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支教小姐姐:我的青春会发光

“90后”支教小姐姐:我的青春会发光
原载于《农村青年》2020年第11期
文/张佳敏
远离繁华的城市生活,她们到偏远农村去志愿支教。
谁说“90后”怕吃苦?虽然她们的脸上仍带着孩子般的稚气,但她们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
林小恋:让青春在小岛燃烧
林小恋曾就读于广东省湛江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大三实习期间,她到农村学校教学实践了一个学期,看到了乡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乡村教师的欠缺。毕业后,林小恋打听到家乡徐闻县和安镇北莉岛十分缺教师,便义无反顾地来到这所小学支教,从此开启了自己的乡村教师梦。
图片
林小恋
北莉小学教师资源匮乏,林小恋在学校不仅担任多个年级英语课的教学,也代语文课。交通不便,她就住在岛上,每周五离开,周日再返回小岛。
林小恋的到来,不仅给北莉小学带来了活力和温暖,还让北莉小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教学成绩。2018年,林小恋所带的毕业班45人中有10人考上了县重点中学梅溪中学,这是北莉小学几十年来考上该校人数最多的一次。
因为林小恋的突出表现,梅溪中学特招她前去任教。然而,林小恋婉言拒绝了邀请,她说:“北莉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我,我要留下来。这些孩子只有靠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我想让他们变得更好。”
林小恋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海岛的教育工作贡献力量,用青春和热情点燃北莉岛上孩子们的“心灯”。
刘媛:用爱培育深山里的“小树苗”
1991年出生的刘媛毕业于四川乐山师范学院。之所以选择去山区支教,是因为她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山区生活的落后。
图片
课下刘媛(后)和学生
刘媛通过公益组织的招募成了支教老师,而支教的地点就是她现在教书的凉山州美姑县地莫教学点。地莫教学点地处大凉山,当地人基本上都说彝语。在孩子们上学前班的时候,刘媛就开始一点一点地教他们说普通话,唱简单的儿歌。经过支教老师们的坚守与努力,现在,学生们都能说流利的普通话,教学也能顺利进行,大家的成绩也逐渐提高。
刘媛的教育理念就是简单快乐地学习,不会给学生施加太多压力。跟学生在一起时,刘媛更像他们的朋友和大姐姐,除了教他们课本上的知识,很多生活上的事情也愿意帮助他们。
5年间,刘媛的教学工作不但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她自己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刘媛和男朋友范书男因支教而相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
刘媛将宝贵的青春挥洒在大山里,把知识和希望带给了山里的孩子们。
殷沙漫:用爱温暖山里的孩子
2013年,殷沙漫高中毕业。高考志愿填报时,为了自己的公益梦想,她选择了位于山区的吉首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了解到湘西的贫穷之后,一个想法在她心中萌芽:“扶贫,要从娃娃抓起.”她想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帮助留守湘西大山的孩子。
图片
殷沙漫在给孩子们上课
在大学的4年时间里,殷沙漫走过湘西8县市,通过发倡议、做公益项目为不同地区的困难学生组织帮扶,策划爱心物资募集活动,为10余所贫困小学的孩子们筹集了价值5万元的棉衣、围巾、文具、保温杯等物资。
7年来,殷沙漫累计走进20多所边远山区小学进行支教和帮扶。在教学之余她还走访了40余个贫困村260余个贫困家庭,通过联系各种力量帮扶贫困学生达370余名,让这些孩子更快乐无忧地上学。
殷沙漫说:“公益这条路,我一定会走下去。因为,孩子们在等我。”
田银伟:走进大山,遇到更好的自己
田银伟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入职一家专业对口的医药公司。2年的工作历练虽然收获颇丰,但也让她的内心渐渐彷徨起来。“这是我要的生活吗?”她经常问自己。这时,地铁上支教项目的招募信息映入了她的眼帘。
图片
田银伟(左)和学生
2017年8月,田银伟来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五村镇五村中心小学。初步了解学情后,她发现孩子们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让田银伟意识到:学习问题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背后的家庭教育问题才是必须改变的关键。
通过大量的家访,田银伟让一些难以和父母团聚的孩子们,享受到久违的“家人陪伴”;让一些与父母有隔阂的孩子,理解父母,感受到爱;让厌学的孩子,找到学习兴趣……
田银伟为乡村的孩子们开设了绘本课、戏剧课、摄影课和自然教育课。当她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着不同以往的光芒时,她知道自己“做对了”。
回首难忘的支教经历,田银伟说,孩子们教给她的更多,并让她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用青春书写无悔,用奋斗书写梦想。她们用自己的选择与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多种可能,看到了青春的另一种发光方式。因热情而开始,因责任而坚持,聚起微光,成为炬火。
来源:女性之声
终审:蔺玉红
审校:李志国  刘朱婴
编辑:何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