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武汉纪录片开始冲击奥斯卡了,我们该让世界看到怎样的抗疫真相

电影是时代的写照,纪录片更是如此。
在特殊的2020年,疫情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方式。而越是不寻常的现状,越能激发起作者们的创作冲动。
过去一年里,我们写过那些拍摄完成的、即将拍摄的主流抗疫题材作品;我们也采访过诸如日本导演竹内亮的独立创作者的心声(请戳外网刷屏——这位日本导演,想让世界看到中国抗疫真相),他们提供了疫情下的不同视角。
图片
竹内亮导演回应外交部对他的称赞
娱理工作室今天要介绍的,是一部非官方纪录片,名叫《76天》。76天,是疫情爆发后武汉封城的时间,影片记录的是武汉四家医院重症病房的真实故事。
这部纪录片已经在若干国外电影节展映过,目前烂番茄新鲜指数100%,还被选入了2021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大名单,有望获得正式提名。
图片
消息有些延迟地传回国内,网友都感到很意外。有人问,奥斯卡会让这种展现中国正面形象的纪录片提名吗?也有人说,这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拿不拿奖,真的无所谓。
客观评价,《76天》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抗疫题材作品并不少,为什么只有这部在国内外都获得了认同?
图片
《76天》海报
图片
先解释一下为什么《76天》这部中国纪录片有望冲击奥斯卡:
因为疫情缘故,从去年起奥斯卡评选不再对线下放映有严苛要求,只要被选入会员专用的流媒体平台Academy Screening Room(ASR),就相当于获得了申报资格。
可能也是疫情年大家的创作欲格外爆棚吧,今年学院上传到ASR平台的奥斯卡候选纪录片竟然达到了200多部,要知道,之前的最高纪录是2017年的170部,而今年的数量还在增长中。
200多部一起参赛,看起来像是要“重在参与”了。但《76天》在国外的口碑还真的不错,《Variety》《IndieWire》《洛杉矶时报》等知名媒体的预测提名名单里都有这部。它还去了多伦多等许多国外电影节展映,入围了哥谭奖最佳纪录片,很有希望进入2月9日揭晓的奥斯卡短提名名单。
《76天》目前在烂番茄有74条影评人评分,新鲜指数高达100%,其中有21条来自Top Critics(知名影评人)。国内某平台分数也达到了8.2分。
图片
《76天》烂番茄100%好评度
目前来看,难得国内外影评人都很认可这部纪录片。它是怎么做到的?
《76天》由吴皓、陈玮曦,以及一位不知何故要匿名的导演,三个人联合执导。
吴皓有旅美经历,专注中国当代题材纪录片创作,之前的三部纪录片评分都在7.5及以上,拍直播网红的纪录片《虚拟人生》曾入围FIRST青年电影展;
陈玮曦则是媒体出身,曾供职《新京报》、《财新周刊》视频组、《时尚先生》特稿组。
两人曾分别很想记录下这场疫情中发生了什么,在合作过程中慢慢确定可以一起做成一部长片。
图片
看《76天》,确实有点读一篇特稿的感觉。影片以武汉四家医院的病房为核心,也少许覆盖到城市街景、社区、居民家、隔离酒店等场景;重点选取了几个人物,穿插着记录了他们各自的一段经历,点面结合——
图片
(如介意剧透请跳过本章节)
《76天》里如实记录了如下画面:
一个70岁的老渔民说着医生都听不懂的方言,在医院里肆意乱闯。他觉得自己没病,嚷着要出去,一会气得大哭,一会扬言要报警,夜里吵得病友都没法睡觉。医生每天像哄小孩一样哄他安抚他,后来才得知他患有老年痴呆。等到可以出院时,老头又开心又恋恋不舍,医生们一块去送他出院,笑着嘱咐他不要忘了她们。
图片
一位中年妇女一觉醒来发现身边的老母亲已经去世,她和父亲也感染了。她和父亲被送进不同病房,她反复告诉父亲,一定要每天给她打一个电话报平安,打不了也要请护士帮忙打,然后给自己打气:现在还不能哭。
