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陪打工者异地过年丨南方夫妻在郑州过年 除夕夜要把麻辣烫吃过瘾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朱长振
人物档案:丈夫张岸建,24岁;妻子韦淑媛,22岁。
职业:丈夫厨师,妻子服务员,深圳市全顺劳务派遣有限公司郑州港区味美思餐厅。
家庭住址:丈夫,湖南益阳南县中鱼口乡;妻子,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流湾北街道。
个人简历:夫妻二人打工途中相识,并于2020年十月一日正式结婚,婚后开着越野婚车自湖南一路到郑州打工,吃住都在厂区,平时很少外出,努力挣钱,梦想是早一天在长沙买套房子。春节厂里不放假,夫妻二人商议着年夜饭出去吃顿麻辣烫,过过嘴瘾。
图片
天不明就起床,夫妻一路去上班
2月4日,农历的大年二十三,这一天,在全国各地都被称为“小年”。
凌晨5时30分许,郑州航空港区长安路与云港路交叉口西北角一处三层独栋小楼的三楼,一间30平米的单间内,来自湖南的张岸建、韦淑媛匆匆起床,来不及洗漱,两人小跑下来,楼下面,一辆面包车已等在路口,这是专门来接他们两个来上班的:“你们两个待遇不低呀,还有专车接送”,前来采访的记者半天玩笑地说:“主要是我们工作的地方本来管理制度就严,要进好几道门,每道门都要搜身,还要量体温,现在疫情期间,检查更严了,不是公司登记车牌号的车根本就进不了厂区的门”,睡眼朦胧的张岸建一边揉着眼一边对记者说,旁边的妻子则一个劲忙着帮他整理没穿好的衣服:“你看你的头发,乱的”,妻子一边嗔怪一边帮他整理着额前的乱发。
果然,这辆面包车并没有像其它车辆一样在大门口被拦下,并被要求打开后备箱检查:“都戴好口罩,保安要过来检查了”,司机提醒着。
过了三道门岗,面包车终于抵达了张岸建他们的工作场所,与夫妻二人同时坐面包车的除了记者外,还有另外一名厨师:“我们享受的是特殊待遇,其他员工都是坐大巴或中巴过来上班,因为我们俩个是大厨,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所以公司特意为我们安排了一辆专车接送上下班,我老婆是服务员,他是沾了我们俩个的光”,张岸建半开玩笑地冲着妻子说,他们所在的公司是深圳一家名为全顺的劳务派遣公司,主要是为这家大型工厂提供餐饮服务。
图片
相识打工中,婚后并肩打工
量体温、消毒、签到……伴随着每一天的例行检查,张岸建站到了自己熟悉的工作台前,菜是前一天下午已经备好的,第一道硬菜是红烧肉,这可是工友们的最爱,也是张岸建的拿手菜,另外两个硬菜分别是鸡爪和麻辣鱼:“一般这几道硬菜要先炒好放在锅里,等中午前再盛出来端出去,接下来再做些米酒、汤园、鸡汤之类的配餐”,张岸建一边忙着炒菜,一边抽空对前来拍照的记者说。
8点30分,妻子过来喊他吃早餐,端碗稀饭,又拿两个包子,张岸建坐到了妻子的对面,一起吃早餐,这也是工作期间夫妻二人难得的相聚时刻。
几年前,张岸建在广州打工时遇到了同在一家饭店做服务员的妻子,俩人偷偷地好上了,刚开始家在广东揭阳的女方家人不太满意这门亲事,嫌太远了,怎奈俩人执意要在一起,双方家长也就不得不同意了。
今年十一,两人请假回家办了二十多桌酒席,把新娘从广东迎娶到了湖南:“我是先到她家里住了几天,然后把她和她的亲戚一起带到湖南,先在县城安顿在一家宾馆内,然后婚礼当天从宾馆把新娘接到家中,家里父母已经把新建的房子又重新装修了一下,我自己又交了首付按揭买了辆婚车,我喜欢越野车,我老婆也同意买,现在我俩的工资每个月都得还车贷,压力大啊”,张岸建一边吃早餐一边向记者感慨道。
