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点题!陕西发展“世纪之问”

1月27日,第二次全体会议!

1月27日,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上,13位省政协委员分别围绕加快大西安综合交通建设、加强渭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作了大会发言。

1月27日,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各界导报记者 杜静波 摄)

为我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注入新动能

杨淼

代表省民建

民建省委会常委

安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最有竞争力、最有未来增长点,也是稳定就业的主力军。2020年1—11月,全省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235.6亿元、利润总额900.9亿元,成为助力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因素。但是,受疫情和市场环境变化影响,我省中小企业发展趋缓,税费、用电、用地等成本加重企业负担,创新能力欠缺导致企业竞争力不足,部分纾困惠企政策精细度不够、落地不易,影响企业复产达效。为此,建议:

一、完善政策,精准助力发展

一是编制好中小企业“十四五”专项规划,从主体培育、财税扶持、企业融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系统性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向现代产业体系迈进。二是建立省级“中小企业大数据中心”,整合企业资源,帮助企业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努力打造智慧生产、智慧运维、智慧管理三大平台。三是引导中小企业在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及航空航天等相关产业与配套上抢占高地,努力融入制造业产业链。四是组建企业破产保护中心,健全企业破产保护机制。

二、多措并举,破解发展壁垒

一是资金支持方面: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通过以奖代补、无偿扶持、财政贴息等形式,出台务实的扶持政策。二是金融支持方面: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定期组织多种形式银企对接活动,畅通投、融资渠道;简化担保程序,创新担保方式,建立“金融顾问”制度,发挥融资租赁作用,发展供应链金融,努力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与信贷能力。三是土地政策方面: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等中小企业实行土地优惠政策,提高项目建设用地奖励指标。四是人力资本方面:优化培训创业体系,大力开展创业辅导、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培训,帮助企业开展免费创业培训。

三、鼓励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建立企业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引导中小企业敢创新、善创新。二是搭建合作平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人才、技术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培育一批产学研骨干示范企业,推动校企合作。三是推动中小企业与省内外、国内外大型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以分工合作等方式,进行重大技术创新联合研发,降低、分散创新成本及其风险。四是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分工合作的供应、生产、销售、服务产业链,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形式,实现产品专特精新,逐步提升产业层次。

四、强化保障,提振发展信心

一是广泛宣传各项纾困惠企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同时,根据区域、行业、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差异化、针对性制定政策,提高政策的执行率和精准度。二是进一步加大各级财税的支持力度,技改资金要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适度减免相关税费,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返还失业保险费,加快清理政府拖欠企业的账款。三是研究制定中小企业评价、评估办法,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有发展优势的成长型企业,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企业,确保有限的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四是广泛宣传中小企业地位、作用及战略意义,营造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帮助企业应对困难、战胜困难,提振企业家投身实业、搏击商海的信心、决心。

加快大西安综合交通建设

为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

提供坚实保障

杨育生

省交通运输厅原厅长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西安是国家中心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也是全国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大西安作为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应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立体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为实现追赶超越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一、综合交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市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大西安综合交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有力支撑了大西安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但对照有力支撑“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西咸一体化发展,以及建设交通强国的要求相比,综合交通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枢纽地位不稳固。大西安铁路枢纽未形成,“米”字型高铁网有3个方向未打通,铁路枢纽地位仍需加强;绕城高速等路网服务能力不足。二是快速路体系不完善。截至2020年底,西安中心城区快速路为176公里,密度0.35公里/平方公里,远低于成都、郑州等其他国家中心城市。跨区域的快速路网与其他市政道路衔接不畅,普通国道过境环线建设滞后,西安交通拥堵位居全国前列。三是公共交通不发达。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仍然较低,而且比较优势突出的市域快轨、快速公交等应用不足。四是枢纽转换不高效。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不完善,不同方式衔接不畅,存在换乘“物理分割”。五是管理手段不先进。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资源尚未整合,物流信息服务、出行诱导服务功能不完善,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偏低。这些问题,致使大西安枢纽地位面临巨大挑战,城市内部交通出行不便,内外交通转换不畅,需进一步梳理发展思路,明确发展任务,加快综合交通建设。

二、加快大西安综合交通建设的建议

1.夯实保障机制。重点围绕跨区域交通网络互联互通、交通枢纽建设运营、运输市场一体化、常态化联合执法等方面,建立省市协同推进机制,夯实大西安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保障机制。