一名孕妇因为特殊时期老公无法进入病房陪产,一个人害怕得眼泪吧嗒吧嗒掉。成功剖腹产后,她和老公得先隔离,然后回家,但孩子必须留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终于盼到去医院接孩子的那天,她兴奋又紧张地看到了孩子第一眼,忍不住又掉泪了……
图片
《76天》不是一部刻意揭示惶恐、残忍、痛苦的纪录片。除去开头和结尾之外,大部分内容其实都很温情,尤其展现了中国医生的专业、耐心、友善、温暖——
细心的护士长从过世的奶奶手腕上取下了镯子,把去世患者们的手机、证件、车钥匙等物件一一登记和保管好。疫情结束后,她仔细地给每个物品消毒,然后联系患者家人,转交给他们作为纪念。
图片
在写着“死亡病人贵重物品”的盒子里,一个老年机屏幕亮起,显示有31条未读短信
女医生安慰害怕掉泪的孕妇:我们都在这陪你,我自己也做过剖腹产。孕妇侧卧往脊椎里打麻药时,医生也一直握着她的手说没事没事别害怕。
孤寡老人戴着呼吸机,紧紧抓住医生的手不想让他走。医生对他说,我们现在就是你的亲人。
年轻的医生小伙送一对大叔大妈出院,他是上海来的志愿者,自豪地说大叔是他救助的第一位病人。
小护士用氧气瓶给医用手套充满气,然后在上面画了笑脸,写上“早日康复”,拿这个手套支撑起患者的呼吸管。
图片
医生们互相在隔离服上画上加油打气的图案,或者写上疫情后最想吃的美食名字,地锅鸡、周黑鸭、咸水鸭……他们的乐观坚强鼓舞了很多病人。
图片
图片
可能有网友会问:为什么不去拍方舱医院?为什么没有展现那些更有冲击力、更值得称颂的医护、干部、工人、志愿者的事迹?只拍了医院的病房,视角是否太过单一?
首先要明白,这是一部非官方渠道、独立制作的纪录片。跟官方纪录影像,乃至剧情电影、电视剧相比,在格局视野、拍摄条件、戏剧浓度上肯定有局限性。它舍弃了大而全,把子弹集中打在了纪录片最宝贵的品质——纯粹的“临场感”上。
当疫情来临时,果断决定进入漩涡中心记录下一手影像资料,先不说实现过程有多困难,做这个决定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
想想看,在污染区一套防护服超过四小时就会失去保护功效,当医生在镜头前穿着厚且笨重的防护服、里出外进焦头烂额之时,镜头后的拍摄者,面临的其实也是同样的危险境地。
既然小团队无法做到全知全能视角,那么就老老实实拍好医院这一个切面。不做立场先行,不刻意煽情,只客观冷静地记录眼前发生的一切。
图片
《76天》截图,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后
比起官方视角,《76天》的某些时刻显得更有“人味儿”,保留了一些主流作品可能会删掉的画面的词句。
比如疫情刚爆发时医院里手忙脚乱的场面,医生还不知道护目镜需要用洗手液擦一下再戴,一戴上眼前全是雾,病人急需插管可是设备不在。
门外患者越挤越多,情绪越来越焦灼不耐烦,眼前门就要被冲开,医生声嘶力竭喊大家不要挤,喊到嗓子都哑了。一名女医护人员说,我也从早上到现在没吃饭,请大家配合,我们保证会让大家都进来。
图片
那位刚刚失去母亲的妇女不太信任医生的诊断,她对着化验结果,拿手机上网搜索。医生哭笑不得地告诉她,不要听X度,要听医生的。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我们习惯了主流作品里的英雄事迹、众志成城,习惯了悲痛和歌颂式的故事基调。《76天》没有宏大叙事策略,只有人间真实;没有英雄救世,只有一个个普通的、不加修饰的、活生生的人。
常去医院的人知道,作为直接关乎人的生与死的场所,医院往往是很多浓烈情绪的集中爆发地。抗疫战场上的医院,是不太可能有条不紊、平静祥和的,那样的场面只会存在于理想情况中。在短暂的慌乱和措手不及之后,强大的应对系统很快建立起来,而抗击疫情的过程,本身也是人们在不断战胜弱小的自己。
图片
《76天》海报
图片
前两天,徐峥说纪录片《武汉日夜》应该给美国人看看的新闻登上热搜第一。
疫情正在把世界变得愈发割裂,形成一座座孤岛。太多真真假假的消息,太多早上还含泪转发、下午就被证实是谣传的尴尬。到底什么是真相,可能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
