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只云南小金猴刷屏央媒的背后

近日

云南德宏喜添11只菲氏叶猴宝宝

这个好消息

刷屏

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

新华社客户端等多家央媒

菲氏叶猴属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已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据了解,菲氏叶猴是猴科疣猴亚科乌叶猴属的一种。生活在德宏的菲氏叶猴属于滇西亚种,别名灰叶猴、大青猿。

2018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野外调查和研究,基本摸清生活在轩岗乡等地的菲氏叶猴种群数量,至少有5群、320只。

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轩岗乡,生态摄影师拍摄到11只幼猴,说明该地的菲氏叶猴种群数量在稳步增加。

在观察君看来

多只刚出生的濒危菲氏叶猴被发现

折射出云南生态文明保护的成效显著

近年来

云南始终牢记和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

对云南工作“三个定位”的殷殷嘱托

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努力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绘出了一幅幅生态文明建设新画卷

1月24日

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科协副主席

袁晓瑭接受采访时表示

建议着眼目标定位、创建“国家生态省”

由此可见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压力满满

同时

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我们硕果累累

“十三五”时期

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

取得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成就

一起来看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从单一制度出台转向制度体系构建

完成改革事项118项,完成率为100%

生态补偿、河(湖)长制

农田水利改革、国家公园体制改革

生物多样性保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

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

突破性、标志性的制度相继建立

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

统筹国土空间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增加到39个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1.84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9%

加大生态修复的力度

不断探索生态修复新模式

抚仙湖流域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

成功实践

完成营造林3700多万亩

义务植树5.3亿株

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

林业项目396万亩

启动退化草原生态修复

天然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87.9%

加强湿地保护修复

湿地面积达921.69万亩

打好三大保卫战8个标志性战役

着力解决“硬骨头”“老大难”环境问题

近年来

云南治湖经验被中央深改办

在全国推广交流

得到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

云南全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

三大保卫战”

和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等

“8个标志性战役”

截至2020年12月

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

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6%

空气质量指标连续3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全部稳定达标

保持Ⅲ类以上水质

全省33条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初见成效

省会昆明市已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洱海水质稳定向好

滇池水质为30年来最好水平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湖泊治理、水源保护等8个标志性战役

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全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

持续开展“森林云南”建设

全省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双增长”

2019年

全省森林面积3.59亿亩

森林覆盖率62.4%

森林蓄积量20.2亿立方米

均居全国前列

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颁布实施全国首个法规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

在全国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

率先发布生物物种名录

典型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受保护率达88%

始终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野生动植物受保护率达88%

全省90%以上的重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建立了30个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小区(保护点)

13个近地和迁地保护基地(园)

5个物种回归实验基地

亚洲象

从上世纪80年代的150头增长到300头

滇金丝猴种群

从2000年的1400多只增长到3000多只

越冬黑颈鹤数量

从1996年的1600多只增长到3000多只

在全国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

颁布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受保护率达88%

持续探索寻找云南模式

“三张牌”铺就绿色发展之路

世界一流“三张牌”彰显特色优势

绿色能源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

比重42%,居全国首位

以绿色能源为驱动的绿色铝

绿色硅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壮大

2019年

第三产业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52.6%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

普洱市

打造以普洱茶、咖啡为主的绿色产业

探索走出了一条为经济绿色增长

注入新活力的创新之路

怒江州

打造以草果为代表的绿色香料产业

努力探索“生态护林员”脱贫模式

走出一条脱贫攻坚

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路子

华坪县

开始谋求减“黑”增“绿”转型发展

经几十年耕耘

芒果产业已成为华坪县的长效支柱产业

如此看来

近年来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

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不得不说

咱云南真棒

由此不难看出

绿色发展理念已然深入人心

那么

在未来云南该怎么努力

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科协副主席袁晓瑭

有如下建议:

突出立法重点、完善立法体系

把保护工作纳入立法规划

尽快把制定出台云南生物多样性和

物种资源保护法规纳入立法规划

进一步完善出入境查验监管领域执法体系

同时

在云南建立“中、老、缅跨境

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先行示范区”

推进跨境环境保护

打造边境生态安全保护长廊

在生物多样性工程建设方面

在生物多样性工程建设方面

建议积极争取国家在“十四五”期间

就云南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和

“生物多样性宝库”立项一批重大工程

支持云南建立“生物多样性

与生态安全国家实验室”

建立覆盖热带、亚热带、温带

跨不同海拔梯度的特色植物园体系

尽快启动实施“云南生态资产价值实现工程”

全面评估云南生态资产价值

发展“绿色金融”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与用途管制制度

以生态多样性打造多样化生物产业

重构云南生态经济发展新格局

创新生物多样性科技监测体系

创新生物多样性科技监测体系

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

形成科学的生态监测体系

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从以抢救为

主向系统、科学保护转变

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除此之外

就云南如何创建“国家生态省”

以后该怎么办的问题

观察君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高标准规划生态建设

创建“国家生态省”

首要任务是规划

一要策应“国家级”

与国家生态建设对接

按照国家级别的标准定位进行规划

二要策应“生态省”进行规划

云南生态建设目前已经有了好的基础

要以这个基础为起点

进一步作出更高层次的规划

做到纳旧创新有特色

三要策应“排头兵”进行规划

高水平打造生态“王国

创建“国家生态省”

要求高水平打造出一个生态“王国”

要创造出云南特色

打造生态魅力云南

要抓住云南省边陲生态要塞之地的特点

筑牢生态屏障,打造生态安全云南

还要用好云南多民族各具生态美丽的优势

打造生态多彩云南

更要实现全方位生态示范引领

打造生态示范云南

成为名副其实的“排头兵”

高要求践行生态法规

要做到高要求践行生态法规

要建立问责制

严格遵守生态法规

还要强化监督机制

守护好一方生态

更要要求全民大力践行“公民十条”

呼吁全民参与其中

营造浓烈的“国家生态省”创建氛围

继续践行“两山”理念 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底线

巩固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提升云南“植物王国”“动物王国”

“世界花园”的影响力

坚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进一步提高认识 进一步压实责任

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进一步增强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

努力在解决问题、补齐短板上实现更大突破

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各部门切实做好工作反馈、督促检查等工作

全面压实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责任

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增强全民保护意识

社会各界应该采取多种渠道

加强全民的生态教育

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

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

只有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

人人都是受益者

人人也是行动者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是生存之基 更是发展之需

云南创建“国家生态省”时机已成熟

抓住机遇 迎势而上

“着眼目标定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定能水到渠成 如愿以偿

实现这一目标

来源:云报客户端、云南网、中国环境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日报、中国林业网、央视网等

编辑:袁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