图片
理想是回长沙买套房子
吃完早餐后没有停歇,张岸建忙着炒菜,韦淑媛则忙着擦桌子洗碗,准备午餐。他们这个餐厅的午餐分两拨,一拨是正常下班的工人,他们一般都是11点30左右就陆陆续续过来吃饭了,韦淑媛及另外几个服务员忙着将张岸建他们炒好的菜及汤分别盛出来放在台上,让下班的工人们自由选取:“也可累,一中午就得盛400多碗汤,还得不停地打米饭,擦桌子,收餐具,根本没有闲的空”,韦淑媛说她每个月有4000多元工资:“我们挣的是出力钱,大厨们工资高,一个月有8000多呢,我们俩的工资正好我的够交车贷,他的工资全部存起来,我们准备在长沙买套房子,年轻时出来闯荡,将来有孩子了就得稳定下来,毕竟还要为孩子将来上学考虑”,韦淑媛说。
初中毕业即出来打工的韦淑媛是家中的长女,下面还有个弟弟、妹妹,结婚前,她出来挣的钱基本上都上交给了父母,结婚时婆婆给买了五金,妈妈则在结婚前给她挖了株当地的草让她带上种到婆婆家:“我也不知道叫啥草,当时我妈给我说过,我忘了,意思是想让我们早一点开花结果生孩子吧,现在还在我们家门前种着呢,也不知道是死是活,这都出来大半年了,春节又回不去,谁说不想家那是瞎话,越临近春节越想家,想俺爸妈和弟弟妹妹”,韦淑媛说着说着眼里就闪出了泪花。
图片
开着越野车去郊游
11点30分,韦淑媛她们忙着给工人们打饭的时候,张岸建的工作已告一段落,餐厅边的一个杂货间内,是他与另外几名厨师的休息室,半躺在沙发上,一边刷抖音一边与记者闲聊:“你的抖音我天天看,你们做记者的可得劲啊,天天到处跑,见的都是稀罕事,不像我们天天就这宿舍餐厅两点一线,过年也回不去家,趁年轻,干几年攒点钱,回长沙买套房子,就再不出来打工了”,张岸建向记者诉说着心中的理想。
中午过后,本该下班时间,可张岸建还要再忙乎一会儿:“还要再开几个小灶,工厂的主管一般都下班比较晚,他们过来时饭菜都吃得差不多了,我要专门再为他们炒几道硬菜,你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不?多炒点,咱俩一会儿吃,往年春节回家过年,我爸妈也喜欢让我炒这个菜,今年他们是吃不上我炒的菜了。我和老婆早就商量好了,除夕夜我俩就去吃麻辣烫,一定要吃个过瘾,补补回不去家的亏”,张岸建一边炒菜一边有些失落地说。
下午下班后,由于公司配的专车临时需要修理,他与妻子一起步行回家,从厂区出来,大门口坐了一圈吸烟的工友:“我们厂里制度严,在里面抽烟要被罚款,大家都趁中午休息的时间出来透透气吸支烟,我们步行回去吧,也顺便在厂区里逛逛”,张岸建拉着妻子的手半开玩笑地说:“怕啥,咱俩可是有证的夫妻,不用偷偷摸摸”。
回到宿舍,换掉工装,夫妻俩难得要出去放放风,楼下车棚内,停着一辆车牌号为湘HWQ260的黑色越野车:“走,咱也过过城里人的生活,开车郊游去,妻子一脸幸福地打开车门坐上后座,嗔怪道,看你得瑟哩,慢点开啊”。
图片
民工司令专程来慰问
没人知道小俩口下午的二人世界究竟是如何度过的,记者也不便多问,傍晚时分,刚刚回到宿舍的小俩口被通知马上回公司总部:“大老板要来慰问,统一穿工装”。
公司大院内,停着几辆小轿车,全国劳模、农民工司令张全收拉着一车过节礼品专程来慰问他们这些过节不回家的异乡工友:“来,每人一个大红包,另外还有牛奶和方便面,今年特殊情况,大家就地过年,不给政府添乱,我代表公司谢谢大家,祝大家在河南过的这个特殊年幸福快乐”,张全收大着嗓门说。
