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这条推送,足足“写”了一年!

岁月匆匆,时光无言,实干是最好的承诺!
抗疫防疫,无畏逆行,忠诚是最亮的底色!
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定睛回眸,一份辽宁政法系统履职尽责、担当勇为的成绩单展现在眼前:制定完善“1+13+N”制度体系,将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以制度形式细化到政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全面完成全省1352个乡镇的政法委员配备工作,实现了“党管政法”在基层的全覆盖;侦办涉黑组织185个,居全国第7位;全省发生命案数同比下降22.46%,创近年来最大降幅;群众安全感达96.06%,再创新高;全省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率99.4%;刑事发案数降幅超10%……
图片
加强民警实战练兵,提高业务能力
一项项政策举措,书写着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新篇章,一项项成绩背后,是全省政法机关守护社会平安、护航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过去的这一年,全省政法机关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有力维护了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辽宁、法治辽宁贡献“硬核”力量。
图片
律师进社区为群众解读民法典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
“子鼠庚子年,华夏抗疫勇。又逢风雪夜,不畏暴雪寒。一抹藏青蓝,一盏荧光绿。引你回家路,护你平安归……”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的那个冬夜,营口市公安民警马宁将情感融于笔端,将初心写在了抗疫一线。
疫情是冲锋号,也是试金石。
2020年1月25日,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决定,立即启动辽宁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实行最严格的防控措施。
——抗击疫情,政法机关义无反顾、全力以赴。
警报拉响,全省政法机关瞬时响应,迎风雪、战疫情,密集调度推进,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措施,政法部门与社会力量联合开展卡点查控、溯源核查、研判筛查、转运管控;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立即启动战时工作机制,全员发动、全警参战;全省各监狱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完全封闭,启动战时最高勤务模式,提高监狱勤务等级,选派142名民警驰援湖北……天使白、藏青蓝、志愿红,成为那个冬季最绚丽的色彩。
“法者,治之端也。”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2020年2月28日下午,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历史上首次网络新闻发布会,驻辽30余家新闻媒体通过微信群“围观”网络直播,了解发布的涉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短时间内就有5万余名网民点击关注。
全省政法系统坚持依法治疫,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办理涉疫刑事案件199件、治安案件2011件,抓获嫌疑人313名,起诉50件64人,审结35件41人;加强司法应对,省法院印发《关于依法严厉惩治妨害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关刑事犯罪的紧急通知》,依法严厉打击涉疫情13类犯罪行为,开展“集中审判月”,全省实现“云提讯”“云审判”;省人民检察院第一时间成立涉疫情防控检察业务指导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涉疫情案件法律政策适用标准,确保案件办理质效;全省监管场所实现“零感染”。
图片
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为群众服务
——服务发展,政法机关眼观六路、进退有度。
疫情防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复工复产事关经济社会稳定,两条战线均不容有失。
省委政法委推动实施服务保障“六稳”“六保”18项举措,各政法单位推出服务保障复工复产复商复学具体措施,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仅用11天,“辽宁法院互联网庭审云平台”正式登陆全省128家法院,成为全国唯一三级法院全部实现互联网庭审服务的省份,全省实现“云提讯”“云审判”。
省检察院出台多项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的指导意见,助力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全省各级检察院根据指导意见,纷纷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为指导和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制度遵循。
省公安厅组织开展“万名民警联万企”活动,指导各地公安机关出台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举措489项;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119类687项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57项实现“一次不用跑”。
省司法厅出台《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减免有关费用的指导意见》,组织动员全省律师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质优惠的法律服务,为企业减轻争议解决费用负担。
图片
民警上门为弱势群体办理户口
一手抓平安建设一手抓法治建设
三年为期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2020年步入收官之年,作为前两年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辽宁而言,在收官之年自当不遗余力。
这些举措很有说服力——
——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每季调度,省扫黑办每月召开例会,持续深化中央督导及“回头看”、特派督导反馈问题整改,推动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案件办理。
——坚持深挖整治和长效常治两翼发力,将全国“六清”行动与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制定的线索、案件“双清零”工作目标并轨推进。
——以推行“并联”办案模式提升办案质效,检察机关会同人民法院对在侦重大涉黑涉恶案件进行同步提前介入,“清零”工作如期完成。
——坚持清积案与破新案两手抓,持续扩大战果。
——组织开展涉案财产集中攻坚专项行动,依法规范高效处置涉案财产。
……
这些行动很有说服力——
——集中整治十大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以葫芦岛市为重点开展打击治理非法采砂专项行动,整治行业乱象,完善监管制度。
——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伞破网”工作纳入2020年党风政风监督工作清单,对已查结的涉黑涉恶“保护伞”案件全部进行“回头看”,对尚未调查或正在调查的涉黑涉恶“保护伞”案件加大督办力度,对涉黑涉恶“保护伞”案件核查结果由案发地市级纪委书记签字背书,确保打深打透。
——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着力整治“黄赌毒”“黑拐骗”“食药环”等违法犯罪问题,深入开展打击涉枪涉爆涉毒犯罪、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打击涉宗教极端恶势力等专项行动,带动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以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建设为主题举办第十七届“辽宁法治论坛”,为长效机制建设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以《辽宁省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意见(试行)》为纲领性文件,建立健全“1+10+N”常态化制度体系。
……
这些数据更有说服力——
——侦办涉黑组织185个,涉恶集团353个、团伙419个;查扣冻资产299.9亿元;“打伞破网”立案3915件;4件“央督”案件全部审结;3次在全国扫黑除恶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2018年至2020年,全省命案同比分别下降9.66%、22.46%,盗窃案件下降28.46%、19.54%,抢劫案件下降47.73%、33.06%,涉枪案件下降44.71%、8.7%。
——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分别达到95.05%、95.74%、96.06%。
……
图片
社区志愿者表演扫黑除恶三句半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既是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标尺,也是对专项斗争成效的最好注解。
扫黑除恶不只是一道如何惩治犯罪、维护治安的考题,更是一套整肃风气、服务保障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综合性考卷。打击黑恶势力,不仅需要执法力度,更需要激发社会治理的智慧。惟有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辽宁,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满足人民新期待。
