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南:芦蒿财源达“三江”

芦蒿炒腊肉、芦蒿炖汤、清炒芦蒿……日前,面对安徽阜南县几名芦蒿种植大户精心准备的芦蒿宴,武汉人刘勇昌不由得思绪翻涌:“再次来到安徽阜南,激动万分,感谢各位去年雪中送炭。”

刘勇昌是湖北武汉一家农贸市场的蔬菜经销商。2020年春节前,受疫情影响,刘勇昌面临无货可进的境地。而武汉人喜爱的过年菜“芦蒿”,也处于断货状态。正在一筹莫展时,他的老朋友——安徽省阜南县新村镇党委书记张亮打来“驰援”电话。

很快,由阜南县捐赠的3万斤新鲜芦蒿,承载着阜南乡亲的“情谊”运抵武汉,很多市民免费吃上了这道过年菜。

重获新生的芦蒿产业

张文宾是阜南县新村镇的种植大户,2017年回乡创业,开始种植芦蒿,当年就赚了几十万元。尝到甜头后,张文宾在2018年发起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了致富路。正当生意一帆风顺的时候,突遭疫情打击,“去年芦蒿烂在地里,损失了60多万元。”

好在国内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新村镇对外交通恢复正常,而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也逐渐恢复了活力,芦蒿市场重新打开。

在阜南,像张文宾这样的种植大户,正铆足了劲扩大种植,抢占市场。

2021年1月20日,西风凛冽,在新村镇张文宾的芦蒿大棚内,暖意融融,30多位老人正坐在小板凳上,给芦蒿剪秆打包。“每天芦蒿采收都需要五六十人,每人60块钱左右,还管午饭。”张文宾说,仅他一家,每天就有两辆大卡车的芦蒿被运往武汉市。

“这里种植的芦蒿主要是青蒿和白蒿,一年收个两三茬没有问题,亩产2000斤左右,每亩收益在万元以上。”张亮身后,白色钢架大棚在基地道路两边依次排开,大棚内绿油油的芦蒿,为萧瑟的冬季增添了一抹亮色。

贫困户柳怀军看到种植芦蒿带来的收益,也想种植。在当地政府和张文宾等大户的帮助下,柳怀军流转了30多亩地,向银行贷了30万元。“按照今年的势头,不仅能把贷款还上,还可以剩个十几万。”他那充满坚毅的目光中,透露着对未来的信心。

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取暖

新村镇地处阜南县西北部,与阜阳市临泉县、颍州区相邻。北部草河为阜阳西湖上源,属于西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的高质量农田相比,这里缺少连片土地,种植规模农业困难重重。

上世纪90年代,新村镇在外务工农民孙汉林偶然发现家乡的“野菜”芦蒿可以在南京规模化种植。兴奋之余,他拿出棉被,连秆带土,带回了老家。从南京带回的这窝芦蒿秆,成了新村镇芦蒿产业的“火种”,以燎原之势,迅速扩种到全镇11个行政村。

但好景不长,随着芦蒿主产区——南京八卦洲的发力和武汉蔡甸芦蒿产区的崛起,缺乏规划和议价能力的“新村芦蒿”颓势明显。从巅峰时期的万亩产量,缩减至后来的两三百亩。

散户种植,没有规模,缺少深加工,保鲜期短……这些都是制约“新村芦蒿”走出去的短板。“规划先行,按照‘家庭农产 合作社 村委会’的模式,进行规模种植,一茬接着一茬干。”10年前,张亮来到新村镇,先后担任镇长、镇党委书记。经过大量调研,张亮认为,村镇农业资源丰富,有大量技术能手,小众蔬菜市场空间广阔。

“芦蒿除了有可观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外,还有广阔的群众基础和市场空间。”为了把思路变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张亮还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农富通设计院专家专程来新村考察调研,帮助编制“本草芦蒿、康养小镇”特色小镇规划。

针对技术难题,镇里安排技术员到户,鼓励老户带新户,对老户给予每亩100元奖补;针对群众没钱种的问题,除了给种植户免费提供种苗外,每年每亩还给予200元奖补;通过“劝耕贷”等多种形式,为村民争取到每年数千万元的贷款支持。

自2017年产业规划以来,才两年多时间,上万亩的芦蒿就在这里扎了根。这些翠绿的芦蒿经过简单加工,沿着滁新、济广高速跨过长江,被运往长三角、湖北等地销售,其中武汉是最大的销售市场,每年约有一半的新村芦蒿被端上了武汉人的餐桌。

不靠一江靠三江。地处安徽西北部的阜南县并不靠长江,却靠着细嫩的芦蒿,打开了江苏、浙江和江城武汉的销路。截至2020年底,阜南县新村镇芦蒿种植面积已经逾万亩,产值多达2亿元以上,工商注册农业公司、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四百多家。产业兴,则乡村兴,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阜南县将以芦蒿产业为抓手,唱好致富经,走上致富路。(李阔 王锐 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