当文字变得苍白无力的时候,影像便成为最有力的语言。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人或许不相信新闻和数字,但会愿意相信摄影机记录下来的画面。
图片
《76天》片尾字幕写着,“本片在武汉四家医院拍摄,献给全世界的一线医务工作者”。
它聪明地打出一张普世通用的情感牌,通过对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引发不同国家观众的共鸣。无须硬性宣传说教,中国是怎么做到最快速度清零的,看完电影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一二。
图片
查阅烂番茄上的74条外国知名影评人的好评可以发现,这些评价基本关注的都是影片的题材与技法,他们认为这部电影是面向全球与人类历史的,没有人特别提及中国或武汉字眼。
娱理工作室摘录一些呈现如下:
Ann Hornaday(《华盛顿邮报》):这是一部关于勇气、同理心、职业精神和坚韧的电影,电影本身也体现了这些价值观。
Michael Phillips(《芝加哥论坛报》):很少见全球历史好像离我们那么遥远,却又近在眼前。这部电影是这一年的重要记载。
Nicolas Rapold(《纽约时报》):随着病毒在世界各地死灰复燃,《76天》暗示了一种面对未来的方式:有眼泪,但也有希望。
Peter Sobczynski(RogerEbert影评网站):在美国病例持续激增之时看到这样一部讲述新冠爆发的电影,肯定不是度过几小时时间的愉快方式,但它如此技法娴熟、扣人心弦,即便是那些饱受新闻之苦的人也会沉浸其中。这部电影对于未来观众而言,将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时间胶囊。从这一刻开始,尽管它不可否认是一个残酷的噩梦,但也带来了一些小的胜利,人们为共同利益走到一起,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Kevin Crust(《洛杉矶时报》):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疫情题材的作品,但在当下这个时刻,《76天》是会在你意识中停留一段时间的那一部。
David Sims(《大西洋月刊》):《76天》是天然的、不加修饰的,是一段历史的第一稿,而这段历史还在继续书写下去。
图片
看过片的国内网友,大部分也认为《76天》是一部客观公允、可圈可点的纪录片。
图片
国内网友对《76天》的评论摘录
《76天》并非一部多么制作精良、主题深刻的作品,固然也有许多缺憾和不足。但它在特殊时期,胜在了反应迅速、出片及时、具备新闻历史价值,以及击中了全世界的共同痛点。
奥斯卡的纪录片评选经常格外注重切中热点的题材。比如2002年反映校园枪击事件的《科伦拜校园事件》,2006年阐释气候变化的《难以忽视的真相》,2007年揭露伊拉克出租司机被虐致死的《开往暗处的的士》,2010年以全球金融海啸为背景的《监守自盗》,2014年由棱镜门事件核心人物拍摄的《第四公民》等,都最终摘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近三年内,就有四部记录叙利亚内战的纪录片获得奥斯卡提名。
图片
图片
《科伦拜校园事件》《难以忽视的真相》《开往暗处的的士》《监守自盗》《第四公民》海报
2020年的全球最大热点毫无疑问就是疫情,而一部来自中国的抗疫题材纪录片抢先闯进了评奖赛道。这么说似乎显得有点投机,但题材优势的确是很多外媒看好《76天》冲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76天》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味道,国内知道它的人还不多。据说主创团队正在筹备国内发行,他们希望这部冒着生命危险制作完成的作品,未来某一天能够以一个名正言顺的方式跟国内的观众见面,请大家耐心等待。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