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晋安区:社区里开出融合的花

小朋友在小池塘探秘。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台湾专家唐国泰(右二)在两岸社区交流中心为社区干部和社工授课。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摄

“我家小院”“三块砖小公园”“蚯蚓之家”……在福州市晋安区多个社区,两岸专家出点子,以前社区冷清的一角变成了居民喜爱的网红打卡点——

社区里开出融合的花

核心提示: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和最具活力的细胞。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有效激发了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日前,福州市晋安区探索的两岸社区治理的经验和做法得到民政部的肯定。一起来看看闽台融合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哪些变化。

东南网2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社区来了台湾专家

“怎样调动老人参与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活动的积极性?”“找志愿者难,老师有什么妙招?”“服务社区困难老人时应注意什么?”…… 近日,一场围绕台湾社区居家养老经验介绍的讲座,在位于福州市晋安区的两岸社区交流中心举行。台湾专家吴旭平和唐国泰刚介绍完台湾经验,与会的社区工作者就纷纷举手提问,气氛十分热烈。

“台湾的社区养老走过不少弯路,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借鉴,真心希望你们能少走弯路,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路子,让老百姓受益。”活动结束时,台湾文创推广协会理事长、福建工程学院教师唐国泰说。

作为大陆首个两岸社区交流中心,晋安区两岸社区交流中心自去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此类围绕社区治理的“头脑风暴”渐成常态。

“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经过20多年探索,台湾在社区发展和营造方面的做法日趋成熟,积累了不少经验。福州正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先行区,仅在榕的台籍博士就有300多人,如何吸引台湾人才助力我们的社区治理值得探索。”福州市晋安区民政局局长林勇说,“过去两岸社区治理的经验交流主要集中在一年一度的海峡论坛上,日常的交流载体不多。设立两岸社区交流中心,有助于搭建常态化的两岸社区治理交流平台。”

林勇介绍说,两岸社区交流中心设有闽台城乡社区治理研究院、台湾社区创意坊、数字展示馆、两岸社工创新中心等。其中,依托两岸专家团队成立的闽台城乡社区治理研究院(智库),目前智库成员已达18人。

每月有讲坛,每周有答疑。两岸社区交流中心每月至少举办一场社区治理“头脑风暴”,邀请两岸社区治理专家为社区干部和社工授课,分析案例,充实基层治理知识。台湾专家还创办了“周二有约——海峡公益服务社”,每周二为社工答疑解惑,开展经验交流。

依托“台陆通”App,两岸社区交流中心还开设了大陆首个台胞虚拟社区,建立社区营造师、社工志愿者“专业群”。同时,在线邀请台湾社区营造专家授课,分享社区治理经验。

家长和孩子们在参加社区活动。 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小朋友在剪纸。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小朋友在新秀社区“我家小院”的认养菜园浇水。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老旧社区换新颜

“我在台湾时就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现在长期在福州居住,很乐意为福州的社区治理尽一份力。”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环境设计学院副教授吴正隆认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先要拉近社区居民彼此的关系。中国人有着浓浓的田园情结,不妨尝试在小区内开辟一个温馨的绿色“小院”,在都市工作紧张的生活缝隙间,为人们提供一个轻松、自然的交流场所。

在台湾专家指导下,位于福州市新店镇新秀社区的“我家小院”应运而生。记者看到,原本堆满建筑垃圾的断头路,如今变身绿意盎然的网红小院:篱笆、风车、观景鱼池错落有致,花卉、果树、蔬菜长势喜人,居民通过认养“1平方米菜地”享受耕种的乐趣,收获的瓜果蔬菜优先送给社区的困难户和空巢老人。

和煦的阳光下,“菜友”们“攀比”蔬果长势,孩子们与植物“亲密接触”,妈妈们分享育儿经,老人们乐呵呵地活动手脚……曾经荒芜的角落,成了小区里的人气聚点。

交流多了,感情也热络了。“陌邻”变“睦邻”,社区更有温度了。

两岸社区专家组成“闽台我家小院”咨询团队,新秀社区“我家小院”成为第一个样板。新秀社区党委书记阮瑶介绍说,社区通过搭建“社区+社工组织+我家小院联席会”工作体系,开展亲子学堂、邻里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居民活动。未来还将打造社区议事厅,切实发挥邻里议事、社区矛盾调解等功能。