图片
得知小夫妻俩个下午开着越野车去郊游的事儿,张全收半开玩笑地说:“你看看,现在的年轻人打工可是与他们父辈完全不一样,以前我刚去深圳从事劳务派遣时,都是农民工找工厂,岁数大的不要,长相不好的不要,厂难进,条件差,只要吃饱肚子就行,现在正好反过来了,是工厂找工人,我们去年招工年龄放开到50岁,今年春节期间连60岁的都招了,工人难招啊,下一步我们就要走校企联合的路子,不想办法不行了啊,风水轮流转,现在的农民工吃香了”,张全收说。
图片
旧闻回顾:
《大河报》十年前陪河南农民工大连返乡过年
商水农民周小友的回乡之旅(原载《大河报》2011年1月26日A17版,大河特别行动,十年陪伴归乡梦)
核心提示
像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一样,周口商水农民周小友的命运一直与打工息息相关:因打工而成全了自己的婚姻,又因打工建起了村中最气派的二层小楼,但同样也因为打工,他失去了安心照料父母和教育女儿的时间。
当周小友满怀喜悦拿着钞票回家过年时,已经15岁却只上到小学五年级的大女儿已打定主意,过完春节,她将与父母一样,成为无数打工者中的一员。
图片
记者朱长振文图
在外严寒挡不住归乡热情
1月16日凌晨2时,大连远郊的一个食品厂内,气温已达零下18摄氏度。来自商水县谭庄镇曹楼村的周小友终于下班了,这是43岁的他与另外300多名河南老乡节前在大连的最后一个夜晚,天亮后,他们将坐汽车回家过年。
图片
周小友的妻子秦爱芳和侄儿周雪雷也在这里打工。周小友的主要工作是切肉,妻子则把丈夫切好的肉用紫苏叶包起来,送到下一道烧烤工序。这家工厂总共有1700多名员工,主要出口加工羊肉串、鸡肉串等熟食。对周小友等来自河南的工人,助理厂长张春玲给出了“很能吃苦耐劳”的评价。
脱下工作服,周小友急匆匆赶往集体宿舍。在那里,侄子已经整理好了包裹,里面有早就买好的海产品,还有在附近超市与老乡一起团购的黑皮衣,那是周小友给父亲的新年礼物:“家里今年新盖了两层楼房,全是爸爸一个人张罗的,花了十几万,是俺村最漂亮的。”
图片
归途
“民工司令”一路陪伴
晨曦微露,提着大包小包的男男女女蜂拥到厂区大院中七辆大巴车周围,提着小喇叭大声喊着“排好队”的公司负责人准备发礼品了。
在这里打工的350名河南老乡全部来自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工资也由全顺公司发放,他们的董事长是有“民工司令”之称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公司除了提前一天把200多万元工资发给他们外,还给每人准备了一个礼品盒,里面有他们自己生产的烤肉串,还有经过真空包装的整鸡。“带回家也让俺妈尝尝鲜。”周小友笑着说。
考虑到大连的冷,张全收为防止这些老乡被困异乡,及早动手从河南租了大巴专程赶到大连去接。
图片
1月16日上午10时,七辆大巴车缓缓驶出厂区,车厢内洋溢着欢声笑语及此起彼伏的电话声,“明天就到家了,一路高速”。
听周小友的侄子周雪雷讲,周小友与妻子秦爱芳也是打工中认识的,秦爱芳家在安阳,比周小友小十来岁。
山海关、天津大桥依次从车窗外闪过,大巴车除了4个小时停服务区一次外,其余时间全是高速行驶。车内的电视上播放着赵本山主演的《叶落归根》,一车人哭了笑,笑了又哭。
17日凌晨,车队终于进入河南境内。“看见麦苗了,今年天旱吧,麦苗看着不旺。”周小友对妻子说,“咱家的麦也不知浇了没?”
