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平凉供电: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走出产业扶贫“新路子”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走出产业扶贫“新路子”
扶贫不仅要扶智,更要扶志。大多数贫困户就是因为没有技术,家里缺少劳动力对果园种植失去了信心,我们根据胡同村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户一策’,先后为村里请来果树种植专家进行技术讲解,组织贫困户参加果园标准化建设培训,发放果园种植类书籍,如今胡同村种植的苹果不仅个大味甜,还受到了全国各地客商的满口称赞,2019年底胡同村也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国网静宁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图片
胡同村位于甘肃省静宁县余湾乡东南部山区,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贫困村,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120亩,苹果种植面积2930亩,人均耕地面积3.25亩,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361人,产业主要以种植苹果为主,贫困发生率达16.14%。
国网平凉静宁县供电公司驻村帮扶以来,因地制宜,紧抓全县产业扶贫政策优势,结合胡同村苹果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围绕果品产业抓脱贫,依靠产业奔小康”的产业脱贫思路,积极争取帮扶资金,加快贫困户果园标准化建设,提高广大贫困户收入,确保了村民稳步脱贫。
图片
张根生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他家住胡同村上岔组,是远近闻名的苹果种植专业户和果树种植能手。以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因缺乏果园管理技术,种植的苹果个头小、产量低,7亩果园的收入比不上其他村3亩果园的收入。
该公司驻村干部王小平听说了张根生的“烦心事”后,将提高果园管理技术作为重点帮扶措施,通过开展技术帮扶,张根生逐渐掌握了果园管理技术,还总结创新了春季果树剪枝“五步法”等种植方法。
图片
如今,他家果园的收入每年稳定在8万元以上,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摆脱了几辈子的贫困。
显著的脱贫成果背后,离不开电力先行的作用,静宁县余湾乡胡同村列入了农网改造序列以来,先后投资资金103.25万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0.26公里,0.4千伏线路4.85公里,安装配变4台,容量400千伏安,惠及老百姓210户,电力足了,苹果再也不怕难储藏了,村民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国网平凉供电公司抢抓电网建设机遇,电网累计投资25.93亿元,较“十二五”增长1.13倍。加大变电站新(扩)建和改造力度,解决平凉西部深度贫困县无330千伏电源点支撑问题,优化110千伏电网结构,解决部分变电站重载问题。当前,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容量充裕,整体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助力脱贫攻坚,“十三五”累计投资10.66亿元实施脱贫攻坚配农网工程建设,户均配变容量由0.88千伏安提升至1.91千伏安,重点实施中心村(小城镇)电网改造、井井通电、三相动力电覆盖、异地扶贫搬迁等专项工程,惠及辖区内471个行政村846个自然村,解决了辖区内265个异地扶贫搬迁点8864户人的用电问题、5.83万农村地区用户低电压问题,完成66个光伏电站扶贫配套接网及服务工作,推动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助力老百姓脱贫致富路上电力充足、产业兴盛。
图片
“我是去年年底退出贫困线的,光果园收入就达到了5万元,这正要感谢供电公司,他们请来专家给我提供了果园种植技术,更重要的是给我种植果树的信心,三天两头来果园帮忙,给我讲政策,鼓励我种好苹果!”胡同村村民张大叔高兴地告诉笔者。
目前余湾乡胡同村苹果种植面积突破3000亩,人均收入达1万元。条条银线传真情,产业致富电帮忙,该公司始终坚持真情帮扶,以电网建设、定点帮扶、特色产业发展为己任,以优质高效的用心服务和充足稳定的电力供应为静宁县苹果产业注入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子”。
作者:杨馥毓 宋雪梅
编辑:秦晨思
校对:王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