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区:“新区后浪”成中部崛起新引擎

2015年,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诞生于湘江西岸,身为全国第12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可谓是一朵年轻的“后浪”。

构建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成就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是各个国家级新区的使命与担当。六年磨一剑,乘着政策的东风,湘江新区一路“乘风破浪”,成为中部崛起的“新引擎”。

时间见证蝶变,新区GDP逐年迈上新台阶

“大力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努力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国家级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

湘江新区,担当着推动区域经济向前的重要空间载体,赋能所在核心城市成为区域“领头羊”。

(2019年国家级新区GDP及增速,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新区官方网站)

自2015年成立以来,湖南湘江新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GDP年均增速维持在10%以上,展示着作为“后浪”的冲劲。

2017年,湘江新区的GDP突破2000亿元大关。2019年,湘江新区以490平方公里的土地,创造了2468亿元的经济总量。折算到每平方公里的生产总值量,为5亿元/平方公里,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仅次于浦东新区,位居第二。

(2019年国家级新区地均GDP,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新区官网)

不难看出,湘江新区在高质量发展的跑道上已经“弯道超车”,成为潜力无限的“黑马”。

产业汇聚活力,千亿级产业集群助力新区腾飞

区域要提质腾飞,必须有强有力的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作为支撑。这是诸多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策略,并且颇具成效。

长沙河西大学城丰富的科教研资源为湘江新区打造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贡献了“最强大脑”,越来越多的“湘江智造”应运而生。目前,湘江新区已经构建起智能汽车与人工智能、健康医疗、现代金融、文化旅游、高技术服务业(含总部经济)等“2+3”产业发展集群。

获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湘江鲲鹏首台服务器下线、长远锂科生产基地接连落子、互联网岳麓峰会高峰论坛品牌发酵……湘江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驶入“快车道”,战略性新兴产业拔节生长,众多国家级的科研创新平台势如破竹。

“互联网第五城”“智能制造之都”“中部硅谷”……集结各类优质资源,湘江新区形成一个吸力巨大的磁极,释放出强劲的产业“引力波”。截至2020年5月,湘江新区已累计获批国家、省、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项目326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45家。

生态成就美好,绿色宜居与经济增长并举

“让天更蓝、令水更碧、使山更青”,湘江新区自创建以来,高度珍惜湘江西岸的“天赐资源”,一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区不断给人惊喜。从洋湖国家湿地公园到梅溪湖畔,从桃花岭到西湖公园,从岳麓山、谷山森林公园到滨江天际线,自然美景融入湘江新区的“城市基因”,生态好、环境美成为湘江新区鲜明的标识,绿色生活已融入湖南湘江新区的发展脉络。

山清水秀、产兴人旺、现代繁华,山水洲城的幸福密码在湘江新区一览无余。近年来,仅岳麓区平均每年的净流入人口就接近5万人,越来越多人选择安家湘江新区。

见证湘江新区腾飞的还有万科,2021,长沙万科将着力打造万科森林公园项目,打造有山·有湖·有公园的综合住区范本,与长沙人民一起建设“更强、更旺、更融、更暖”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