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精心打造精品禅城

1月26日,佛山市禅城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禅城区代区长区柱明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作为佛山万亿GDP城市的中心城区,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禅城吹响坚定抓好实体经济的号角,推动产业大发展;大手笔谋划“1+5”发展平台,“绣花”功夫促进城市大提质;统筹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掀起民生大建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新思路、新布局、新气象扑面而来。

经受住疫情以及国内外复杂形势考验,高质量发展的佛山需要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强中心”。围绕建设精品城区、精品产业、首善之区,打造更具含金量的“强中心”,禅城正按下推动发展“快进键”,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开启精品发展“新征程”。

●南方日报记者 罗湛贤 段思午 实习生 曾辰

产业大发展

稳商招商“工业上楼”发力精品制造

“把着力点放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上,建设‘产业禅城’。”展望禅城“十四五”开局,最引入注目的莫过于产业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首次将抓实业、引项目摆在今年各项工作首位,还用了大量篇幅详细描述未来产业发展的路径方向。

这是禅城向外界传递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信号。

近十年来,受制于土地资源紧张和城市化推进,禅城陶瓷、不锈钢、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陆续出现生产环节外迁。禅城的产业结构也在加速调整,目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35∶65。

然而,面对2020年国内外复杂形势的考验,佛山稳居万亿GDP城市行列,靠的正是“咬定”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而禅城作为佛山中心城区,在市委对五区的定位中,也被专门寄予“产业更强”“打造精品产业”的厚望。

实业兴禅城强。要提振实体经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首要抓好稳商安企,全力支持本地企业安心发展。

“这让我十分兴奋,也坚定我们扎根禅城发展的信心。”禅城区人大代表、佛山市金舵陶瓷有限公司总裁陈志杰期待,留住制造业的根和魂,政府能够增强政策、资本、人才等要素支持。

禅城将全力抓好企业服务,完善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及时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加强对重点项目“一企一策”“一企一专班”服务,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引导企业做大做强,禅城还将推动“工业上楼”,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为契机,制定实施工业厂房改造扶持办法,在南庄南部智造片区、石湾沙岗片区、张槎聚锦片区、祖庙城北片区等地,加快新建(改建)一批高层厂房,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率,建设新型企业总部,打造更多的产值“亿元楼”。

禅城区委书记黄少文在参加分组讨论时表示,禅城要把握大局大势,产业做强,功能做优,城市做精,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他说,要把稳商招商摆到关键位置,发展总部经济和高端现代服务业。

先稳企再招商。今后禅城将探索“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路径,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会战”,加快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新兴产业集群。实施招商项目全过程服务、全周期管理,常态化实行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跑出企业服务“禅城速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扎根禅城、集聚发展。

当然,以产业链招商促进企业聚集,禅城并非追求大而全,而是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今后将瞄准高端装备、泛家居、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精品制造业,巩固提升传统制造业。打造一批“工改工”主题园区,引导精品工业项目补链强链。

紧抓产业链核心环节,禅城还将大力发展总部(类总部)经济,加快广州建筑集团佛山(禅城)总部、青山控股(禅城)华南总部、汇博机器人研发生产总部等项目建设,支持更多优质企业在禅设立总部。

作为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唯一一个三产比例超过二产的地区,禅城据中心城区科创金融、文教医卫、宜居环境之便利,服务业发展依然是精品产业体系中的重点。

区柱明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禅城将重点做强工业设计、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深化文商旅融合互促,全面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发展体验经济、首店经济、智慧商业等新消费业态。

城市大提质

“1+5”发展平台推动连片集聚

除了打造精品产业,建设精品城区是禅城“十四五”期间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对于面积仅有154平方公里的禅城来说,要建好精品城区,首要的是高水平规划引领,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早在禅城区委四届十次全会上,禅城就明确了打造东、中、西三大功能板块,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在此基础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城市更新为突破口,加快建设“1+5”发展平台。

这一思路是对近年工作的延伸和深化。“1+5”发展平台中,“1”是从原来的季华路中心商务区拓展为“环文华公园片区”,定位打造金融保险产业和总部经济集聚带。“5”是去年就开始谋划的聚锦科创园、东平云谷、凤翔湾都市产业区、广湛高铁枢纽新城、佛山民生保障和跨境保税基地五大发展平台。通过建载体、聚产业,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形态。

