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出手,吉利新能源慌不择路?

最近的吉利,有些“疯狂”。

1月26日,有消息称,贾跃亭创办的电动车公司FF(法拉第未来)正在国内寻求新一轮融资,吉利集团已表达了明确的投资意向,同时,FF的老股东恒大集团也参与了此次融资洽谈。据消息人士透露,吉利汽车计划向FF投资3000万到4000万美元,最快下周公布。

针对该消息,吉利控股方面回应:“对市场传闻不予置评”。

虽然FF暂存神秘,但无风不起浪。

进入2021年,吉利频频出手,在汽车行业激起阵阵涟漪。

1月11日,吉利宣布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组建智能电动汽车公司;

两天之后(1月13日),吉利宣布牵手富士康,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

1月19日,吉利再次宣布与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底座、数字化新业务及低碳发展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

而在这些合作伙伴身上似乎都可以找到FF的共性:百度、富士康与FF有着相同的造车梦,腾讯的智能化则是FF之所擅长。且不论此次“不予置评”能否再次“成真”,只是,“拉帮结派”的吉利有何盘算?

完不成的Flag

对于不断下注的背后,业内的解读是焦虑,即吉利自身的新能源战略“一再遇挫”。

“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要占吉利总销量的九成”,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在2015年说出了这句豪言壮语。

但2020年的成绩单上,该愿景沦为了行业笑柄。

数据显示,2020年,吉利全年销量为132.02万辆,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但在新能源车领域,销量仅为6.81万辆,同比下降66%,在总销量中仅占5.16%。

并且,通过乘联会发布的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排名发现,销量前十的车型中,吉利旗下品牌均未上榜,其中,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高端品牌“几何”全年销量仅10328辆,甚至不及造车新势力一个月的销量。而极星2020年累计上险数仅为365辆。

在新能源道路上,吉利可谓是起大早赶晚集。

2015年,吉利高调发布“蓝色吉利行动”,在自主品牌当中率先宣布向电动化转型。在吉利的新能源战略中,兼顾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三种技术路线。

彼时的电动车市场,还不是“造车新势力”的天下,特斯拉也正遭遇“水土不服”,吉利几乎没有对手。乘联会数据显示,2015-2016帝豪EV总销量逾4万辆,2016年,比亚迪、吉利、北汽稳居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前三。

然而在此后的两年,吉利在纯电动车方面却鲜有新款推出,随着比亚迪、新势力等车企的连续发力,吉利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式微。

2018年,是吉利的关键一年,也被吉利认为是新能源元年。

这一年,后知后觉的吉利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慢节奏,开始疯狂提速,并针对高中低端新能源车做出诸多布局,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吉利控股旗下开展新能源业务的品牌包括几何汽车、领克汽车、极星、枫叶汽车等在内已超过8个,但始终未能取得明显成效。

多品牌发展之下的品牌间内耗,成了意料之伤。

以帝豪新能源系列和几何系列为例,数据显示,前者的售价区间为10.99-15.99万,后者为12.98-19万;除了售价相近之外,几何A与帝豪EV同是紧凑型、几何C和帝豪GSe同为紧凑型SUV。

在同类型和同价格的市场中,帝豪新能源系列和几何系列毫无疑问会“打架”,从而造成两个品牌的销量都无法保证,或只能保证一个品牌的销量。

除了内耗,产品核心技术缺失、“油改电”则是其最根本的“症结”。

放眼吉利旗下的帝豪、几何和枫叶汽车等新能源品牌,无不外乎都是由“油改电”而生,所谓“油改电”,就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通过将燃油车的油箱、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拆除,然后换上动力电池、电动机和电控系统,组成一辆电动车。

在国内新能源车起步普及阶段,这种以燃油车为基础改造的“掏心拼凑式”电动车,不失为快速打开市场的一条“捷径”。因为相对于新研制的纯电动车它来得更快。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迭新,电动车市场的需求也日趋严苛。长期依托“油改电”战略,不仅没有帮吉利抢下更大的蛋糕,反倒是让市场对吉利转型的决心和技术水平产生了质疑。

在业内看来,吉利的PMA和PE、FE和GE等平台,只是看似是纯电动研发平台,实则已经变成了燃油车及“油改电”等车型的研发平台,从而导致了无法与其他纯电动汽车竞争的困局。

憋大招

“互联网造车一天到晚的瞎忽悠。”

曾几何时,李书福对于互联网造车有过嘲讽,但面对如今的局面,吉利有些哑口无言。

2020年,特斯拉涨疯了,马斯克成为了世界首富。国内的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销量,股市同样涨声一片。

这一年,明显掉队的吉利开启了一系列自救行动。

去年9月,历时4年研发、投入180亿元打造的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对外发布,这是吉利专门为了生产纯电动汽车而打造的平台。

作为憋了多年的“大招”,浩瀚架构是全球带宽最大的纯电架构,扭矩长度从1800mm到3300mm,可以实现从A级车到E级车的全尺寸覆盖,同时,浩瀚还宣称可以将软件的开发时间缩短50%以上,并且能够在2023年之前实现开放道路上的高度自动驾驶。

根据官方信息,该电池可以做到20万公里无衰减,200万公里长寿命,同时,100kWh无模组集成电池包的NEDC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在充电效率上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120公里。

此外,SEA OS整车智能开发系统,令浩瀚架构拥有超过4000个API接口,可实现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FOTA。“基于SEA OS系统,不仅传统意义的供应商会成为我们的开发伙伴,科技公司、个人用户等都可以在此开放平台进行定制化开发。”

得益于浩瀚架构,吉利迎来新的合作伙伴,也开启了新一轮打法。

在与百度的合作中,两家的合作分工可谓是相当明确。双方将基于由吉利提供的SEA浩瀚架构,共同合作研发智能汽车,吉利将提供工程技术、制造、品控以及供应链等各个方面的支持,而百度将负责智能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以及销售服务全产业链的落实。简而言之,吉利+百度=新一代智能电动车。

根据消息透露,FF或将效仿百度与吉利的合作模式,利用吉利浩瀚SEA架构开发新车型。

除了架构上的联动,在生产、智能化方面,吉利还与富士康、腾讯达成合作,试图通过一套“组合拳”来死磕新能源。

现如今,新能源江湖竞争风起云涌,造车新势力们上演着生死前三的争夺,而传统汽车巨头长安、上汽、广汽等集团纷纷联手阿里、华为等推出新一代的智能汽车品牌,留给吉利可发挥的空间俨然不多了。

只是,搭档科技巨头,能帮助吉利挽回颓势吗?还是会重蹈“蓝色吉利行动”的覆辙?

“战略不是研究我们未来要做什么,而是研究今天要做什么,才会有未来”。在新能源战场上,吉利再次进行了一场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