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广东技工”工程:2020年培训近20万人次

2020年,茂名市及时出台《茂名市实施“广东技工”工程工作方案》,大力实施“广东技工”工程,围绕服务全市“1+4+6”产业发展布局,实施服务产业发展、职业技能提升、创新评价激励机制等七大行动,对急需紧缺工种和企业职工、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进行培训,让“广东技工”与广东制造共同成长。
·截至去年底,全市高技能人才14.64万人,占技能人才比例为26%
·去年开展各类补贴性培训19.36万人次,发放培训补贴1.65亿元
实施技工教育发展行动,为产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茂名市以实施“广东技工”工程为契机,强基础、补短板,推动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技工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服务产业发展。
图片
图片
茂名技师学院的电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等7个专业入选全省技工院校重点专业名单,正全力打造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大数据、电子商务、高端装备制造等专业群,每毕业生4000多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特别是电梯工程技术等专业人才早早被企业预订。
近年,茂名市高级技工学校、茂名技师学院、茂名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等完成了21个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新设了3D打印、无人机应用、家政等新兴和急需专业,推进校企合作和产业融合,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广东海信集团、广州宁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茂名重力石化装备股份公司等100多家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图片
目前,全市共有6所技工院校,其中技师学院1所,高级技工学校3所,在校生3.2万人,每年培养9000多名中高级技能人才,办学规模和层次均居粤东西北前列,其中市属的茂名技师学院、茂名市高级技工学校和茂名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均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图片
茂名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茂名市将持续推进技工教育大发展行动,强基培优、突出特色,尽快将茂名技师学院纳入高职院校序列,进一步强化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主体地位,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高技能人才。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援企稳岗保就业惠民生
2020年,茂名市将职业技能培训列入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全年开展企业职工线上适岗培训6.9万人次、以工代训8.2万人次,惠及企业1800多家,帮助文旅、家政、交通等各类企业渡过疫情难关。
在茂名信宜市,说起陆科明,同行们无不夸赞。“他就是个‘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后的创业模范啊,不仅实现了自我创业,还带动了2名精准扶贫对象就业脱贫。”“他开办的‘高城人家’的菜品独具匠心、味道一流,完全看不出他是半路出家的”。现在陆科明的“高城人家”农家乐经营得如火如荼,每月营业收入达到3—5万元,净利润近2万元。
图片
据了解,茂名全市面向农村基层开展技能提升培训4.2万人次,其中“粤菜师傅”2.3万人次,带动2.4万人次就业创业,特别开展高州水库库区移民、农村电商“一村一品”带头人提升培训400多人次。
图片
图片
茂名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针对性地开展企业职工、农民工、贫困劳动力、“两后生”等重点群体培训,以“小切口”惠及“大民生”,让更多人走上技能就业创业之路,助推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实施创新评价机制先导行动,保障人才供给和重点群体就业
2020年底,省人社厅调研组对广东茂化建集团公司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和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广东茂化建集团有限公司的周科长介绍,2019年企业被认定为企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建立健全了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考核制度、激励制度,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开展电工等工种的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814人,发放技能等级证书189个,做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有序衔接,有效满足了企业人才需求。
图片
“我认为最有用的是安全意识教育和图纸识别,为了参加这个培训,我‘损失’了1000多元的工费,但我觉得非常值。”茂名市茂南区黄竹村的黄肖龙18岁开始从事乡村建筑行业,迄今已有近30年的从业经历,课堂上反复强调的安全意识和识图知识,让他受益匪浅。通过四天的培训学习和结业考试,黄肖龙拿到了《广东省乡村建筑工匠培训合格证》,将成为一名“持证上岗”的乡村工匠。第一期培训班中有266人报名,有177名全勤学员通过结业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因在镶贴瓷砖实操考试中的优异表现,结课后被评为“优秀学员”。
图片
茂名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茂名市已公布了一批合格证书培训机构目录,培训工种包括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无人机应用等相关工种,黄肖龙参加的乡村建筑工匠培训其中的一个项目,还有正开展的“乡村振兴”百名盲人按摩推拿、盲人电脑等合格证书项目培训。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全市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目录和合格证书培训机构目录,推动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做好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工种的技能等级认定有序衔接,打通职业资格证、技能等级证、合格证三个发证培训通道,满足各类群体培训需求,服务乡村振兴发展。
【记者】李沁
【通讯员】杨清照 江玄
【作者】 李沁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