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江口县易地搬迁幸福生活有奔头

走进江口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梵瑞社区,一排排现代化楼房整齐划一,社区里人来人往,群众安居乐业。

“这辈子都没想过能住上电梯楼,周围还建有医院、学校、产业园区,吃饭、看病、孩子上学这些问题一下子全解决了。”今年81岁的张祖裔兴奋地对笔者说。

在梵瑞社区,和张祖裔一样圆了安居梦的搬迁群众共有1669户,732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469户6493人。

自“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启动以来,江口县紧紧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搭好“五桥”、建好“五家”,聚焦群众所急、党政所需、工青妇所能,坚持党委领导、资源整合、共建共用、各记其功的原则,纵深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共创“四安家园”品牌,促搬迁群众从“搬得出”向“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转变。

党建引领强堡垒

“刘老,您最近身体怎么样?住得还习惯不?”梵瑞社区第三党支部张万富组织支委成员对辖区党员进行了逐一走访,详细了解他们近期生产生活情况。

“现在成立了党支部,我们就又有了组织,而且参加组织生活也比以前更方便了。”从闵孝镇搬迁来的83岁高龄党员粟老贵激动地说道。

“我们一家人从偏远的农村搬迁到这里,住上了漂亮的新房子,现在一家人都在城里,其乐融融。但生活上好转了,组织上却‘脱了钩’,成立党支部,让我感觉有了坚实的依靠。”来自民和镇的党员杨秀益说道,没有党做后盾,哪能过上这么安逸的生活?今后党支部的活动,我随叫随到!

“移民搬迁到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社区党委成立之后,为解决党员与组织“脱钩”问题,社区党委按照“机制健全、运行高效、服务规范、管理精细、群众满意”的目标要求,从社区所在凯德街道选派党建指导员进社区指导建立党组织,相继成立了4个党支部和16个党小组,形成了 “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的组织管理架构,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据了解,自党支部成立以来,各党支部每月都会利用“党员活动日”等活动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座谈会、夜谈会,通过一系列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促进邻里之间和睦相处。

搬进新家福气旺

江口县德旺乡福旺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着191户768名搬迁群众,搬迁群众“上楼”后,农村传统的红白事务操办形式与新环境格格不入,也是小区群众的“心病”。

在福旺小区建设“红白事务办理场所”成了社区干部的当务之急,小区群众只要符合小区制定的红白事务办理章程,就免费提供场地,并有小区居民组成的厨师团队帮着操办,不仅价格适中,而且不失体面。

“自从有了红白事务办理场所,现在有谁家过‘事务’大家都会主动去帮忙端盘洗碗,大家安心养老没有后顾之忧。”谈到现在的生活,社区居民陈玉芬的笑容爬上了嘴角。

但搬家容易搬“心”难,从“山头”到“城头”,除了环境,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能否长期安稳的生活下去。为了让搬迁群众安心,德旺乡工作人员想了不少办法:挨家挨户上门询问生活难题,手把手教老人用新家电,逢年过节组织文化演出……一桩桩、一件件,帮着搬迁群众由“农民”顺利向“市民”转变。

为让搬迁群众“稳得住”,德旺乡还有一个“大手笔”——将原来集镇赶集有序引导到福旺小区,并将安置点农贸市场摊位、商业门面等经营性场所,以限期免费方式租赁给搬迁户,推动安置点与集镇融合发展。目前已帮助40户搬迁群众实现创业增收,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实现了有劳动力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目标。

用心服务获点赞

“大爷,最近经常下雨屋里比较潮湿,衣物容易发霉,您老人家要多开窗户通通风。”

“大叔,这是我的电话,您一人在家,出行也不怎么方便,平时没有桶装水了就打电话,我来帮您换。”

……

这是安置点青年志愿者在入户走访时与搬迁群众的对话。

“共青团工作站组织我们为安置点小学、初中等年级的弟弟妹妹们开展兴趣爱好培养等活动。很感谢共青团工作站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家乡。”从民和镇清水村搬迁到盛世兴隆小区的大三学生凡美玲说道。

为把搬迁群众的需求落实好,江口县在各个以易地移民安置点将需求群体、服务场所、服务内容和志愿队伍进行合理匹配,建立爱心陪伴、教育培训、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队。同时,整合现有资源,配齐配套文体活动设备,为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图/文 江口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