济快速增长。
令人振奋的是,乐平镇党委、政府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拓展出过万亩佛高区大同湖科技产业园。而乐平镇党政领导班子也跳出三水看乐平,加快摆脱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为再造一个千亿产业园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动能转换路径。
三水区委常委、乐平镇委书记林建新表示,未来乐平不会打造类似广州珠江新城或者南海金融高新区这样的CBD,而是要围绕“湾区产业新高地、广佛创智生态城、广府印象特色镇”的定位,进一步提升乐平镇、佛山国家高新区三水园对人才、科技、资本等创新资源的承载力。这是一个重要且明确的信号,表明未来乐平的园区经济将与创新型园区的发展模式接轨。
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我们或许就能找到未来乐平园区经济的样板——东莞松山湖。2001年,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正式面世,自设立之初,其使命便是要帮助东莞摆脱以往园区经济规模小、档次不高等问题,成为东莞产业升级和整合的龙头,建设东莞产业支援服务业中心和人才高地的中心,推动东莞从制造业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变。
如今的松山湖,已成为东莞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珠三角国家自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广东省的创新高地……各类智能制造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林立,郁郁葱葱充满勃勃生机,坐拥25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新型研发机构,40家孵化器,其中8家国家级孵化器,26个省级创新科研团队。同时,松山湖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被外界生动地描述为:“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
松山湖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通过创新集聚高新科技产业,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率,降低资源消耗,进而达到保护环境、生态发展的目的,最终拉动高端人才的集聚、创新氛围的形成,推动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乐平园区经济在摆脱路径依赖后,通过借鉴学习松山湖的发展模式,未尝不是一条高效快捷的突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