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我想记录万物生发、绚烂星辰

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从2019年开始,新华社客户端开设了“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想。

2020年,他们继续践行着“我在现场”的新闻追求:无论是武汉的“红区”,还是全球抗疫的最前线;无论是抗洪抢险的大堤上,还是“嫦娥飞天”的现场;无论是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小山村,还是......

他们凝固新闻的瞬间,成为历史!

从2021年1月4日起,新华社客户端“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多位新华社摄影记者在2020年的精品力作,希望他们的镜头和讲述,能将我们带回到那一个个新闻发生的现场。

2020,我们经历了疫情来袭的晦暗时刻,也感受了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的深情;我们目睹了中华民族齐心战疫情、复工复产的坚韧,也见证了祖国日益强盛,跨越星辰大海,上九天揽月的壮举。

作为一名新华社摄影记者,我庆幸生长于这个时代,亲历、见证并记录这震撼人心的一年。

新华社记者郭程

我想记录万物生发、绚烂星辰

春节,未见满街鱼龙舞

农历鼠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逐渐笼罩全国,从城市到农村,街巷渐空,繁华归于寂寥。

除夕夜,我登上了海口飞往北京的海南航空HU7181航班,拍摄坚守岗位的空乘人员与归家心切的旅客在万米高空共度大年夜。在第一批戴上口罩的空乘人员眼中,我看到了他们独处时的一丝焦虑和面对旅客时的淡定从容。

▲ 2020年1月24日,空乘人员在机舱里合影。

大年初四,海南省各大旅游景区、景点暂停营业,外省自驾车辆纷纷离岛,琼州海峡返程高峰提前到来。初五,在海口市的一所医学留置观察点,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安保、警察、环卫工默默坚守、筑牢防线。

▲ 2020年1月28日,过海车辆在海口秀英港轮渡码头排队。

▲2020年1月28日,在海口秀英港轮渡码头,工作人员在提示自驾车司机摇下车窗测量体温。

▲ 2020年2月6日,来自湛江的防控人员在海口新海港码头防控点工作。

▲ 2020年2月6日,来自湛江的防控人员在海口新海港码头防控点工作。

大年初九,在一栋空荡荡的酒店里,我见到了唯一的住客——环卫工陈志勇,他离开妻子和一双儿女,在酒店独自生活。疫情爆发后,他主动报名,承担了海口市琼山区医学留置观察点生活垃圾和区内272个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的清运工作。为了安全,公司为他在单位附近的酒店开了一间单间,每天有专人送饭。

陈志勇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睡觉时也开着手机随时待命。公司里有一支由103名党员临时组成的疫情应急队,24小时待命应对突发情况,他也是其中一员。作为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老党员,陈志勇说:“尽责而已。”

▲ 2020年2月2日,陈志勇在酒店房间看电视。

萌蘖之时,希望之始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随着第一缕春日暖风从海上归来,祖国最南端的海南岛万物复苏。疫情防控形势趋于平稳,复工复产的号角声响彻南国。

田间地头,农民抓紧农时,春耕备耕;花圃中,花农培土育苗,收获芬芳;茶园里,茶女巧手掐枝,采摘春光;渔港里,渔民捕鱼归来,鱼虾满仓;曾经空荡荡的城市,久违的烟火气再次缭绕大街小巷......

我努力穿行在琼岛各处,细细感受每一处生机,记录每一处变化,期盼用图片将春天的希望播撒到祖国各处。

只争朝夕,不负春光。

▲ 2020年2月27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五里路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员工在茶园内采摘春茶。

▲ 2020年2月27日,工人在筛选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三亚繁育的大豆。早春时节,海南三亚的南繁科研工作进入了繁忙季节。

▲ 2020年3月6日,村民在位于海南省东方市的迦南兰花基地收摘兰花。

▲ 2020年3月10日,工人在三亚市崖州中心渔港装载鱼货。

▲ 2020年3月10日,停泊在三亚市崖州中心渔港的渔船在卸鱼货。

▲ 2020年3月11日,新人在三亚天涯海角景区拍摄婚纱照。

▲ 2020年3月26日,小朋友在海口海大南门夜市品尝美食。

▲ 2020年3月11日,恢复开放的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码头。

“天问”探火、“嫦娥”揽月

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自古以来,国人就有一个“飞天”的浪漫梦想。但到了近代,华夏的航天事业长时间内落后于美俄等国。

中国当代航天人几十年披荆斩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震动世界的成就,国人不仅有仰望星空的渴望,更有了探索未知的力量。2016年,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4月24日成为首个“中国航天日”。正是这一年,祖国最南端的发射场——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了首次发射任务。6月25日晚,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成功发射。

▲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

2020年5月5日,文昌航天发射场,随着震撼心灵的轰鸣声响起,一道白色利箭直射苍穹,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拉开了我国向更遥远深空探测的序幕。

▲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

同年11月24日4时30分,同样是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我国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了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 2020年11月17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

亲历这一次次动人心魄的发射,民族自豪感充溢胸膛,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挥中心屏幕上曾打出这样一首诗,至今仍然铭记在我心里:

《沁园春·远征星辰大海》

作者:赵先生

浩瀚星空,日月盈亏,宿辰列张

望银河滚滚,鹊桥可渡,蟾宫娇娇,娥女居阆

渺渺苍天,星光烁烁,美丽家园球外乡

遥无际,树雄心壮志,敢于担当

长征火箭高昂,墨子号成功圆梦航

已天宫建就,空间有站,神州追赶,接吻张扬

落月嫦娥,火星在望,推进航天逐梦忙

待来日,去星辰大海,九天翱翔!

回首2020,尽管有悲痛忧伤,也有温情感动,更有骄傲自豪。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2020年已经过去,岁月又翻开了新的篇章。我愿用镜头,定格住匆匆岁月、荏苒时光。

▲2020年7月23日,郭程在海南文昌铜鼓岭工作。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报道: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

编辑/鱼澜、李梦馨、崔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