2.完善交通体系。围绕区域间高效畅通、城际间快速通达、城区内高效转换、城乡间便捷连通,按照扩大交通网络规模、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强化交通运输网络衔接、提升运输服务品质的原则,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一是合理布局三级综合交通枢纽。按照“面向全国、辐射国际”的定位,布局国家级枢纽;按照“面向全省、连接周边”的定位,布局区域级枢纽;按照“面向都市、服务组团”的定位,布局都市级枢纽。二是完善四张交通网。加快完善铁路网,扩大高铁城际覆盖范围;优化提升公路网,夯实综合运输基础;大力拓展航空网,提升国际开放度;发展城市交通网,支撑可持续发展。三是搭建五个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分别是:综合交通智能云平台、综合交通应急指挥平台、综合交通支付结算平台、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和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3.重视快速路建设。加快城市快速路建设,一方面,在大西安统筹布局高标准骨架型快速路和广覆盖加密型快速路;另一方面,打通对外交通瓶颈,加快构筑组团间快速通道,形成高效支撑交通内外连接的快速路体系。

4.切实缓堵保畅。加强内外交通网络衔接,特别是针对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出入口拥堵问题,全面梳理出入口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缓堵保畅方案。

5.提高运行效率。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发展,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以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提升交通运营管理水平,提高网络整体运行效率。

发展爱心慈善事业

发挥社会保障功能

孙忠宝

陕西省各界爱心济困协会副会长

陕西广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爱心慈善事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体现。省各界爱心济困协会成立两年多来,在省政协委员、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支持下,资助困难学生就学、贫困群众重大疾病就医、农村产业扶贫等爱心款物3363万元,帮扶44195人,有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得力助手。面向新时代,大力发展爱心慈善事业,充分发挥爱心慈善的社会保障功能,对于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高品质生活”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就我省进一步发展爱心慈善事业提出如下建议:

一、大力宣传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慈善精神

爱心慈善的特殊功能在于拾遗补漏、雪中送炭、帮忙助力,把有关方面关注不到、力所不及,但又是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困难,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得到有效解决。我省应当广泛深入宣传《慈善法》,大力弘扬心手相连、患难与共的慈善精神,大力传播慈善文化,使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成为一种义务、成为一种风尚,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平衡财富差距、补充社保体系、扶助弱势群体、促进和谐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二、积极培育壮大爱心慈善力量

省各界爱心济困协会成立以来,全体省政协委员从数千元到数百万元,人人捐善款、个个献爱心,展现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尚品行。各级政府在促进和发展慈善事业中,应把激励政策落实到位,大力表彰慈善行为和慈善人士,在每年9月5日的“中华慈善日”举行,并且鼓励、支持慈善机构开展丰富的慈善活动,提升博爱境界。同时应保护慈善人的合法权益,使慈善人体会到政府的关心、得到政府的支持,最大限度调动爱心慈善人士的积极性,使每个人献出的一点爱,形成“涓滴成海、聚沙成塔”效应,不断培育壮大爱心慈善力量。

三、加快提升爱心慈善质量

应优化慈善组织结构,打造一批有良好社会声望、较强专业能力、完善治理结构、依法办事、合理梯次分工的规范化、高质量慈善组织;应不失时机地将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法治慈善推进,从以扶贫济困为主向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补充社保体系、应对重大公共事件、扶助弱势群体、促进和谐发展等领域推进;应发挥枢纽型慈善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慈善组织梯次分工、协调合作格局,解决好慈善组织专业趋同、项目同质、活动自发、分散随机等问题;应精准慈善对象,把雪中送炭做在最困难、最急需的地方;应适应网络募捐速度快、影响广、灵活便捷等特点,建设统一的慈善大数据信息平台,聚集慈善力量,真实反馈信息。

四、加强对爱心慈善事业的指导监管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爱心慈善力量的统筹协调、资源整合、指导服务、政策保障和监督管理,健全救助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加大慈善力量应急协调,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落实税收优惠、购买服务、用地金融、人才引进等支持政策,健全评估管理、公开募捐、物品拍卖、资格认定、网络募捐等法规制度,严厉打击假借慈善名义进行的非法活动,促进我省爱心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推进需求侧管理

实现我省国民经济追赶超越

李敬喜

代表省民革

民革省委会副主委

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这不仅反映了中央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心,更是释放出推进需求侧管理,保持供需动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信号。

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五年的稳步推进,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产能过剩的局面有效缓解,但社会需求乏力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显现。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仅为7.38%,为二十年来的最低,2020年又创新低。我省要在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有效进行需求侧管理,促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与扩大内需的需求侧管理紧密结合,提高供给体系对需求体系的匹配度,从而实现陕西国民经济追赶超越的总目标。

为此,建议:

