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乡村振兴】乡村蝶变绘新景——从南山村华丽转身看康县美丽乡村建设(十)

本网记者 屈杰文 通讯员 陈佳

深冬时节,走进康县平洛镇南山村,山如黛,水清流,洁净宽敞的柏油路,窗明几净、绿树成荫的农家院落……感受到的是无处不在的淳朴民风和田园美景,整洁靓丽的乡村在旭日阳光的掩映下显得十分壮美,一幅整洁、文明、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用这句话来描述现在的南山村,恰如其分。南山村原本是一个偏僻贫穷的山区小村,而如今,这个深山中的村庄已变得景美、民富、业兴,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南山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在县上的统一部署下,南山村实施绿美净工程创建行动,突出生态、人文元素,狠抓村容村貌整治,完善基础设施,致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村,使得这个高半山区的小村庄勾勒出了一幅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环境整洁的乡村美景图,昔日落后的村落华丽变身。

“3年前这里还是长满杂草的废地,今天已建成了红砖、青瓦铺地的乡村舞台和篮球场、健身器材等一体的文化健身广场。”村民张积会说。

张积会还说,以前村里坑坑洼洼,遇雨心忧,蹲着旱茅厕,鼻捂眉皱,水不干净、电无保障,现在路面硬化了,装了路灯,修了公厕,安了垃圾箱,环境变了模样。

乡村变美了,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还乡,在家门口发展起了致富产业。多年在外打工的村民郑兴伟,2015回到家乡种植了12亩花椒树,2019收成最好时创收7万多元,去年由于疫情等原因,花椒销量有所下降,收入大约在4万多元。郑兴伟说:“在家门口既能照顾家里人,收入也还不错。”

据了解,近年来,南山村大力发展核桃、花椒、百合等产业来增加集体收入,使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全村发展花椒1180余亩、年产1.3万斤,年创收121万多元,人均增收2220多元,流转土地种植柴胡76亩、百合12亩,经济效益达30多万元。

“如今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人人都自觉遵守。不随便砍树,山更绿了;不乱丢垃圾,村里更干净了,家家户户都向文明村民靠拢。”提起村里乡风的转变,驻村干部杨梅说。

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乡风民风美起来。南山村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及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组织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举办道德讲堂、志愿服务活动、评选最美村民等形式,将自治、法治、德治结合起来,不断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

如今,村里大摆宴席、铺张攀比的现象不见了,邻里是非矛盾少了,茶余饭后跳广场舞、农闲时节学知识和穿着红马甲做志愿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

记者手记:

2020年11月21日,甘肃省宣布最后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甘肃75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困扰陇原大地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的宏大事业中,各级仍需要发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持之以恒抓好稳脱贫、防返贫、阻致贫的工作,再接再厉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文章,坚持不懈办好经济增长、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等长远发展的大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担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打造乡村振兴甘肃样板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