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上海新征程上的“必答题”,强化“四大功能”还有哪些提升的空间?

强化“四大功能”,服务新发展格局,这是上海新征程上的一道“必答题”。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开放枢纽门户功能——这座城市明确提出的“四大功能”,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

上海要提升国际化程度、上海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创新策源力、上海要善用数字化能力……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强化‘四大功能’,服务新发展格局”市政协专题会议上,与会市政协委员集思广益,从不同维度提出真知灼见。

“强化‘四大功能’,要坚持战略谋划与务实推进相结合,在持续推进‘量的积累’中不断实现‘质的飞跃’。”市委书记李强在专题会议上表示,功能引领发展、功能意味着赋能、功能主导竞争,强化“四大功能”对上海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提升国际化程度,要在开放上下更大功夫

高度的国际化,是上海强化“四大功能”的关键之一,无论是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还是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和开放枢纽门户功能,都需要全球范围内的集聚力、配置力和辐射力。

聚焦国际化,张道根委员表示,上海市场规模很大,但是国际化程度还不高,要争取在开放上下更大功夫。他建议,重点要抓住上海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营造科技企业、创新企业近悦远来的环境和氛围,“上海要成为科创策源地必须把握住企业的创新能力,要集聚和培育独角兽企业创新资本、国内外企业研发机构,把核心研发和核心技术留在上海,才能带动全国的创新增长。”

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上海作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在海外的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钟永喜委员提议,上海要全面统筹各部门的海外资源和力量,“建议增加上海商务工作和招商引资的新平台,为企业走出去和外国企业投资上海提供服务。”

无论是强化“四大功能”,还是做优做强“五型经济”,提升国际化程度需要吸引和留住大批海内外高端人才。卢慧文委员观察到一个难得的机遇窗口:由于疫情因素,海外高端人才归国意愿上涨,而上海是首选目的地。她建议,上海要抓住机遇,推进更深层次的机制体制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教育要有魄力,直面问题,大胆创新,以顺应变局。

强化创新策源力,要重视培育科创型中小企业

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意味着要掌握技术和产业的头部环节,上海的优势在哪里?

上海国有经济的比重较高,但无论是汽车、装备、造船、钢铁,还是电子信息产业等,过去都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也不同程度面临新的挑战。汪胜洋委员建议,继续优化国资流动平台,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刘幸偕委员来自科技企业,谈到了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困惑:一方面,企业技术力量分散,缺少开展国家和行业内的前瞻性技术研究的主动性;另一方面,难以激活并用好现有的行业院所。他建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就业、创新中的实际难题,为行业培养专业人才,力争在科研创新、技术核心等新型制造的关键工艺上创造出有价值的创新成果。

张云峰委员和邵楠委员同时谈到对科创型中小企业的资本扶持。张云峰委员表示,上海优质的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活力还不够足,导致社会资本在上海投入量不多,他建议,利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在业内的优势,培育更多科创板上市资源,同时,为上海招商引资做工作。这与邵楠委员的观点如出一辙,“投早投小投科技”是这位天使投资人的方向,他认为,上海应增加天使创投引导基金规模,鼓励各区成立天使创投引导基金,形成市区联动机制,集中力量办大事。

服务新发展格局,要善用数字化的力量

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是上海服务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定位,也是上海强化核心功能的关键所在。不少委员认为,上海要善用数字化的力量。

推动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就要着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如果把长三角地区作为数字经济的一个整体来审视,这里无疑是最强的创新地。从高起点向上发力,杨燕青委员建议,通过政府力量、长三角协调以及企业力量,在长三角建立超大型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这其中,人工智能在数字经济中占据核心地位,因此,关于数据、算法以及算力一定要在长三角集聚,从而形成辐射力。”

上海正在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马洁华委员聚焦航空货运口岸的数字化转型,她发现,目前航空口岸的地面处理链系统开发较为零星,没有集成力,“应由商务委牵头,最终实现统一的平台,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

使“五型经济”和“四大功能”互动并进、相得益彰,上海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加凸显。胡宏伟委员观察到,上海的数据有三个特点,量大、质量好、数字结构多维。“把数字集聚之后,我们要善于‘挖矿’。”他建议,通过立法确立这些数字的产权交易边界,充分挖掘数字价值,“上海要致力于成为数字推动财政收入增长的典范城市。”

作者:徐晶卉

摄影:叶辰亮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