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喝多了第二天“透一透”,不仅解酒还解毒?

较真要点:各种酒中都有一定量的甲醇,但含量很低。在国家标准中,酒中的甲醇含量不得超过2克/升,一般的酒厂都能达标。换句话说,只要喝的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酒,即便喝上一两斤,甲醇的摄入量最多也就是1-2克,远远到不了“甲醇中毒”,当然也就没必要第二天再喝酒“透一透”。
查证者:云无心丨食品工程博士
图片
网上有人给出了“透一透”的科学原理:尽管酒中主要含的是乙醇,但是酿酒工艺中必不可少地会产生甲醇。所以喝酒喝多了,也要摄入甲醇。第二天的头疼、恶心是甲醇中毒的症状。“透酒是在用乙醇解甲醇的毒。用乙醇比甲醇优先分解的原理,暂缓甲醇的分解,降低甲酸的浓度,延长甲醇的代谢时间来解毒。”
这种不明觉厉的说法合理吗?喝酒之后“透一透”,真的有用吗?
一、乙醇的确可以解甲醇中毒,但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甲醇中毒的急救中,的确有让中毒者大量摄入酒精的操作。
这是因为甲醇进入人体之后,被人体内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甲醛,进而转化为甲酸。甲酸不能被及时代谢,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比如失明甚至死亡。
而摄入酒精(即乙醇),乙醇会和甲醇竞争乙醇脱氢酶。人体能够产生的乙醇脱氢酶是有限的,而乙醇对它的“吸引力”要更强,所以当摄入足够的酒精,大部分的乙醇脱氢酶就被人体“调配”给了乙醇,留给甲醇的就大大减少了。这样,甲醇中毒的症状就减轻了。保持这种状态,就可以让身体慢慢地代谢甲醇,避免甲酸过多。
也就是说,甲醇中毒之后摄入大量酒精,是通过“占用”乙醇脱氢酶来降低甲醇代谢的速度从而避免甲酸累积。但 “按下了甲酸”的同时“又起了乙醛”对人体也不是没有危害——被乙醇脱氢酶转化的乙醛同样会造成面红耳赤、头晕目眩,手脚也不听使唤,只是它们进一步转化成乙酸的效率高一些,乙酸则会被高效地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
这种“以酒精解甲醇”的操作,也需要持续很长时间,始终维持血液体内的乙醇含量在较高水平而甲酸含量在低水平。如果等到“过夜”之后感到宿醉才去喝酒精,那么早就覆水难收了。
总之,用酒精去“解”甲醇中毒,是针对甲醇摄入量很高的情况,其实质是在“乙醛累积”与“甲酸累积”之间两害相权取其轻,先解决掉甲醇中毒的“燃眉之急”。
二、通常的醉酒大可不必靠透一透来解毒
各种酒中都有一定量的甲醇,但含量很低。在国家标准中,酒中的甲醇含量不得超过2克/升,一般的酒厂都能达标。换句话说,只要喝的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酒,即便喝上一两斤,甲醇的摄入量最多也就是1-2克,远远到不了“甲醇中毒”,当然也就没必要第二天再喝酒“透一透”。
实际上,通常的醉酒,主要还是乙醛累积导致的。当然,如果酒中的甲醇含量较高,如一些自酿的白酒或者葡萄酒,甲醇的含量有可能会超过国标的限值,醉酒的症状会比同量的“合格酒”更为严重。许多人觉得 “自酿酒”“私房酒”更加上头,就是这个原因。
但即便如此,醉酒的症状,也主要还是乙醛导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摄入酒精去“减缓甲醇代谢”也就没有什么意义——甲醇本来就不多,经过一晚上,血液中的含量就更低了。反而是再喝进去的酒精,对身体的影响更大。
三、要警惕甲醇中毒,不要相信“解酒小妙招”
因喝酒而导致甲醇中毒是可能的,这种情况一般是喝了用工业酒精勾兑的“假酒”。工业酒精中的甲醇含量很高,通常能到4%,是食用酒中甲醇限量的20倍。用它来勾兑的白酒,就很容易甲醇中毒。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自酿葡萄酒。因为葡萄酒的酒精度低,所以很容易喝得比较多。而自酿葡萄酒的甲醇含量却不会相应地低,反而可能会很高,因此也就可能导致甲醇中毒。
在中国,酒是社交的媒介之一。有时候,为了放松心情、活跃气氛,少量饮酒也无可厚非。但需要记住的是:“小酌怡情”只是说心情可能愉快,但对身体同样是有危害的。
至于“大饮”,尤其是喝到第二天都感到宿醉的,无论如何对于身体都是严重的伤害。如果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最好的选择是完全不喝酒——社会上流传的各种“解酒小妙招”,都不靠谱。
点击腾讯新闻APP搜索框,查看【较真榜】,每日最热辟谣科普一网打尽。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