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汇报‖东营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王宁

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始终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发展“两手抓”,以乡村振兴为统领,特别是紧紧扭住产业发展不放松,全力以赴上项目、扩投资、提质量、增效益,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三项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开局良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加大统筹推进力度,乡村“五大振兴”实施32项重点工作、8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3.2亿元,其中农业产业项目48.6亿元。加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样板建设,7个市级示范片区建设顺利完成,投资过千万元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7亿元;组织编制了《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规划》、《盐碱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规划》,聚力打造具有东营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东营区列入省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清脏治乱改旧”、路域环境整治两大集中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4%、868个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建成120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村环境更加生态宜居。

“米袋子”、“菜篮子”保障有力,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加强技术指导,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针对小麦条锈病、玉米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爆发,发现及时、措施有力、效果明显,有效遏制了扩散蔓延,粮食播种面积380.2万亩,总产135万吨,完成省考核任务,获省奖励资金300万元。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50万元,带动大豆发展到17万亩。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新希望六和、牧原、正邦、正大等大型企业实施生猪项目48个,新增生猪存栏能力30万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重点实施31个项目,带动全市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万余亩。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2019-2020年度23万亩建设任务全部完成,获省奖励资金1000万元,2020-2021年度15.4万亩建设任务完成86%。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5个县区全部创建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垦利区和利津县创建为省“两全两高”示范县,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推动农产品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实施37个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80万元。

农村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搭建各类农业发展平台,累计建成2个省级、11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国家级、4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8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9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搞好农旅融合,举办大型农业节庆活动50余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31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达到26个。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制定黄河口水稻、莲藕、滩羊以及黄河三角洲优质强筋小麦等4个农业地方标准,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85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全面推行,新创建全省示范乡镇监管机构14家,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9.4%。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608个,省知名农产品品牌达到22个,先后到北京、上海等地举办推介活动,“黄河口农品”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农业农村改革巩固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全部完成,118.6万人的集体成员身份得到确认,成立了1751个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健全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家庭承包地流转率达到58%,累计交易金额2.16亿元。垦利区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并入围全省第一批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棉花目标价格、莲藕种植、温室大棚等特色保险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制定出台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家庭农场培育行动等2个实施意见,开展示范性经营主体创建,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682家、2579家、2316家,其中新认定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5家、示范性合作社30家、示范性家庭农场27家,带动全市农业规模化经营比重达到70%。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部领办合作社达到523家,84%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5个县区全部列入省农业生产托管项目试点县,是全省唯一整建制纳入试点范围的市;垦利区被列入全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化建设试点县;引进临沂金丰公社、中化现代农业等大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28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410个,省级、市级示范组织分别达到11家、38家。

农业科技支撑不断强化,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市农科院承担的5个省级综合区域试验站科研任务全面完成,引进新品种30余个,建设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30处。新品种、新技术取得突破,培育出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品种“泽农778”和水稻品种“圣香136”,“棉草两熟接茬高效种植技术”成为东营市首个省级农业主推技术,实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冬闲田的高效生态利用。智慧农业快速发展,打造智慧农业应用基地12处,激光平地机、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等智能化农机装备得到广泛应用。加大乡村人才培育力度,全年培训高素质农民1205人、基层农技人员320人,5人入选“齐鲁乡村之星”,评选农民高级职称10人,与10名公费农科生进行了定向签约。积极调整农业投入品结构,农药、化肥减量提前完成省定目标任务,高效低毒和生物农药使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45%;建设节水农业示范区2处,建成有机肥加工厂18处,自2018年来累计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11.4万亩,完成省级建设任务的114%。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累计出动1100多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督导,覆盖到了所有乡镇,有效遏制了秸秆焚烧现象的发生。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秸秆离田、秸秆气化等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1%,广饶县承担了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项目;采取农机农艺结合方式,开展机械化地膜捡拾,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0.91%;1668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东营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成功纳入国家农业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储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