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三高”企业加快成长步伐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闻页-台海网]
台海网2月3日讯 据厦视新闻报道 厦门市现有2500多家“三高”企业,它们是厦门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载体。去年,“三高”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并抓住新机遇,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生产效率,企业发展增速快于全市平均水平。
病床上的病人按下呼叫铃,护士马上就可以从后台看到病人的病情、诊疗方案、实时用药情况等信息,大大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这套由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智慧医院系统,去年一推出就受到各大医疗机构的欢迎,目前已在全国超百家医院上线。
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缪国栋:我们这个(项目)去年的整个营收一个爆发式增长,这个是我们布局的一个方向。
疫情之下,互联网医疗、家居产品需求大大增加。新项目为狄耐克开拓了新市场,同时,企业主营的楼宇对讲、智能家居等智慧社区业务也有大幅增长。为应对持续增长的订单量,企业提前加大了原材料的备货量,并及时调整生产线上的设备和人员配比,保证订单按时生产和交付。据初步测算,去年,狄耐克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亿多元。
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缪国栋:(去年)不管是业务、利润、纳税都在增长,(厦门)对“三高”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还是相当大的,纳税增高的补助,第二个就是“三高”企业,高新认证的加大人才(引进)这一块的补助,(去年)加起来大概有160多万的补助。
去年,航天思尔特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企业的生产车间里,看不到流水线,也没有成堆摆放的产品。这些正在调试的性能各异的机器人,都是按照不同客户提出的个性化需求,由研发团队量身定制的。受到疫情的影响,去年许多国内生产制造类企业由于国外订单量增加导致产能不足,“机器换人”的需求愈加迫切,这也为航天思尔特创造了发展机遇。航天思尔特预计去年全年销售收入增幅达30%左右,利润增长20%以上。
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总经理 李伟:狠抓内部的能力提升,做内部的技术升级第一是集成技术,系统集成,还有就是整个车间的规划,还有仿真,模拟运算,以及我们一些关键工艺上的突破。
为了提升效率,航天思尔特在细分领域依托本地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协调整合各类资源,带动产业链的整体提升。
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总经理 李伟:我们做的本身很多创新的东西,政府会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和专家上的一些指导,给我们做了一个机器人应用的一个产业平台,我们这个平台做完了之后,也对我们的供应商,给这些供应商也做开放,他们都可以来共用我们的设备,共用我们的场地,然后共用我们的研究成果。
去年,厦门市全面实施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倍增计划,全年共协调解决企业问题9970项,市级各部门出台“免申报”政策等各类惠企政策共133项,享受政策数达到38503家次,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超过200亿元。同时,厦门市还为“三高”企业骨干员工提供保障性商品房4000套、惠及企业613家。
去年,厦门市“三高”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045.7亿元,增长10.3%,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长7.2个百分点;“三高”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6亿元,增长13.5%;“三高”限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实现销售总额2750亿元,增长41.5%;实现规模翻番的“三高”企业达304家,完成计划的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