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川:小小软儿梨 成就大产业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通讯员 王佳丽

入冬以来,兰州街头挑担叫卖软儿梨的农民多了起来。近年来,皋兰县什川镇保护古梨园,做大做强软儿梨产业,让农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01

软儿梨飘香金城

大寒当日,兰州市城关区正宁路菜市场入口处,什川镇南庄村卫传荣老人的软儿梨卖火了。

“大的一斤7元,小的三斤10元,平均一斤5元左右。今天过节,软儿梨卖得非常快,下午两篮子卖完就回家。”入冬以来,卫传荣一直在兰州街头卖软儿梨,一个冬天能收入1万多元。

“盐什公路通车后很方便。过去用推车走大半天才能到兰州。” 卫传荣说,现在早上专门有拉运梨的微型货车接送,一篮子费用25元,拉到各大市场,晚上再送回家。

“我们村栽软儿梨树的农户有650户,古梨树5000余棵。现在林果业是全村的支柱产业,每家产量约4千斤,上万斤的大户也不少,大多在兰州销售,多的一户一冬能卖三四万元。”什川镇上车村支书陶世伟说。

“什川镇现辖9个行政村,5205户20347人,果园面积达11569亩,其中梨园3939亩,主要品种是冬果梨和软儿梨。”什川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辅斌说,果产业是什川镇的支柱产业,2019年,什川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36元。

02

冷库延长销售期

软儿梨好吃,易融化,但不易保存。为解决这一“瓶颈”,什川镇在镇上建有冷库进行保鲜,延长软儿梨销售期。此举不但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也为研发软儿梨新产品、打造品牌提供了便利。

陈辅斌介绍,什川镇在库区建有一座库容600吨的冷库,年租金收益约72万元,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分红,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加2.5万元以上,499户贫困户年均分红750元。

据了解,除了什川镇建设的一座冷库外,皋兰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皋兰益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也兴建了冷库,拥有大小冷库3座,库容3000吨。另有7位农户在自家宅基地内建有简易冷库。

“冷库兴建后也为开发软儿梨新产品奠定了基础。” 陈辅斌说,2018年引进的甘肃品乐谷农产品供应链产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软儿梨汁、软儿梨三泡台陆续上市。2020年公司创收800多万元,带动1200多户脱贫户致富。

冷库修建后,什川产业园软儿梨销量大增,2019年销量达到280万斤,且每斤高出市场价格1.5元,增加利润420万元,辐射带动1500户农户增加收入,户均增收850元以上。

03

“小魏哥”的产业梦

说起什川软儿梨,有一个青年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小魏哥”魏永波。

2011年,在外打拼的魏永波与同村105人共同筹集资金900万元,在什川镇长坡村成立了皋兰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立志做大做强软儿梨品牌。

2017年,合作社建成库容700吨的冷库,开设“乡村”实验室,组建包装车间,并在兰州市开设三家门店,销售软儿梨。从此,什川软儿梨打破了仅有冬季销售的困局,变为一年四季销售真空软儿梨。

在正宁路兰州软儿梨销售点,记者看到,这里的软儿梨包装精致,销量不错。一名姓赵的服务员介绍,好的一天能卖一千多元。

“在市区开设直销店后,合作社软儿梨销售一年比一年好。2016年和2017年销售额640万元,2018年和2019年销售额达到1035万元。” 魏永波说。

目前,该合作社正在完善果品后熟及冻藏工艺,升级改造后熟车间,扩容冻藏及包装,在软儿梨汁、软儿梨酒加工方面加大研究,延伸产业链,提高软儿梨附加值,为下一步面向全国销售打下了基础。

近几年,魏永波带着合作社包装精美的产品参加各种农特产品推介会,进一步扩大产品影响力,提升软儿梨品牌,一步步实现了将软儿梨卖向全国的梦想。

特别是2020年,什川软儿梨被评为“甘味”农产品中的“特种特”食品后,更加得到了全国客商的青睐。

END

主办:甘肃经济网

编审:李成侠 责编:李兆洲 编辑:于娟

感谢您抽出· 来阅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