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同意宝鸡凤翔撤县设区 最新游玩攻略送上!

重磅!国务院同意
凤翔县撤县设区
图片
图片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我省撤销凤翔县,设立宝鸡市凤翔区。凤翔设区后,隶属关系、管辖范围不变,凤翔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东大街39号。
图片
凤翔县地处关中平原和渭北台塬西部、宝鸡市区东北部,是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预留区和城市副中心,产业基础良好,经济实力较强,文化底蕴深厚。凤翔县撤县设区有利于提高关中平原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促进宝鸡城乡融合发展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促进宝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图片
凤 翔
凤翔古称雍,地处关中西部
宝鸡市东北,县城距宝鸡市区44公里
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
陕西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图片
先秦19位王公在此建都294年
是始皇加冕、苏轼初仕之地
千年园林东湖誉满神州,西府“三绝”驰名中外
被誉为“西凤酒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
图片
秦公一号大墓
中国迄今发掘出的最大先秦墓葬
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
椁室的“黄肠题凑”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
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
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
图片
秦公一号大墓位于凤翔县南指挥镇,墓主为秦景公,我国发掘最大的先秦墓葬,墓内还发现了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以及我国历史上第一套天子丧葬礼仪“黄肠题凑”的实物。
图片
雍城遗址
雍城是秦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都城
建都长达294年
布局规整,功能完备,城垣规模巨大
图片
秦雍城位于今凤翔县城南,雍水河之北、纸坊河以西的黄土台塬上,城垣平面呈不规则方形。东西长3300米,南北宽3200米,总面积约10.56平方公里。城内以南北向主干道为中轴,分设姚家岗宫殿遗址、马家庄宗庙遗址和铁沟、高王寺宫殿建筑等三大宫殿建筑区,分别置于中轴线左右。
图片
血池遗址
是首次在雍城郊外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
性质较为明确、持续时间最长的
秦汉"皇家祭天台"
图片
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位于凤翔县城西,距秦雍城大遗址15公里处,这是首次发现的与古文献《汉书·郊祀志》记载相吻合、时代较早、规模最大、性质明确、持续时间最长,且功能结构趋于完整的国家大型祭祀遗址。
图片
石鼓
被称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
享有石刻之祖的美誉
石鼓文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组石刻文字
图片
石鼓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遗物,为10块质地为花岗岩的大石头。因石形似鼓,后人称为石鼓。石鼓文因文字篆刻在鼓形石上而得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组石刻文字。其真品藏于故宫博物院。
图片
这里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深厚
这里旅游资源丰富 美景美食俱全
这里是凤翔
图片
东湖风景区
东湖,古称“饮凤池”,位于凤翔县城东南,由我国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年)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倡修,现为国家AAA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地址:凤翔县城东关
灵山景区
灵山,古称九顶莲花山,是先秦福山圣地,秦穆公狩猎于此偶遇神鸟灵鹫,遂赐名灵山。这里野水赴壑、岩石峻峭。景区以雍秦文化为根基,以“灵鹫”“秦境” 为特色。
图片
地址:凤翔县柳林镇
六营民俗村
六营村被誉为“中国泥塑第一村”,凤翔泥塑先后荣获首届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全国第八届 “戏剧艺术节吉祥物”等二十多项大奖。
图片
图片
地址: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
西凤酒
西凤酒出产于凤翔县柳林镇,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苏轼任职凤翔时,酷爱此酒,曾有“柳林酒,东湖柳,妇人手”的诗句。在凤翔可以看到传统酿酒工艺,品尝“醇香典雅、甘润清爽、尾净悠长”的西凤美酒。
图片
凤翔豆花泡馍
凤翔豆花泡馍是发源于秦地西府雍城一带的汉族小吃。豆花用品质上乘的黄豆做成,鲜嫩爽滑,煮而不散;馍片嚼之筋道、麦香醇厚;配上浓汁豆浆加佐料,热热地烩上一碗,汤色诱人,味道鲜美。
图片
腊驴肉
腊驴肉是凤翔地区的特色佳肴。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民谚。凤翔腊驴肉选用驴的腿肉精制而成,色泽红润,质地细密,酥香可口,五味俱佳,百食不厌。
图片
赞赞
2021年宝鸡腾飞~
来源:宝鸡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