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渔民告别水上漂过上新生活,住进漂亮的安置房,有了称心的新职

高品质洪湖清水蟹是丁永浩的主打电商产品

环境优美的渔民安置小区

李金存驾驶游船服务游客

极目新闻记者 高伟 通讯员 肖莎 卢德山 文武斌

洪湖,古云梦泽的中心,全国第七大、湖北第一大淡水湖。这里水草丰茂,鱼米飘香,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长江流域十年禁捕,湖北有近3万名渔民要退捕上岸,其中洪湖市3417人,是退捕渔民最多的县市。为妥善安置上岸渔民,洪湖市设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渔民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开办各种技能培训班,组织多场送岗位招聘活动,及时兑现国网退捕渔民安置补偿资金2亿多元。

如今,渔民们享受国家政策,告别风吹雨打的水上生活,住进宽敞漂亮的安置房,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一家三代告别渔船住高楼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1月25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王贵宝的家,迎面餐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十字绣,大大的“家”字异常醒目。

这套新房面积110多平方米,三室两厅,窗明几净。“买房、装修、添置家具,一共花了44万元,基本上都由政府承担了。”王贵宝介绍。他家购房补贴14万元、扶贫搬迁补偿16万元、连家渔船收购价10万元、拆围补偿1.2万元,他几乎是零负担。

“真没想到有一天会上岸,还住上带电梯的楼房。”王贵宝的母亲感慨道。上世纪50年代,王贵宝的父亲从苏北逃荒,一路寻到水清鱼肥的洪湖,开启了渔民生活。从此,渔船成了王贵宝一家流动的家。

由于家里缺少劳力,王贵宝12岁辍学,每天跟着父亲,摇着小船到洪湖深处绞鱼草,经常在太阳下劳动一整天。

“在船上生活真是难!”王贵宝说。夏天船被晒个通透,船板烫得难以下脚,加上水面热气蒸腾,酷暑难熬;冬天寒风刺骨,推波涌浪,躲在被窝里都觉得冰冷。

如今,通过技术培训,王贵宝和妻子都在洪湖城区一家鞋厂上班。“每月工资3500元左右,周末加班还有奖金和补贴。”王贵宝满足地说:“女儿不久前出嫁了,儿子在城区中学上初一,学校离家不远,他再也不用到别人家寄宿了。”

承包鱼塘变身螃蟹养殖户

螃蟹上市季节,螃蟹养殖户谢治勇,数螃蟹数花了眼。

“目前还有2000斤左右,准备留到过年期间卖。”昨日,谢治勇站在鱼塘边,喜滋滋地对记者说,“去年是17块多一斤,今年至少卖30块钱一斤。我有60亩鱼塘,已经起了七八千斤蟹子。”

2017年7月,洪湖市6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实行全面禁捕,10岁起就在洪湖里打鱼的谢治勇,一夜之间变成了“岸上人”,心里顿时空荡荡的。

思来想去,不想离开水的谢治勇,在洪湖市小港管理区找到了新职业——承包人工鱼塘养螃蟹。

“60亩鱼塘,大概投资了10万块钱。我当了30多年渔民,养鱼多少有些经验。去年夏天,我没钱买饲料,政府给我办了5万块钱的无息贷款。”谢治勇介绍。

这笔无息贷款,是针对贫困户的补贴贷款。作为退捕渔民,谢治勇还获得了20万元的上岸补贴。有了这些钱,谢治勇养上了螃蟹,还买了新房。

“刚上岸的时候,我还有点不适应,好多东西不懂。”谢治勇说。好在政府及时提供帮助,请来养殖专家给他们讲课,让他顺利渡过了“阵痛期”。

开公司经销洪湖特色水产

昨日,在洪湖城区一个水产销售门店,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着打包螃蟹礼盒的丁永浩。“这批货是广州客户下的单。通过快递投送,客户明天就能收到货了。”

今年42岁的丁永浩,脸色黝黑。他是第三代渔民,在湖上出生,在湖上迎娶了同是渔民的妻子。如今,在洪湖茶坛渔场老家,他已是小有名气的水产经销商。

“渔民的收成,只能靠天吃饭。”丁永浩告诉记者。2016年7月的特大暴雨中,洪湖连续多日超保证水位,他家的围网养殖水域成为汪洋,损失40多万元。

好在有政府的帮助,他家渡过了难关。2017年,在政府的优惠政策和扶贫贷款的帮助下,丁永浩在城区买了新房。

刚上岸时,在一位曾经收购过他家水产品的大哥帮助下,丁永浩到一家水产商铺打工。从打包、核对订单,到寻找货源、联络客户,丁永浩苦学经营之道,积累人脉和口碑,很快赢得了一批稳定的客源。

“经销水产比打鱼舒服。以前,我每天凌晨四五点钟起床,整天在湖里日晒雨淋。去年,受疫情影响,生意有所减少,但收入也不错。”丁永浩说。如今,他成立了洪湖市亿隆水产品批发有限公司,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洪湖特色优质水产品,客户分布在全国各地,年销售额约80万元。

“我实现了送孩子上学、为父母颐养天年的梦想。”丁永浩告诉记者。他已经注册了商标,下一步,他将进一步畅通货源和销售渠道,打造品牌,扩大规模,通过线上线下推介洪湖特色水产品。

培训再就业当上游船司机

昨日上午9时许,洪湖旅游港,李金存所在的旅游公司迎来第一批游客。他一边开船,一边向游客们介绍过去渔民在湖上的生活。游船破浪,鱼群跳跃,引来成群的水鸟翻飞捕食。

李金存跟船有着不解之缘。他在船上出生、在船上长大、在船上讨生活、在船上结婚生子,船曾是他的全部。

洪湖全面拆围后,渔民纷纷上岸。在政策保障下,李金存一家上交了渔船,用补贴款购置了商品房,住进了新小区。

“湖上的生活,上不着村、下不着店,感觉与世隔绝。现在的小区特别漂亮、特别方便,过去的生活根本不能比。”李金存笑眯眯地说。

为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李金存专门到荆州市培训学习,拿到了游船驾驶证,成为洪湖旅游港的游船驾驶员。

如今,李金存一家成了名副其实的岸上人家。他的妻子也在洪湖旅游港上班,家里添置了一辆轿车,两口子每天一同开车上下班;他9岁的女儿出门步行10分钟,就到了她就读的双语小学;他的父亲在所住小区做保安,不用再为当初上岸时担心的生计问题纠结。

“把企业岗位、培训课堂、就业信息、政策宣传卡送到渔民家门口。”洪湖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尹峰介绍。该市对有创业意愿的退捕渔民进行职业培训,成立渔业合作社,做长水产品养殖、加工、休闲渔业等产业链,创造了近3000个就业机会,目前已有2416名退捕渔民实现转产就业,转产就业率100%。

“找到适合的岗位,我非常开心!”李金存说。他现在从事着自己熟悉的工作,看到洪湖一天天变美,游客越来越多,他觉得往后的日子更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