除了载体的打造,禅城还将从村级工业园改造要空间。落实佛山2023年底前总体完成村级工业园改造任务的要求,禅城将支持城市轴线、重点门户、关键部位优先改造,坚持上规模、高标准,扎实推进“工改工”、村级工业园+旧村居连片改造,加快整理储备一批产业用地,打造一批精品样板园区,以“小连片”推动“大集聚”。

城市既要集聚发展,也要内外循环畅通。今后禅城将继续实施“东提、西进、南接、北联”战略,打造“外联内顺”的大交通格局。配合加快广湛高铁建设。抓紧海五西路、季华北路北延、南庄大道东延、同济路西延等道路建设,配合推进文华路南延线等市级统筹路网项目。

大手笔谋划载体空间,提升的是城区的品质;精细化建设管理,则是以“绣花”功夫彰显中心城区城市品位。

刚通车的佛开高速张槎站入口成网红打卡点,文华公园南片区正式开园,首次亮灯便在朋友圈刷屏……近期禅城多项市政工程令人眼前一亮。而这样的精品在今后城市提升中也将会越来越多。

今年,禅城将推动“亚艺—文华”双园整合提升,打造城市中央会客厅;加快东平河水轴线(北岸)、王借岗森林公园(三期)等项目建设。同时恢复提升佛山乐园片区公共服务功能,加快中山公园周边旧区改造提升,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提升一批精致的小公园、小绿地。

提升城市品质,禅城还将在文化上着手。作为佛山老城文脉所在地,禅城将加快祖庙莲升片区改造,助力佛山打造“博物馆之城”;推进佛山古镇建设,完善文化设施场馆建设,打造精品历史文化街区。推进城市“全景化”建设,打响各镇街文化旅游品牌,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响“岭南文脉·精品之城”金字招牌。

黄少文在分组讨论中表示,禅城要把城市更新摆在重要位置,推动小连片大集聚,这也将为禅城文创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民生大建设

统资源优布局提升群众幸福感

如何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更可持续,是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也是“十四五”期间建设精品禅城的重要发力点。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突出“经营城市”的理念,创新举措推动优质资源向民生建设倾斜,并更注重资源的均衡发展,优化布局。

在教育事业方面,今年教育支出将进一步增至27.8亿元,推动资源往东、中、西板块均衡布局,高质量新建、扩建、改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新增一批优质学位。其中在主城区将完成文华小学新建,在西部片区则加快紫南小学、罗南小学等学校扩建改造,启动建设高水平高中,以此推动建设教育强区。

建设教育强区需要塑造教育品牌。今后禅城将实施初中教育“强腰”工程,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基础教育师资“雁阵”建设,深化“三名工程”,扩大名师队伍规模,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作为全市公共服务资源最集中的区域,医疗卫生是禅城建设精品城区的一大优势。禅城地处中心城区,背靠市属大医院的丰富资源,但去年面对疫情的突如其来,也暴露出缺乏独立优质区属医院的短板。

为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推进健康禅城建设,落实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建设,谋划筹建区中医院。深化区级公立医院“强基创优”,加强医护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配合加快推进市二医院新院区以及市中医院扩改建等项目建设。

禅城区人大代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院长郑利先认为,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禅城加快构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是明智之举。“禅城医疗卫生事业有很好的基础,推进健康禅城建设,需将全区医疗资源集中整合,并进一步明确禅城区人民医院的定位和建设计划。”

为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禅城区政府广泛征集挑选了12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在此次大会上提请代表审议并票选确定10件民生实事项目。禅城区政府将认真抓好落实,确保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代表热议

村改攻坚、文博再造推动老城焕新

作为佛山老城根脉所在,禅城该如何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在禅城区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来自政府、企业、基层村居等人大代表,也纷纷就村级工业园改造、打造“博物馆之城”等热点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政企村齐参与为村改探新路

不久前,佛山明确到2023年底前要总体完成村改任务。而对于土地资源紧张、开发强度大的禅城而言,村改更是势在必行。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对村改的部署,也成为代表们热议的焦点。

“未来我们要从城市更新、村级工业园改造上要发展空间。”禅城区代区长区柱明在参加分组讨论时表示,今后将扎实推进“工改工”、村级工业园+旧村居连片改造,建成一批精品样板园区,从而带动一批产业项目落地。