一、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有效拉动内需增长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人数规模。保护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鼓励员工持股,从而调整利益关系,稳定居民收入预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惠民政策,加大教育、医疗等服务资源供给,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保障,解除后顾之忧,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形成完善的就业培训制度,强化对就业确有困难群体的帮扶,帮助其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二、扶持消费服务产业,激励创新产品供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生产的原则,加大对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和流通。对于创新型或填补市场空白的消费产品研发,政府可以采取有效有力的激励政策,做大做强满足市场需求的消费品生产企业。鼓励生活服务业领域的创新,鼓励提供优质服务、创新服务的企业发展,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在保证基本服务供给的基础上,促进服务领域市场化发展,做优做大消费服务业。

三、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深挖乡村消费潜力

农民等低收入群众是我省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群体,需要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扶持县乡商业网点建设,鼓励县乡商业企业升级改造,提升乡村居民消费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利用发放消费券、补贴等方式,鼓励乡村居民扩大汽车、家电、信息等方面的消费,挖掘乡村居民的消费潜力;鼓励有实力的生产厂商针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特点设计产品,为乡村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完善乡村物流体系建设,扩大电子商务在乡村的推广和应用,为工业品和服务业产品下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夯实需求管理基础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对于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形成侵权必赔偿、损害必制裁的社会氛围。严防假冒伪劣产品流入消费市场,对于制假售假行为绝不姑息。加大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把让消费者安全消费、放心消费当作促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举措,加快完善产品安全责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更有力有效地维护消费者权益。建立健全和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和惩罚性赔偿机制,从而有效监督和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夯实提振消费需求的制度基础。

打造“研发之都”

和“卓越工程师摇篮”

胡建波

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一、陕西发展“世纪之问”的背景与原因

2005年,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被称为中国教育的“世纪之问”。类比钱学森之问,我省也有一个“世纪之问”——为什么陕西一直未能发挥出本省的科教优势?

我省大多数企业研发投入极为不足,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据统计,目前我省规模以上企业中有研发经费支出的仅占18%左右。2019年,我省规上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占营收的比例仅为1.2%。极低的研发投入强度,很难对省内丰富的科教资源产生需求,“世纪之问”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

二、破解陕西“世纪之问”的基本思路与分析

破解陕西“世纪之问”,需要实现“三个超越”:一是超越科教投入与收益如何平衡之争,不追求其直接、短期收益,而是将人力资源、技术研发作为基础设施和战略性驱动力,持续进行投资;二是超越政府和市场主导之争,坚定政府主导地位,做到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相辅相成;三是超越二三产业重点发展之争,发展服务型制造业,促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升级,实现第三产业中服务型制造业占比超过70%。

建议我省将“经济开发区”升级为“研发之都”,着力打造“研发之都”和“卓越工程师摇篮”的陕西新IP,将陕西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从“陕西要发展经济”转变为“服务国家战略,解决科学与技术关键难题,培养急需工程人才,让投资者获得回报”,实现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思路体现四大转变:一是从“提供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二是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三是从“生产制造型”经济向“科教引领型”经济转变;四是从“同质化”经济发展模式向“差异化竞争”以及具有“竞争壁垒”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三、打造“研发之都”和“卓越工程师摇篮”的具体建议

1.优先塑造区域品牌和新IP。在全国倡导“育人才=做产业”“研发之都在西安,工程人才看陕西”的品牌形象。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营销活动大力传播陕西新IP,将一批领军带头人才树立为我省“模范人物”和“城市科技英雄”,培育工程师文化现象。少宣传经济增长,多彰显我省科研突破与卓越人才。

2.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资建设力度。将科教设施纳入基础设施投资规划,像投资铁路、公路和机场一样投资科教基础设施和项目。成立科教发展与高校建设投资基金,对重大科研项目与高校建设进行持续投入,并且不考核其直接、短期回报。加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对高校运行经费的投入力度,允许高校适当提高收费。在科教领域的投入要打破常规思维和渐进式增长模式,超越“临界点”,达到“突破点”。

3.打造“研发之都”特色定位。制定省级科技研发战略规划。实施科研专项经费补贴、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等引导政策,吸引海内外大中型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基地。切实保证我省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标准,扶持创新型企业成长。每年确定与我省战略产业相关的10-20个重点领域科研攻关项目。鼓励大型国有企业研发工作与高校结对合作。

4.构建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科教“双循环”格局。以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人才高地”为战略核心,依托我省科教资源优势,重点联合“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国际品牌,“对内汇聚资源,对外输出人才”,重塑我省高等教育的优势地位,构建起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加强渭河流域水资源

节约集约利用的建议

王瑜

代表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指出,要搞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深入开展渭河、汉江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渭河在陕西境内流域面积为6.71万平方公里,流域的主体关中地区约占全省1/3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省64%的人口、65%的经济总量。渭河流域先天性生态水匮乏,水生态环境容量有限,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关中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49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节约用水任务艰巨。

