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特别能战斗”精神熠熠生辉百年老矿焕发新生

王封矿,“特别能战斗精神”发生地。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李岩通讯员崔立峰文图

为声援上海工人五卅运动,声讨英日帝国主义在华罪行,焦作煤矿工人们举行了历时8个月、万余人参与的大罢工,并取得了彻底胜利。

作为仅次于省港大罢工的中国工人运动史壮举,96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此次工人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嚣张气焰,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被毛泽东同志盛誉“特别能战斗”。

如今,在“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引领下,大罢工发生地已经华丽蝶变,成为“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焕发新生,声名鹊起,引人瞩目。

“西大井1919”让厚重景区历史“复活”

临近春节的焦作市区,处处洋溢着新年的喜庆。中站区瑞丰街旁的“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游人如织,热闹异常。

走在这里,各种富有年代感的建筑、绘画,以及布置在街边、围墙、建筑上的各种采煤设备构件,让人恍若置身于数十年前那个火热的年代。在景区大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三层苏式小楼,楼体古朴庄重,楼顶的“特别能战斗精神发源地”红色毛体大字,遒劲有力,彰显与众不同。

这里的多彩和新潮,已经让人很难与一座煤矿联想起来,但它的所在地的确是一座煤矿——焦煤王封矿,一处由英国福公司于1919年在焦作建设的最大矿井,而且是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的发生地,极富革命色彩。

如今,这处因遗存有焦作市现存唯一的英式大井井架而被称为西大井的地方,已经不再采煤,转型发展文旅事业,全力打造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

在景区标志性的景点西大井处,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英式大井井架,依然保存完好,十分壮观。入口处,工业学大庆的标语十分醒目。井架下部,原有的人行升井井口已经封闭,只保留了类似电梯轿厢的工人进出设施,如今已经成为焦作市文物保护单位。

现场的焦煤集团党委原宣传部副部长薛长明介绍,井架下方,是145米的竖井,停产后已经有70多米被水淹没。封闭井口,也是为了安全起见。

走在王封矿矿区,偌大的英雄广场虽然在改造中略显破旧,但古色古香的1925年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广场旧址、蕴英亭、英国福公司坑口电厂遗址建筑、高耸入云的水塔等建筑,在大树、古树的映衬下,还是让人领悟到了这里的文化之厚重。

“一座王封矿史,堪称半部焦作近代工业史,也是中国煤矿工业发展变迁的‘活化石’,蕴含了太多故事。”薛长明说。

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成就“特别能战斗”精神

说到王封矿故事,不得不提的,就是发生于1925年并持续到1926年的焦作煤矿工人反帝大罢工事件。

薛长明说,那是一个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革命年代,上海产业工人因反帝爱国而爆发的五卅运动影响全国。作为英国福公司在中国掠夺资源的重要产业,焦作煤矿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号召之下,也积极响应罢工,于1925年7月9日凌晨拉开了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的序幕。

彼时,英国福公司焦作煤矿王封西大井处,锅炉停火、绞车停转,矿车停运,电灯失明,全部陷于瘫痪,不久生产矿井大部被淹没,“罢工”信号响彻矿区。

在此之前,共产党人罗思危等人做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工作,团结了一大批革命积极分子,并于7月5日晚在扶伦小学召开各界积极分子会议,决定实行总罢工。

3天后,焦作工人、学生2000余人齐集二郎庙,罗思危发表演说,介绍五卅惨案的经过,控诉英、日的暴行,号召工人、商人和市民团结起来,结成联合战线,共同反对帝国主义。7月9日凌晨3时,福公司主要采煤区王封矿、中原公司主要采煤区李封矿(东大井)6000余名煤矿工人率先举行了总罢工。