2020年,我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方向,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辽宁。省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省委主要领导先后两次对平安辽宁建设作出专门批示,先后8次调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稳定以及市域社会治理、命案防范治理等政法领域和平安建设重点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辽宁”被纳入全省“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
图片
丹东警方破获重大电信诈骗案件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为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过去一年,全省政法系统围绕“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营商环境建设四要素,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
省委政法委专门制发指导意见、工作方案和“十个严禁”3个文件,推进落实20项措施,强力整治涉企突出问题;制定涉企业及其经营者刑事犯罪《办案指引》,规范执法司法行为;制定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10起正面典型案例,通报8起损害营商环境负面典型案例,向社会各界展示决心成效;开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执法司法专项督查,跟踪督办30件“久押不决、久拖不决”案件;与有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和企业家权益保护机制……
省法院创新提出“办事不用找关系”“办案不用找关系”“反映问题不用找关系”,并出台实施意见,从思想观念、制度机制、监督管理、素质能力、科技运用等方面着力解决问题,推动实现“三个不用找关系”。省检察院深入推进涉非公经济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和涉民企“挂案”排查清理活动;省公安厅深入开展整治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百日行动”;省司法厅起草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全省14个市委政法委均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加强政策统筹和工作调度,“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实施格局已经形成并发挥作用。
打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组合拳”,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全省政法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振兴发展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正逐渐呈现。
图片
“平安文化墙”成为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
过去一年,我省牢固树立依法治理理念,扭住深层次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持续用力,打出一套理念先行、目标明确、顶层设计、系统推进的“组合拳”。
我省推动出台《辽宁省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条例》,将全省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的相关规定和举措上升到地方立法层面,强化刚性约束。为不断拓展平安辽宁建设的广度和深度,2020年3月,我省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抓手,全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了具有辽宁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模式。
党建引领、智慧治理的“盘锦模式”,形成“一委两室三中心”工作体系的抚顺“章党样本”,“群众有问题随时下单,网格员接单解决”的锦州市义县农村网格化治理体系……全省各地坚持创新精神,激活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活水”。
“通过对过往的命案分析不难发现,一些命案是因为邻里间小矛盾引发,如果相关部门及时排查发现矛盾,并成功化解掉,命案就不会发生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于天敏在基层调研时,常常这样说。
过去一年,我省政法机关牢固树立命案可防可控理念,开展了命案专项整治行动,压实命案严防必防责任,建立“443”工作体系和“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全年直接约谈命案多发的11个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对1个市和14个县(市)区挂牌督办。2020年,全省命案发案数同比下降22.46%,创近年来最大降幅。
与此同时,全省配齐1352名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专职配备率达85%;推进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各级综治中心17803个,划分网格12.3万个,配备网格员16.5万人;建成“村民评理说事点”11781个,实现村级全覆盖……过去这一年,全省政法机关用不打折扣的行动和成绩回应着社会关切和百姓期盼,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图片
盘锦警方“包街民警”上岗
一手抓政法改革一手抓司法为民
改革是破解政法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促进政法事业长远发展的一把钥匙。
我省司法体制改革工作起步于2016年3月,近五年来,从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到政法领域改革,全省政法机关一步一个脚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坚定的意志和决心,持续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创造了一系列成绩、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交出了精彩答卷。
图片
政法干警进社区开展走访活动
省委高度重视政法领域改革工作,将其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的重要内容,纳入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盘,围绕全省发展大局,与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同谋划、同部署、同要求。同时,积极构建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配套制度体系,推动破解制约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
一年来,全省政法机关持续深化各项改革举措,序时完成51项改革任务;制定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实施方案,明确79项措施;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明确24项改革举措,员额制比例实现省、市两级统筹,首批调整法院编制108个、检察院编制67个;完成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和惩戒委员会换届,在全国率先对18名法官、检察官提出惩戒意见;开展司法体制改革综合调研和第三方评估;协调省财政解决186家基层法院、检察院地方绩效奖问题……
一年来,法院系统制定出台加强审判管理、提升审判质效“1+7+6”系列文件,司法公开多项指标、执行“四项核心指标”居全国前列。检察机关全面推进“四大检察”工作,立案查办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同比上升231.6%。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常态化打击整治,涉枪涉爆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破案率连续五年保持100%。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推进“一网通办”,司法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可办率100%。
一年来,省委政法委制定完善“1+13+N”制度体系,将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以制度形式细化到政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制定《党委政法委员会政治督察工作暂行办法》,对4家政法单位开展政治督察和纪律作风督查巡查工作;制定《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工作规定(试行)》《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案件评查工作办法》,在政法系统开展常态化的执法司法案件评查,倒逼执法司法质量的不断提升。全省政法机关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机构内部监察和党纪督查,健全完善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杜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现象,严厉打击执法犯法、司法腐败等行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项项改革举措落地有声,一项项保障措施落地生根。改革红利惠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执法司法满意度连续三年呈上升态势。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也是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省政法干警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步伐,深入推进平安辽宁、法治辽宁建设,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用实际行动开辟新时代政法工作新境界,用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