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文献而爱旧邦

图片
《莆仙文化概论》封面
图片
《莆仙文化概论》插图:毕业典礼
图片
《莆仙文化概论》插图:涵江《兴安会馆祀业祭规簿》
图片
《莆仙文化概论》插图:郑景涛绘《莆田廿四景》(以上封面、插图均为资料图片)
本土学者视角
11日,《莆仙文化概论》新书出版座谈会在莆田学院举办。该书由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组织、莆田学院莆仙文化研究院负责编写。
正如《莆仙文化概论》序中所提,莆仙文化是根植于莆仙大地的地域文化。在莆仙文化的结构主体中,既存留有古代闽越文化的底色,也融合汉唐以降中原文化和舶来文化的元素。其内涵丰富,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在闽文化语境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虽有文化积淀如此,但多年来,莆仙地区尚缺一部系统阐述莆仙文化的概论式专著。“许多人都希望能由本土专家学者编撰一部系统的概论性莆仙文化论著,以本土学者的亲切体会和独特视角,较客观地对莆仙文化的发生、发展进行梳理、审视和归纳。”莆田学院党委书记宋建晓说。
2018年,莆田学院莆仙文化研究院全面启动《莆仙文化概论》编纂工作。集合莆田学院10多位专家学者,并由教授刘福铸、研究馆员陈春阳总纂修改,历时两年多,最终形成莆仙历史上第一部通论体著作《莆仙文化概论》。
众多业内外人士对此书给予好评,赞誉其内容条分缕析、图文并茂,集全面系统性、探索创新性和通俗普及性为一体。
83万字中,学者针对莆仙文化的家族、教育、名臣、典籍、理学、宗教、妈祖、三一教、古代文学、戏曲艺术、音乐和舞蹈艺术、书法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民俗、方言、商业、旅游景观、科技等门类,构建起20个专题,对它们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书中附录,列出了莆仙文化大事记、《四库全书》莆仙人著述总目、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莆田市历史建筑名单等专题。
全景式地呈现
作为一本概论,归纳内涵及特征是要点,也是难点。在《莆仙文化概论》中,学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参考其他地方的文化成果,以新时代的学术模式下结论。
“通观其书,我认为最具莆田特色的是重教尚学的优良传统、应举仕进的价值取向、藏书著书的文化风气,还有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不忘乡愁的人文性格及开放拼搏的海洋精神。”陈春阳说,莆仙享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盛名,是进士之乡,但少有人知道它还是御史之乡,多文人、忠臣,深受儒家思想教化,家国情怀深重。
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还特别列出工艺美术、商业文化、科技文化等篇章,这都是前人的学术研究工作极少涉及的。举一例子,新时代的莆仙商人已在石油、木材、家具、建筑、珠宝、贸易等多个领域自树商帜、独步风流,但往前追溯,他们这种产业报国、实干兴邦的积极态度从何而来?这也对此次的编委提出挑战。
“我们有高校地方文献丰富馆藏的便利,加上利用第一手史料,从珍贵的图片、孤本中找佐证,一点点突破。”作为执行主编之一,刘福铸提到,比如我们从新购入的涵江《兴安会馆祀业祭规簿》中挖掘出不少线索。
此外,书中还纠正不少错误,如典籍、科举人数等。“我们始终将严谨的学术态度贯穿整个编撰过程。”刘福铸说,但凡某个事件、人物,如存在争议,书中则取一个观点,并考证说明作注脚。读者有心即可观察到,全书注释近800条,主要参考书目220种。
在深入挖掘史料和整理莆仙文化记忆的基础上,《莆仙文化概论》从宏观上探讨了莆仙文化的渊源、发展及其结构形态、性质特征等问题,较准确地勾画出莆仙文化的基本框架,展现了莆仙文化的根基和脉络,是一部存史资治、以文教化的用心之作。
诉说历史智慧
莆仙人向来重藏书,有修史修志的传统。历史上,郑樵的治史成绩显赫。现代著名出版家张元济有言:“观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知新温故,二者并重。”
“我们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宋建晓介绍,作为莆田本地的高校学府,莆田学院于近年加强莆仙文化学术研究、注重莆仙文化弘扬宣传、壮大莆仙文化研究队伍,实施推动莆仙文化品牌创设行动计划,于莆仙文化基础研究上下功夫,组织实施《莆阳文献丛刊》古籍整理文化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为莆阳历史文化丛书之一,《莆仙文化概论》的意义,除挖掘传承人们对家乡的文化记忆外,也蕴含对古代贤哲的崇敬和纪念之义。陈春阳说:“希望出版后,海内外莆仙人能以此书作为弘扬莆仙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南,亦以之作为一部难得的资政育人的乡土教材。凡对莆仙文化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此书为入门,系统全面地认识莆仙的地情和历史文化。另外,此书的问世,亦可激发更多的后学,去开展更深入的相关研究。”
当下,莆田正在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此书出版,亦可助力“文化莆田”建设,提升莆田市文化软实力。近期,莆田学院也将以此为基础,精编6个专题,录制视频,作为学校的特色思政课内容,向全校师生推广。
在编委们看来,由于《莆仙文化概论》成书时间及版面受限,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莆仙还有优秀的体育文化及商业金融题材,可再独立撰写。不少史料尤其是民间文献未能在《莆仙文化概论》中收录。下一步,莆田学院莆仙文化研究院还将针对新发现的史料作系统研究,陆续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