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静:从上市公司CEO到山羊冲“CEO”

湖南省人大代表、石门县三圣乡山羊冲村村委会主任黎静。

红网时刻记者 陈雪骅 长沙报道

从大都市到小山村,从上市公司老总到家乡的村委会主任,黎静用8年时间书写了一段厚重的人生经历。

这位离家30多年的优秀“乡贤”代表,8年前返乡时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8年来,他不仅不拿一分钱工资,还先后出资几千万元,帮助村里修公路、兴教育、办产业,短短几年,将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变为一个山水宜居的美丽乡村。

少小立志摆脱贫穷

在湖南省石门县三圣乡山羊冲村,村委会主任黎静的成功经历成为许多父母拿来教育孩子的生动案例。

而鲜为人知的,是他小时候的故事。谈到少时光景,黎静用一句“小时候太穷了、太苦了”来形容当年的困境。

黎静回忆,有一年临近春节,他和父亲一大早出门,顶着刺骨的寒风,把家里养了一年的年猪抬着、赶着,送到十几里外的公社食品站,按要求上交给了国家。

父亲回头想买几斤新鲜肉回家过年,却发现猪肉早卖光了,只剩下一盆猪血。为了一家人过年沾点“肉”味,父亲用双手端着一盆十几公斤的猪血,在山路上爬行,8岁的黎静跟在后面,听着父亲沉重的喘息,为自己想帮父亲却没有力气默默流泪。

黎静家中有兄弟姊妹5人,为了让孩子们吃饱饭,他母亲吃饭时很少动筷,一个人总是背着大家吃些剩下的菜糠。黎静的母亲去世时,他最小的弟弟才3岁,家里经常缺米断炊。作为长子,黎静过早地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初中毕业时,黎静不得不辍学,他开始靠卖冰棍、挑窑货挣钱补贴家用,小小年纪扛起了自谋生计的重担。他回忆说,那时候每天都在想一件事:离开这个闭塞、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去外面的世界闯一番事业,将来让全家人过上好生活!

16岁那年,黎静离开山羊冲去当兵。

个子瘦小的他背着行李,在崎岖的山路上爬行,倔犟的他没有回一下头,发誓一定要摆脱贫穷,一定要在外面混出点样子来。

服役期间,黎静把所有的津贴都寄回家,他在部队不分日夜拼命自学,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读大学的时光也很不容易,黎静说,自己的学业是包括“弟弟妹妹用攒下来的鸡蛋做学费”才得以顺利完成的。

这段经历同样带给黎静刻骨铭心的记忆。摆脱贫穷,是黎静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奋斗动力。

创业有成回馈家乡

毕业后的黎静,没过一天“安闲的日子”。当时在公家单位工作是很多人羡慕的事,但黎静并没有安于现状,他开始谋划创业。

下海经商后,他辗转长沙、乌鲁木齐、西安、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寻找各种机会,经历多次磨炼。

在长沙,刚创业不久的黎静曾亏得一无所有,他找朋友借了路费,独自再去西安另寻出路。在一次又一次商战中,黎静逐渐在西安站稳了脚跟。在北京、上海开拓市场时,为了熟悉城市路线,他每天晚上开着车在城里转,有时转到天亮才在车上打个盹……

“穷怕了,没什么亏不能吃。”经过20年的风雨打拼,黎静终于在上海高科技企业领域开创了一片天地,并把企业做成了一家上市公司。当年的贫寒少年成为了乡亲们眼里的“有钱人”,但这段艰难打拼的创业经历,却很少有人知道。

黎静在大都市拥有了许多他年少时无法想象的生活经历。但他始终牵挂着湘西北那一片生他养他的土地。而且,这种乡土情感,随着时间推移与日俱增。

“他话不多,只要是村里的事,他有求必应”,老村长钟家红说,上世纪80年代,村集体收到的第一笔300元“巨款”,就是黎静捐的,“1992年,村里拉高压电,他一次性汇来15万元。1993年,听说乡亲们凑钱修公路,黎静二话没说捐了5万元,全村历史上才有了第一条黄土公路。2001年,村里要硬化村道,他捐资30万元,修了一段5公里的村路。”

自掏腰包修“天路”

2012年5月1日,担任了多年“荣誉村长”的黎静,在远离故土30多年后回乡被选为村委会主任。

同时,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上海格蒂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为了方便工作,也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游子归来”,他把户口也迁回了村里。

山羊冲村过去资源单一、交通闭塞,当年从山羊冲到乡里的集镇,走路要一两个小时,且要手脚并用经过十几里“手爬岩”。

那是一条在岩壁上凿出的道路,也是村里通往集镇的唯一主干道,到了集镇还要等上半天的班车,停停走走到石门县城,还要3个多小时。

黎静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修一条高标准的路。

为了这条路,黎静和村里一帮人,穿着深筒雨靴,在泥泞山道上一步一步测量,一处处实地察看。然后他说服众人,提出必须要修10米的路基、6.5米的硬化路面,“好不容易修条路,一定要考虑到后几十年的用途,别看现在村里只有几辆车,几年后可能家家都有车,将来城里人来村里旅游,路不好怎么走”。

可是按这个标准,得要近4000万元修路费,钱从哪里来?