近年来,渭河流域各市通过多方面综合性、系统性建设,在海绵城市建设、水环境治理、非常规水利用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水资源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用水忧患和节水意识不强。长期以来,一些地方节约用水意识淡薄,对资源性缺水和水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忧患意识没有树立起来,对节水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二是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渭河流域各地市均未出台再生水的管理办法,造成再生水市场不规范,无法推动再生水的良性发展。中水管网建设未纳入财政预算项目,管网建设滞后。三是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历经多年的保护和治理,我省渭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渭河流域整体性保护不足,污染物排放量大,部分区域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等因素导致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四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节水管理粗放。截至目前,因资金缺乏、施工时间不足等原因,渭河流域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尚未完成提标改造;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问题比较普遍,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污水收集率低,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泾河、北洛河等流域大多数县城污水处理厂运行不稳定,农村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都严重制约水质改善。

为此,建议:

一、科学编制规划项目

根据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主体功能区划分要求,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在继续做好水土保持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储备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再生水利用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项目,力争纳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中。

二、优化水生态环境

加大渭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以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及清洁小流域建设为重点,加快渭北塬区、秦岭北麓治理,实施秦岭生态保护,维护渭河健康安澜。通过新建一批水资源和水生态一体化利用工程,蓄集洪水补给基流,实现丰枯调剂,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规范再生水市场,出台流域内各地再生水管理办法。从规划方面给予强制性要求,在新建建筑中设计中水系统,将中水管网建设纳入财政预算项目,出台中水热源泵利用扶持政策。优化水资源配置,利用价格杠杆撬动中水利用良性发展。

四、加大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根据渭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规模,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提出流域深度节水方案。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从源头上推动建立与水资源支撑条件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和布局。加强农业用水管理,通过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农业的节水水平。尽快启动《陕西省节约用水办法》修订工作,把节水指标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

建立共享共融共担的

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刘勤州

代表省农工党

农工党省委会秘书长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2019年国家卫健委联合12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会对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起到重要推动作用。2019年末,我省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702.37万人,占比18.12%,65岁以上人口458.94万人,占比11.84%,预计今后几年,我省老年人口比重将持续上升,未来进入深度老龄化已经不可避免。但我省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仍然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医养服务机制不健全。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在面向居家老人的入户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监管机制不健全,尤其是针对失能老人康复指导、慢病管理指导、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指导等方面机制不健全。

二是养老医疗保险保障不足。医疗保险报销费用不足以完全解决医药开支,加之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比例较低,老人仍需负担就医费用的一半或以上。部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未被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报销范围,造成老人就医难、报销难。

三是医养结合发展进程较慢。建成养老机构的养老床位不足,2020年全省开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232家,床位21.93万张,开展医养结合床5万张。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数量较少,不能做到养中有医。专业性医疗机构资源短缺,设有老年病科的医院或者独立的老年病医院数量稀缺。养老专业护理人员匮乏,仅西安市护理人员缺口就达7.6万人。

四是互联网+医养结合应用不足。老人就医时存在不能提供完整的慢病管理数据现象。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在居家医养结合方面应用的缺失,严重降低家庭医生的工作效率。

为此,建议:

一、科学规划,明确和强化政府职能

各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按标准规划和监督落实新建、已建成居住区应配套的养老服务设施,最终无偿移交所在地民政部门。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中设立长期护理险种,提升筹资、报销水平;将社区家庭病床纳入医疗保险支付和管理范围;设定不同的保险基金支付比例。

二、资源共享,建立整合型医养结合服务网络

引进民营资本,创建医养联合体,由具备养老功能的医院指导区域社康中心,覆盖辖区内的养老机构。通过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建立养老服务健康指导、疾病预防。扩大老人医疗及照护费用的保险报销范围,发挥市场作用,增加商业医养结合长期照护保险类别。整合医养各类机构老年人基本信息、健康档案和病历等,将电子健康档案与医疗系统的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系统相整合,实现信息共享。

三、服务共融,构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基层医疗集团“紧密型医联体”的优势,构建老年人健康指导、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和综合干预的全过程服务监测评估体系,为65岁以上患慢性病老年人配置可穿戴设备,建立“疾病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的老年人慢性病综合管理防护网。按照“需求评估—服务上门—标准指导—市场运行—资金监管”的运行模式,为老年人提供适宜技术,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关怀服务。

四、责任共担,建立共建共享政策体系

鼓励各企业、社会服务机构采取公建民营、合作、联营等方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将日间照料中心转型升级为集托养、日间照料、居家养老、医养结合为一体的新型养老综合体。引导专业社会服务机构、社工、志愿者、爱心企业广泛参加,形成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协同配合的良好局面。

(摄影:各界导报记者 杜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