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系民心、良策谋发展,这些委员的提案饱含“上海温度”

图片
编者按:截至昨天上午,大会共收到提案407件。其中,经济建设类159件、社会建设类169件,分别占提案总数的39.07%和41.52%,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两大焦点。另外,政治建设类28件,占比6.88%;文化建设类19件,占比4.67%;生态文明建设类32件,占比7.86%。其中,委员个人提案299件,集体提案108件。提案内容聚焦“五型经济”、城市数字化转型、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城市安全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等热点话题。
上海已进入两会时间。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昨天举行提案审查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昨天上午,大会共收到提案407件。其中,经济建设类159件、社会建设类169件,分别占提案总数的39.07%和41.52%,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两大焦点。另外,政治建设类28件,占比6.88%;文化建设类19件,占比4.67%;生态文明建设类32件,占比7.86%。其中,委员个人提案299件,集体提案108件。提案内容聚焦“五型经济”、城市数字化转型、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城市安全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等热点话题。
五大新城:释放城市空间的“力”与“韧”
上海的发展,与城市空间布局密不可分。作为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载体,城市空间布局对当下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面向“十四五”,上海明确提出“新城发力”,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要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要求和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进行建设。
“城市建设是一个艰巨而全面的工程,需要机制保障,还要探索建设新方法。”市政协委员王训国认为,相较于周边同等地级城市,新城面临周边竞争激烈、内部功能缺乏显现、资金缺乏投入等问题。他递交的《关于“十四五”五个新城建设的建议》中提到,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空间格局完备的新城框架。
从空间日益紧张的主城区“跳出”,未来上海的各类产业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将逐步向五大新城集聚,产城融合成为新趋势。市政协委员罗宝瑜建议,通过数字化转型,催发产业能级提升,建立集科研院校、政府服务中心、创新资本、专业咨询服务等于一体的产业生态系统,逐步建立完整的、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系统。
城市建设离不开人,如何吸引人、留住人、发展人,成为新城建设的关键点。王训国建议,制定鼓励引导人才向郊区新城集聚的政策,以及加大向郊区新城倾斜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罗宝瑜则认为,在为经济赋能的同时,增加人与社区、人与城市之间的信赖度、归属感和幸福感。
“两张网”:加强社会治理的“融”与“畅”
岁末年初,寒潮来袭,对城市而言是一次大考。但正是此刻,更能凸显上海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市政协委员们表示,只有抓住每一个“压力测试”的机会,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城市运行才会更安全、市民生活才会更有序舒心。
市政协委员韩曙认为,鉴于上海超大城市气候变化的特殊性,城市公共管理部门要始终坚持“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理念,科学、超前谋划好应急措施和预案。
以供水为例,他表示,要多渠道探索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模式,水务、气象、电力、燃气等部门通力合作,保障好企业和居民小区供水、供电、供热系统所需的安全,特别是高层建筑的水泵用电安全。此外,依托水务部门、应急事务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形成横向之间、上下之间的密切联动,提升应急抢修抢险能力。
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神经末梢”的感应能力影响着响应速度。作为上海首创的政务服务品牌,“一网通办”让市民、企业办事越来越“像网购一样方便”,“一网统管”则初步实现了“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
农工党上海市委对此建议,加强“两张网”统筹建设,构建智慧城市新格局。首先,应理顺信息化中系统建设、运营、应用三方关系,切实提高统筹规划能力。立足上海以往信息化成果,依托智慧城市建设,用好统筹规划管理经验,加快建设和全面部署。此外,加强顶层设计,结合上海城市治理需求,加强城市管理手段、模式、理念创新,梳理关键应用场景,适当提升公众互动与参与度。同时,明确系统架构,加快发布统管系统的框架设计、管理清单、数据目录和实施路线图,兼顾区、委办局平台差异,明确条线部门的参与边界范围等。
长三角:统筹生态建设的“全”与“效”
绿色,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初步实现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十四五”时期上海绿色发展的目标之一。针对这一点,市政协委员们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建设“一张网”。
农工党上海市委提出,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和智能管控一体化平台,平台涵盖新片区区域内全要素生态数据,包括空气、河道、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多方面因子。这样“一张网”可一览全区的生态图谱,若发现要素指标异常,这张网会统一发布预警,协调各部门共同治理。
努力探索生态环境高水平的发展新路径,这一实践将在长三角地区拥有新的注解。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提出,由于长三角地区41个主要城市间的大气污染态势存在显著相关性,应当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对区域内大气污染类型进行污染防控的统筹安排,实施区域大气联防联控,长三角地区要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委员们认为,为了建起这张网,首先要扩大区域空气监测网络接入点,逐步覆盖城市站点、交通站点、背景站点和传输通道点等,让41个主要城市的空气数据都“上网”。此外,还要统一区域内的监测标准和质控体系,让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管理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委员们还表示,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加强区域内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共享,提高对大气污染来源解析、区域传输路径确认、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的水平,推进长三角地区空气监测与气象数据共享机制,将区域内空气质量超级站及相关气象站数据纳入数据平台,为大气污染案例分析、同类型天气形势下大气污染的研判和预警提供重要参考,也可为防控对策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周渊 史博臻 占悦 张天弛
摄影:叶辰亮
编辑:苏展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