同样感受到小区惊喜变化的,还有位于福州市茶园街道的电建一公司小区居民。

作为一个老旧无物业小区,这里的一处公共草坪曾是居民们的心病:草皮枯萎,杂草丛生,蚊虫滋生,一到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

“小区里难得的一块空地,这样荒废了太可惜。”在两岸社区交流中心一次座谈会中,电建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晓清谈到居民的“急难愁盼”引起台湾专家吴正隆、王佳凌的关注。

在多次现场调研和听取居民意见后,吴正隆为小区公益设计出一套改造方案:围绕空地上的三棵大榕树做三个环形座椅,供居民休憩乘凉聊天,旁边裸土部分修建一条步栈道,作为居民活动的开放区域。设计方案得到居民一致认同,大家开始行动起来。

王佳凌擅长社区营造,为增进邻里间的感情,她发动居民根据邻里特色为自己的楼栋取名“匠心楼”“发小楼”“牵手楼”等,并把取名由来、邻里留言墙、居民公约等装饰在楼道内,醒目又温馨。“我们这楼住着好几位能工巧匠哦。”“我们这楼好几个是从小调皮捣蛋一起长大的。”“我们这楼老人小孩比较多,大手牵小手”……一走进楼道,温暖扑面而来。

去年底,为了迎接2021年元旦,同时庆祝小公园竣工,电建社区举办了第一届邻里饺子节。居民们秀出了广场舞,摆开长桌自发写福字、送福字,还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其乐融融。社区还给吴正隆、王佳凌颁发了“电建小区荣誉居民”证书。

“居民们现在可喜欢我啦,我可以‘刷脸’进小区。”吴正隆拿着证书开心地说,“这是我来大陆收获的最珍贵礼物。”

和吴正隆一样,看着自己的设想在居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变为现实,王佳凌颇有成就感。“很高兴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大陆广阔的空间,给了我们一个施展才干的大舞台。”

居民们还为小公园公开征名投票,得票最多的是“三块砖小公园”。“一块砖代表小区居民自治,一块砖代表社区街道支持,还有一块砖代表两岸专家助力。”居民们高兴地说,“‘三块砖’形成合力,我们小区肯定越来越好!”

补齐“最后一公里”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业的社工组织是社区营造的重要环节。社工,就是社会工作者。他们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台籍教师、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吴旭平认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精细化,创新社区治理需要更多的专业社工力量参与。

探访慰问困难老人、志愿者爱心积分兑换、邻家妈妈集市、社区家庭影院……在福州市晋安区象园街道连辉社区,居民越来越熟悉一群身穿蓝马甲的年轻社工,深深感受到他们给这个老社区带来的温暖与活力。

被评为福州首批“闽都英才”的社工林钦燕,去年在连辉社区推动“辉同繁响”项目,受到居民们欢迎,而她最想感谢的“高参”就是吴旭平。

入驻连辉社区后,社工们通过调研发现,社区大部分家庭属双职工父母,忙于工作的同时缺乏对子女看护,孩子们经常在小区内追逐打闹,很不安全。于是,社工团队成立“连辉小私塾”,免费开设国学、科学实验、小记者培训等课程,同时成立“连辉绿植队”,组织孩子们参与社区环境美化。

“养蚯蚓不仅可以吃掉一些厨余,蚯蚓粪还可转化为有机肥,用来养花种菜。”在吴旭平指导下,林钦燕带着孩子们建起了“蚯蚓之家”“茉莉花园”“爱心菜园”等社区七彩花园,孩子们分工明确,忙得不亦乐乎。随着队伍日益壮大,社工们开始带领孩子组建“小公民”协会,培养青少年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以前和姐姐经常吵架。参加绿植活动后,我们学会了分工协作,开始互相体谅、关爱对方了。”小朋友欧诚恩说,“我和小伙伴们要一起把社区变得更美丽。”