“钱不够,全部算我的。”黎静毫不犹豫。破土当天,现场没有锣鼓响,只闻机器轰鸣。全村老百姓自发赶来,挤满了山岭,在他们眼里,山羊冲还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工程。

这条路当年就完工了,总费用3800万元,全部由黎静垫资。后来争取了一部分资金,黎静贴了2000多万元。

这条全长15公里、宽6.5米的“天路”,是目前贯穿山羊冲全村最美的一条路。“修这样的路,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只有黎静帮我们想到了、做到了。”有村民如此感慨地说。

山羊冲村易地扶贫搬迁新房。

村主任和24条村规民约

“我这些年去过很多富裕地区,自然条件并不比家乡强,可那里的人个个都有创业冲动,人人都能吃苦耐劳,对比之下,我不得不承认,村里穷,根子不在地方,在于人。如果一心只想着等、靠、要,那不是扶贫,是施舍。” 黎静沉下心来思考村里的问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黎静上任后,和村干部一起,结合村里的实际,尤其是结合法律法规,出台了山羊冲村新的村规民约,总共24条,条条实在。

为了改变村里的陈规陋习,村里坚决取缔几个聚众打牌的场所,并出告示上门搞宣传,严格规定村干部“谁打牌就罚谁”。

村里还出台了专门的赈酒条例,明确规定只有红白喜事、老人80岁寿辰、生小孩才能办酒,党员干部带头,吃酒只能上100块钱人情。

“开始我们不理解,我也被罚过,后来宣传多了,村里人也不好意思打牌了,村民们赈酒少了,人情钱也不攀比了。现在大家白天忙着干事,晚上跳跳广场舞,感觉村里人情味都浓了很多。”村干部郑亚平透露,由于村风村貌得以改善,近几年,村里在外打工的有一半都回来了。

村里开始制定卫生制度时,村民们都不以为然,即使设置了垃圾围和垃圾桶,村里专门请了4个卫生保洁员,还是改不了随地乱扔的老习惯。黎静想了很多办法,如评选最美农家、村干部包段包片、对比检查等,结果几年下来,村民们家家户户都暗地里较着劲,争着要挂“最美农家”的牌匾。

为了让村干部们安心工作,黎静还自费给村干部发工资,要求每个人都要全日制上班,他给村干部上培训课,从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分工协作讲起。

“乡亲们既渴望改变,又顽固地害怕改变。”黎静说,教育是关键。

连续几年来,黎静个人出资先后邀请近80名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组团到西安、重庆参观学习。

“他话不多,只要是村里的事都有求必应”

2014年,黎静出资30万元,请来专家编制全县第一个村级发展规划。“规划要至少70年不落伍。” 他带着专家,用脚步丈量方圆30平方公里的山羊冲村,确立了宜居新区、旅游景区、商贸小区、产业园区的新村庄定位。

“输血式的帮扶,只能改变一时,改变不了一世。我必须要和乡亲们一起为村里造血。所以我回来了,我不是来做慈善的,我回来是来干事的。”在外面走南闯北几十年,经历了几度创业的黎静,希望用企业家的务实精神为山羊冲村规划出更好的未来。

“他回来后,村里发展就上了快车道!” 山羊冲村支部书记李育美说。

“他话不多,只要是村里的事,他有求必应。”村民如此评价黎静。

2015年,由黎静牵头,成立了湖南居尚福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汉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村民通过入股方式,全部进入公司的山水湾巴马香猪、石门甜源红心猕猴桃、高山蔬菜和花木种植4家专业合作社当社员,享受劳务报酬、利润分红,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产业工人”。

“山羊冲”香猪目前以超过每斤100元的价格俏销北京、上海,市场供不应求。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黎静准备打造为中国香猪第一品牌。

短短几年间,过去贫穷落后的山羊冲村,道路宽了,村庄美了,产业壮大了,成了全省美丽乡村示范点,还是全省扶贫攻坚示范村。

“不拿一分钱工资”的村委会主任,生活忙得像陀螺。但即使再忙,他也坚持每个月从上海“飞”回来召开村委会,确保每周开一次电话会。

村里谁家有了困难,只要黎静知道,他都会伸出援手。如五保户杨大爷,不愿进养老院,黎静就为他修了两间房。

“黎总有一次来学校看到操场还是泥土飞扬,学生食堂破破烂烂,急得不行,第二天就派了队伍进来硬化操场,利用放假一个月的时间,给孩子们修了一个高标准食堂。”村小老校长丁武传说,黎静为孩子们花钱,一天都不能等。

修路、通水、通电,给村干部补贴工资,给村小老师月月发津贴,给村里做规划、搞接待、跑项目……李育美掐着指头边算边说:“这些年来,黎静无偿投入村里的钱超过了5000万元。”

人才回流出现叠加效应

黎静返村任职和创业,引起了不少在外创业的老乡们的共鸣。

村里先后有郑敦淼、郑家元、王年化等人回来和他一起办公司,并被村里聘为村委会副主任。市、县、乡几级领导对山羊冲村的“黎静现象”给予了极大关注和肯定,他们把黎静和几位游子返乡创业的现象称之为“智力回流”“能人治村”“‘乡愁’生产力”,这些评价,更加激发了“黎静们”返回故里、建设家乡的热情。

黎静说,他和乡亲们携手共建美丽乡村的行动才只开了个头,“继续努力”是他对3600多名父老乡亲的庄严承诺。

“我希望村民们在享受村里的好山好水好空气的同时,也能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过上有品质有品位的生活。”黎静在自家的怀橘山庄里建了大大小小六个茶室,一个雅致的大书房,天天敞开免费迎客,村民们有事找他,他喜欢亲自泡茶,边喝边谈,巨大的落地玻璃外,青山静默溪水潺湲。

黎静说,这是他喜欢的乡居生活,也希望全村人都过上这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