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生新冠筛查为何增加肛拭子检测?其实一般人用不上……

最近,很多人被“北京大兴一学校师生全员筛查”的新闻吸引了。原因是,他们接受了一种叫“肛拭子”的检测,通俗说就是戳屁屁取样本检测。

为何要增加肛拭子检测?

相比“传统”的咽拭子,它有何优势?

是不是以后所有人筛查新冠病毒,都要被戳屁屁?

别急,我们马上给您解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1]指出,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尿液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也就是说,通过化验痰、血、粪、尿等物质,就可以找到新冠病毒

但大规模人群筛查新冠病毒,需要符合一系列要求,包括标本采集简单、方便、易获取、成本低、敏感性和准确性高等。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咽拭子,也就是用棉签捅喉咙、鼻子。那“酸爽”,谁做谁知道。

但实际上,肺部CT、血液检测、咽拭子、肛拭子、粪便化验等新冠病毒检测手段,一直在临床不同的场景中使用着。

一些新冠肺炎患者的最初表现可能是消化系统症状,比如轻度厌食、乏力、精神不好、恶心呕吐、腹泻等,可以通过化验粪便的方法来找到新冠病毒。

但对于大规模人群筛查来说,很难要求所有人在同一时间内拉便便,对于便秘的人和小朋友就更难了。这时候,肛拭子就派上了用场。

只不过,考虑到肛拭子的采集不如咽拭子那样便捷,因此目前只对隔离点等重点人群同时采集咽拭子和肛拭子

对于集中隔离的人群,各省市一直采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至少14天,其中的第7天、第14天复查鼻咽拭子+肛拭子核酸检测。部分地区还要验血,做新冠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

北京大兴这家学校的1081名师生被集中隔离,全员接受鼻拭子、咽拭子、肛拭子及血清检测的措施,是符合上述规定的,也是出于对师生负责的态度而采取的必要手段。

任何一种检测手段的准确率都不可能达到100%。不同的采样部位可能意味着不同的核酸含量,从而导致同一个人的不同采样部位样本,最终出来的结果可能不同。

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做核酸几次、十几次才发现阳性”的案例。狡猾的新冠病毒不可能每次都躲藏在一个位置。多一种检测手段,就能进一步提高新冠病毒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的概率。

相比咽拭子,肛拭子确实也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1.对于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新冠患者,肛拭子很有帮助。

2.肛拭子对筛查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感染者,以及确认患者能否出院很有帮助。

(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的最初表现是厌食、乏力、精神不好、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研究[2]发现,患儿咽拭子排毒时间最长超过2周,大概1~2周消失,但肛拭子检测阳性持续时间较长。有一例6岁儿童患者的肛拭子核酸检测,长达51天才转阴。

这意味着,在部分新冠病例群体中,肛拭子或粪便样本的阳性持续时间可能比咽拭子会更长。因此,增加肛拭子核酸检测能够提高感染者检出率,减少漏诊。

总的来说,肛拭子适用于集中隔离人群的综合检测,不用于一般人群的大规模筛查。

肛拭子还有助于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感染者,帮助确认患者是否达到出院标准。

其实我们不说,你大概也能猜到吧……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标本采集技术专家共识》[3]的推荐,采集肛拭子时,先用肥皂水将肛门周围洗净,用消毒棉拭子轻轻插入肛门3~5 厘米,再轻轻旋转后拔出,立即放入含有3~5 毫升病毒保存液的螺旋盖采样管中,弃去尾部,旋紧管盖。

(临床用的一种肛拭子。图片来源网络)

既然已经说到这里了,我们顺便辟个谣:咽拭子和肛拭子的采集是分开的,不可能是用一根采样的棉签捅完鼻子,再捅“菊花”~

审稿专家:刘海舰|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8/19/5535757/files/da89edf7cc9244fbb34ecf6c61df40bf.pdf

[2]我院分享抗击儿童新冠“广东经验”:为世卫报告提供重要参考,研究成果在NATURE MEDICINE发表!http://www.gzfezx.com/a/202003/2594871.html

[3]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标本采集技术专家共识. 检验医学网.https://mp.weixin.qq.com/s/iJ8sTrGaECCZ-MDvW421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