“我家雅芩原本性格内向,自从参加社区活动后,性格逐渐变得开朗和外向,上学期还在学校参加竞选中队长呢!看到孩子的变化,真是太开心了!”看到孩子的变化,雅芩的父母也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

令人欣慰的是,这样的专业社工组织正离老百姓生活越来越近。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为补齐“最后一公里”社区服务短板,我省日前出台的《福建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购买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试行)》明确提出,按照“一年覆盖、两年规范、三年提升”工作思路,通过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稳步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这意味着2021年我省将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越来越多社区老百姓将得到社工的专业服务。

“让邻里不陌生,社区更和谐。”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将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推行社区近邻服务模式,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老人在长者食堂就餐。 (资料图片)

长者食堂:暖胃更暖心

东南网2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苏依婕)“家门口的食堂环境好,饭菜不贵还省事。”73岁的薛光挺是福州市鼓楼区安泰街道长者食堂的老顾客,因孩子不在身边,一人买菜做饭不方便,他天天带着自己的餐具过来吃饭,“感觉跟家里一样”。近期为加强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安泰街道长者食堂暂时取消堂食,但来往老人依旧不少,大多带上自家的餐盒打包饭菜带走。

由于行动迟缓或独自生活,很多老人常常碰到“买菜难、做饭难”的困难。而长者食堂的出现,帮助老人们解决了就餐难题,暖胃更暖心。目前,办卡老人已达800多位。

在安泰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每个工作日中午,可移动桌椅一展开,宽敞整洁的大厅即变身长者食堂,向社区周边的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凭就餐卡消费,老年人可享受一荤两素营养套餐每份10元的优惠价,低保户只需支付6元。在自选窗口内,还有20多道菜可供选择。透过橱窗玻璃,后厨一览无余,就餐者可全程观看烹饪过程,从食材采购到后厨管理严格管控,让用餐者放心安心。老年人平时还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群或现场预约第二天的餐食。食堂也为周边卧病在床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菜色每天都在变,还有各种活动,在这里感觉很温馨。”此前,75岁的陈大爷每天上午过来上太极拳课、听讲座,一到饭点便可直接用餐。 去年9月,长者学堂在安泰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正式开课。看电影、太极拳课、手工DIY、健康教育、慢病管理课、益智小游戏、歌舞表演……每周都有新花样,动静皆宜。在解决就餐难题之余,“长者食堂+学堂”让更多独居、孤寡老人走出家门,定时相聚,享受温馨多样的社区养老服务,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作为福州的老城区,鼓楼区的老年人口较多。2020年,鼓楼区将“长者食堂+学堂”列入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目前全区10个街镇的“长者食堂+学堂”均已投入运营,实现一街镇一食堂一学堂。

社区治理需要“大合唱”

东南网2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不仅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及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效。

社区善治,良方何在?核心关键在于营造“归属感”,把“你”和“我”变成“我们”,社区建设从“社区的事”变成“大家的事”,让社区居民最终成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邻里相亲的温暖的“一家人”。

那么,怎么去打造有归属感的社区呢?从社区空间入手,一个小院子、小公园,激活了生机勃勃的“睦邻圈”,从花园到家园,变化的不仅是环境,更是全民参与的热情。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社区治理的重要性被更多人看见。新形势下,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不是基层党组织的“独角戏”,而是多方力量的“大合唱”。社区治理要把各类主体有效凝聚起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精细化程度。不断健全社区治理民主协商机制、社会协同机制、公众参与机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让邻里越来越亲近,社区越来越和谐。

政策链接

● 2017年1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县(区)党委和政府要定期研究城乡社区治理工作,设区市和所辖区每年不少于2次,县(市)每年不少于1次。市、县(区)党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直接责任人职责。将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纳入市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

● 2017年1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工作“13335”经验做法〉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把推广“13335”经验做法作为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 2017年4月,省社区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省民政厅下发《关于实施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的意见》,要求依托社区建设指导协调机构,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要求,构建“三社联动”工作体制。

● 2018年11月,省民政厅、财政厅等五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培育发展服务类、文体类、公益慈善和互助类等社区社会组织。

(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