图片
到家
久违了那些熟悉的饭菜
“可算到家了,没罚款。”出了商水收费站,司机停下车,长出一口气,“要搁往年,不定得罚个千儿八百的。”一路神情严肃的司机终于露出了笑脸。
比司机更兴奋的是挤着下车的乘客。“包车吧,不挤公交了!”周小友冲着妻子嚷嚷,“到家了,咱也阔一回。”
“包车钱我出了,只要你们明年还跟着我干,过罢年我还包车来接你们,最好多带几个人一起来,每带一个人我再奖励300元,咋样?”随车的“民工司令”张全收一边帮周小友从车上往下搬大包小包,一边冲着大伙喊。
已经三顿饭没正经吃了,周小友依然感觉不到饿,包的面包车拉着他们马不停蹄往家赶,周小友坐在前排指点着司机左拐右拐。“一年没回来咋变化这么大,通往俺村的土路咋都变成水泥路了?亏了,早知道路修得这么好,车费要不了150元呀!”周小友冲着司机说。“你们在外都发大财了,会在乎这俩小钱?”司机恭维着说。
面包车刚在村口停稳,已有村民闻讯赶来迎接:“挣大钱了吧,明年我也跟着你去吧?”周小友与侄子一边忙着递烟,一边与父母一起往家里搬着大包小包。
院子里,已经飘出了熟悉的饭菜香味。父母得知他们要回来,把家里的大公鸡杀了,“快洗洗吃饭,饿坏了吧”。
图片
纠结
楼盖起了,女儿不想上学了
看着家里亮堂堂的两层新楼,周雪雷比叔叔周小友还要兴奋:“俺爷不愧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革命,本事就是大,这楼肯定是俺村的No.1!”
一年前,19岁的周雪雷还是商水一高的高三男生,父亲无力继续供他读书,他便跟着叔叔到大连打工。一年下来,他存了1.9万元钱。周雪雷说,他今年回来的一个任务就是相亲,“争取定下来,不再想上大学的事儿了”……
周小友15岁的大女儿周笑笑,如今才上到村小学五年级。“她爸妈长年在外打工,没人接送,学校跟村里隔着一条火车道,所以一直到9岁才入学,又因为没人管,就不好好学,一心就想着也出去打工。”周小友的妈妈无奈地看着孙女说。
“我前几天去办身份证了,过了年我也跟你去,不上学了,妈。”周笑笑拉着妈妈的衣襟说。
图片
“民工司令”
感慨十年之变
十年前工厂少,农民想要进厂打工,要给招工的送红包;现在,企业增多了,开始缺工了,招工的开始反过来给农民红包了。
前几年我做这一行时是偷偷摸摸,“摸着石头过河”,中间遇到了很多风风雨雨,工商局罚过,劳动部门也查过。现在不同了,国家明确把我们这一行定性为劳务派遣,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通过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企业用工有保障了,农民工有活干,有钱赚,出事有人管,回家过年有车坐,这多好?
接下来,国家若能在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尽快出台优惠政策,让农民工外出挣钱的同时少了后顾之忧,就更好了!
图片
记者手记:二十年之变
十年前,当记者自大连陪河南农民工返乡过年时,坐的是公司统一为民工们包的大巴车,那时候还没有高铁;而给民工们结的工资也是现金,那时候还没有微信和支付宝;民工们返乡前要在大连购置大包小包的当地特产,那时候,物流还不发达,根本就没听说过什么是快递。当年的民工司令张全收还不是全国劳模,他的目标和口号是,全收、全收,凡是来找他的农民工他全收,现在,他每天都在为招不到工而犯愁,以前是只招女工,不招男工,再后来是30岁以上不要,再后来是45岁以上不要,现在是,60岁的也收,又变成“全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