与此同时,焦作学生总罢课、商人总罢市,市民查禁抵制英货、日货,更是将大罢工推向高潮。

罢工开始后,罗思危召开罢工誓师大会,成立了有100余名优秀工人参加的煤矿工人纠察团,集体住宿,每天操练,巡逻放哨。7月12日,以焦作煤矿工会的名义,补发《焦作煤矿工人罢工宣言》,并发往全国,成为京、沪、津等地主要媒体的新闻热点,引发全国各地群众团体声援和资助。

为保证罢工顺利进行,中共焦作特别干事会组织了两支煤矿工人罢工宣传队,分赴豫北和黄河以南宣传募捐。

薛长明说,根据曾经的见证人及史料记载,最高潮时,焦作煤矿罢工工人达到了一万两千多人,其中还包括部分民族煤矿的产业工人。

1926年2月24日,中国共产党人综合各方形势,开始在焦作道清铁路局大楼与福公司方面开展复工谈判。经过7天的激烈斗争,于3月2日,由福公司、福公司工人代表和中国的官方代表及各自的见证人,在焦作煤矿工会1925年10月22日发表的《焦作煤矿工会复工条件》(二十二条)的基础上,签订了《一九二六年工人复工条款合同》。共产党员吴光荣代表福公司罢工工人在合同上签了字。

薛长明说,持续长达8个月的此次罢工,工人们的诉求全部实现,取得了彻底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嚣张气焰。更重要的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焦作煤矿工人开始从自在阶级转向自为阶级,为阶级的利益而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阵营,而不再是为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

罢工结束后,福公司、中原公司的一万多名工人喜气洋洋,手持着三角彩色纸旗,敲着锣鼓,放着鞭炮,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游行。

对于罢工成功原因,中共河南党史专题资料丛书《焦作星火》中分析认为除了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高举了反帝大旗外,还与结成了反帝爱国的统一战线、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密不可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毛泽东同志盛赞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传扬至今。

转型发展,“特别能战斗”精神不可少

走在王封矿区,不少老焦煤人都会感慨,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但很多厚重的历史积淀,却是永恒。

作为一名致力于焦煤历史研究的焦煤老干部,薛长明更是感触良多。在他看来,轰轰烈烈的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对于焦作这座煤城而言,留下了太多难以磨灭的记忆,也诞生了可以无限汲取的精神力量,难能可贵。

在煤炭资源枯竭后,王封矿积极运筹研判,依托现有历史遗存、人文资源,开发建设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走出了一条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1月23日,在景区内,向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讲解景区转型发展过程中,对于每一条道路、每一座建筑、每一处设计,乃至每一幅壁画、每一棵树木、每一个角落,焦作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管理局局长,河南王封全域实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保才都是如数家珍。

因为,100多亩的景区内,每一处陈设、每一点投资都浸润着以王保才为带头人的王封矿职工们的心血和汗水。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景区甚至连景观设计都是自力更生,量入为出。

在瑞丰街边,指着路边用集装箱别出心裁搭建起来的西大井1919文创基地,王保才说:“如果让设计公司设计,光设计费都得2000多万,我们负担不起,于是我就坐在路边不停琢磨,不断请教,集思广益,建起了这处俯瞰犹如邮轮的摩登建筑群,与其他古朴建筑形成了强烈反差,一经推出就被抢订一空,效果非常好!”

在他看来,像这个节省设计费的创意,力量和信心就源自“特别能战斗”精神。

作为武汉大学新闻学系的毕业生,王保才沉稳的外表下,思维十分活跃。他始终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王封矿要转型发展,‘特别能战斗’精神永远不能丢,永远需要传承。”

经过多年发展,秉承“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王封矿在改革中浴火重生,不仅企业固定资产三年增加了100多万元、合作建设固定资产增加500多万元,职工的“钱袋子”更鼓了,而且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也让西大井1919景区声名鹊起。

“顺应焦作全域旅游的发展方向,我们致力于文旅、文创产业,我们相信历史的力量,相信人文的价值,更相信景区涅槃重生的未来。”王保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