破除产业发展痛点,企业界代表对此满怀期待。禅城区人大代表、星发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明坚认为,通过村改形成土地连片集聚开发,对未来禅城产业发展会形成很大的支撑。但在拆除改造落后旧厂房的同时,还要出台详细的政策指引,同步谋划推动工业上楼,明确产业定位开展产业链招商。

对于新一轮的村改攻坚战,各镇街也有谋划。

作为禅城产业重镇,也是村改重点,南庄的村级工业园占了全区一半,目前已先后启动贺丰、杏头、村尾等村改项目。禅城区人大代表、南庄镇镇长叶华介绍,今后将探索“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公资撬动、村组参与、项目共建、红利共享”模式,计划投入175亿元,加快完成超千亩村改项目,积极推进6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建设,瞄准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形成新动能。

城市化程度较高的石湾则推进“村改+城市更新”。禅城区人大代表、石湾镇街道办事处主任吉江鸿表示,将以中轴线、水轴线为核心,重点推进番村、塘头、石头村、石梁村、深村胜利新村、深村仁和仁五村的旧村改造项目。

张槎则改变以往多由政府主导的模式,借鉴顺德创新融资的经验,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集聚资源。禅城区人大代表、张槎街道办主任孙近国表示,今后将探索区、村联动,与社会企业和资本合作,吸引各方力量参与村改,破解改造方面的资金瓶颈。

禅城区人大代表、祖庙街道办事处主任肖映泽说,紧紧抓住高铁和地铁“双铁”到来的机遇,祖庙将以城市更新激发老城活力,彰显古镇新韵。其中果房村作为全市首个佛山旧改新政实施整村改造的项目,目前进展良好。“环文华公园片区”也将加快推进约850亩的城市更新项目,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产业集聚区。

挖掘特色文化助建“博物馆之城”

推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除了加快城市更新,还离不开文化铸魂。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祖庙莲升片区改造,活化利用旧建筑,不少代表都不约而同聚焦到“博物馆之城”的建设上。

禅城区人大代表谢海青一直关注禅城文化事业的发展,希望政府能设立一个本土文化博物馆,挖掘、保护、利用好禅城乃至佛山本地的宝贵文化资源,尤其要将本土优秀文艺原创作品收入馆藏,打造让更多作者、读者互动交流的公益平台。

禅城区人大代表吴勤认为,禅城的博物馆不少,但以面积偏小的“麻雀”居多。她建议,可以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元素,下大力气打造铁军博物馆、贝丘遗址等特色博物馆。

来自塔坡社区的禅城区人大代表谭翠婵表示,在老旧片区改造中,既要注重对传统古建筑的活化,也要注意吸引年轻人,为他们提供改造后创新创业的空间载体,从而为古建筑注入人气带来活力。

■相关

今年投超70亿助推城区品质大提升

当天的会议公布了《禅城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禅城区2021年预算草案》。2020年禅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2亿元,其中全区财政民生支出9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七成。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8亿元,增长5%。其中,围绕精品城区建设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品质提升支出74.6亿元。

上述《报告》显示,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2亿元,增长1.8%;支出126.6亿元,增长0.4%。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76亿元,支出153.6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301万元,支出4674万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8.7亿元,支出8亿元。

针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禅城也充分发挥财政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作用。2020年全区投入疫情防控资金2亿元,投入产业经济发展扶持资金15.1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超4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全区财政民生支出9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七成。其中教育支出2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8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3.8亿元,公共安全支出13.8亿元,城乡社区支出13.2亿元。

今年,禅城提出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8亿元,增长5%的目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43.1亿元,支出130.5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20万元,支出171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9.7亿元,支出8.4亿元。

在民生支出方面,今年禅城教育支出27.8亿元,用于加快文华小学等建设,配合加快广州美院佛山校区建设。健康禅城建设支出13.8亿元,加快区人民医院建设,配合市二医院新院区建设。针对产业提升和人才引进,禅城将安排产业及人才发展扶持资金15.2亿元。

“十四五”期间,推进精品城区建设将成为禅城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以高水平规划为引领,全域建设精品城区。为此,在今年的财政资金安排上也重点向城市建设管理倾斜,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品质提升支出7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