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一篇新闻让她由京赴闽寻医,省立专家“闯关”解难

2018年8月,福建卫生报曾刊登《省立心外科切除亚洲罕见心脏肿瘤》一文,得到很多读者的关注。时隔两年,这篇文章再次被求医者搜到,为他们的寻医之路指明了方向。
走投无路下显转机
今年37岁的李女士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可近来反复出现的胸闷,气喘,打乱了她原本宁静的生活。
李女士跑遍了她所在省的几家医院,医生多认为手术难度极大,推荐李女士到北京某著名的心血管病中心诊断与治疗。
后经北京专家诊断,发现李女士心脏里长了一个5cm*5cm巨大的肿瘤,并且侵犯到左上肺静脉,导致左上肺静脉几乎完全闭塞不仅如此,这个肿瘤还严重堵塞心脏的二尖瓣口。据全身PET-CT检查提示:左心房内的肿瘤考虑为肉瘤,伴左肺内多发转移结节,左肺门淋巴结转移可能。
李女士的症状日渐加重,但因肿瘤太大,侵袭范围广,病情罕见,手术难度大,北京的专家也迟迟无法确定治疗方案。
走投无路下,李女士的家人在网络上搜寻这种疾病的治疗成功案例,这一搜还真让他们发现了曙光。从2018年8月福建卫生报刊登的一篇《省立心外科切除亚洲罕见心脏肿瘤》文章中,找到了擅于心脏肿瘤治疗的专家——福建省立医院心外科翁国星教授。
李女士家人欣喜地将这篇报道递给该医院医生,医生看后,也建议她到福建省立医院找翁国星教授试试。由于翁国星教授团队此前已有为多例类似患者成功施行手术的经验,相当部分手术在难度水平、手术质量等方面均位于省内领先、国内一流行列,因此国内同行对于翁国星并不陌生。
北京的医生很快联系了远在福州的翁国星,李女士一家随后从北京千里奔袭赶赴福建省立医院,寻求翁国星的帮助。
挑战3大难关切除肿瘤
家属不远千里赶赴福建求医的诚意打动了翁国星教授。他的团队对患者的病史及外院检查资料进行了详细了解、分析,并制定了周密而详细的手术计划。
图片
翁国星教授(右一)
2020年12月30日,翁国星教授亲自为患者施行心脏肿瘤切除。
要想手术成功,翁国星需要挑战3大难题。
1肿瘤侵犯面积大,不仅侵犯左心房后壁,还侵入左上肺静脉达到其分支。在结构复杂、暴露视野有限的心脏中摘除肿瘤,难度可想而知。
2这个肿瘤不仅自己块头大,而且根部覆盖面积大。它侵犯左心房后壁范围达到4公分,几乎覆盖整个左心房后壁。要彻底切除肿瘤,不仅要将肿瘤主体切除,还要对左心房后壁残余的肿瘤根部进行清扫,确保无瘤组织残留。3在对左心房后壁、肺静脉的肿瘤组织进行清除后,还要用病人自己的心包膜修复左心房后壁,用人造血管完成左上肺静脉与左心房的连接。整个过程不仅要缝得严丝合缝,还要尽可能地减少出血。
凭借着娴熟的手法、对手术精准的判断,翁国星带领团队顺利地切除了这个侵袭范围极广的肿瘤,并且成功重建了患者的左心房、左上肺静脉。
图片
手术切除的肿瘤
术后,患者胸闷、气促的症状明显改善,术后不到24小时即从ICU转回普通病房,术后1周出院,返当地医院接受后期的化学药物治疗。
重获新生的李女士出院时握着翁国星教授的手,激动地说:“谢谢您,你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的千里求医之路果然没走错,们的团队真棒!”
心脏彩超应纳入每年常规体检
据翁国星教授介绍,癌症的发生源于自身组织的无序生长,越容易再生的组织发生癌症的几率越大。唯独心脏组织很特殊,心肌属于不可再生细胞,故而心脏极少癌变。
再加上心脏只有在缺血、缺氧时出现闷痛,其他情况下几乎不会出现疼痛,因此心脏即使长了肿瘤,很多人也不易察觉,只有通过彩超才能发现端倪。
“心脏彩超操作简便,不存在辐射,还能发现心脏肿瘤、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心脏疾病,因此很有必要纳入每年的常规体检。建议40岁之后,要每年做一次心脏检查,尤其是50岁之后,冠心病、心脏肿瘤的风险都在增加,更应重视心脏体检。”翁国星说。
福建卫生报记者:林颖 /文
通讯员:宁宇/图
编辑:兜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