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文化|清末治水专家万青选

图片
万青选(公元1818年—1898年),谱名啟甸,字泉甫,号少畇、少云、少筠、随庵。祖籍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寄籍湖北江陵,祖辈做官为宦。
万青选在江苏任职三十多年,重视治水,是一位正直廉明的地方官,这在清末而言,实属难能可贵。
江苏任职三十多年
图片
秦淮河美景。
清嘉庆二十三年,万青选出生于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宛平),当时其父亲万承紫任宛平县知县。万青选历经清朝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五代皇帝,去世时间为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二日。
万青选和江苏淮安的关系可上溯到其族祖父、伯父和父亲。和万青选祖父同辈的万廷悟,在常熟县任知县。伯父万承纪在嘉庆十九年就做过山阳县(今淮安市)知县,道光四年、五年做过外南同知(负责黄河河工),担任过淮安知府。万青选的两位伯祖父万承纪、万承绍分贝在元和县(今苏州市)、长洲县(今属苏州市)担任过知县。
万家有治水的传统。万青选的父亲万承紫于道光五年五月接替其兄万承纪署外河同知,三个月后万承纪又接替弟弟任外河同知,而万承紫调任中河通判。道光十三年后,万承紫又任过外南同知。
在黄河北徙前,黄、淮、运交汇地带素称难治,而万承纪、万承紫兄弟能从普通幕僚而晋升到比县知事级别还高的外河同知、中河通判这样的官职,可见他们是非常精明能干、善于治水的。
万青选在淮安、清河(今淮安区一代)、安东(今涟水)和盐城等地先后任职三十多年。《光绪淮安府志》《光绪丙子清河县志》和《民国续纂清河县志》等地方志书记载,他的主要任职地在江苏的苏北、苏南,其中在淮安的任职时间长达十余年。
咸丰十一年七月,万青选于宝应县(今属江苏扬州市)主簿捐资,起任清河县知县,在任不到一年,于同治元年卸任;同治二年,他改任盐城县(今盐城)知县,至同治四年卸任;同治十年,他第二次出任清河县知县,任期四年多,至同治十三年卸任;同治十一年至同治十三年,万青选署理苏南吴江县知县。光绪元年,任苏南的震泽县(今江苏吴江市震泽镇)知县。光绪二年,万青选改任安东县知县,任职为半年多;同年八月,他第三次出任清河县知县,任期达四年多。
从公元1861年万青选任清河县知县,到1897年任徐州府运河同知,前后有36年。在如今由万青选后代保存的《江西南昌合熂(荷溪)万氏余乐堂世系支图》上,万青选的名下还留有“累官至淮安知府”的字样。
运河边筑圩代城
图片
南京鸢尾湖。
万青选在任南河主簿、山阳外河主簿时就参与了治理黄河南徙。万青选勘察黄河故道后,向上级提出“自郑州河决全黄下注洪泽湖,淮阳各工久溃,其祸延及里下河,奏请开侍家坞各河就近入海,拓展张福口引河,开新窑河入吴城七堡,复浚杨庄以下旧黄河让洪泽湖水畅流入海,淮扬各工即可保全。”上级采纳之后,果然很有成效。
清末,清政府腐败无能,各地盗贼蜂起,兵匪不分。清咸丰十年二月初一,农民起义军捻军李大喜、张宗禹率两万兵力,一举占领清河县所在地清江浦,设在清江浦的南河总督署的官员,多半逃到府城淮安。捻军在清江浦十三天后主动撤出。捻军撤出后,大小官员认为清江浦所以迅即被捻军占领,原因是无险可守,无固可居。于是,就有筑城的讨论。但筑城工程浩大,非朝夕可成,而捻军又飘忽不定,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于是官员们议出一项权宜之策:先造外城(土圩),再造内城,以解燃眉之急。
咸丰十一年冬天,由当时代理清河县知事万青选受命在清江浦四周建造土圩。万青选即“首议筑运河两岸土圩,周回二十余里”并“檄劝乡耆,遍筑圩寨”,至次年即同治元年三四月建成,使清河民众得以安居。
据光绪丙子《清河县志》卷—《新建县城图》标明:里运河自西向东从中穿过清江浦市区,将土圩一隔为二。
里运河南岸为南圩,“在玉带河堤北,西自二公祠迤东里运河堤根起、东至云昙坝根止,长一千三百十三丈一尺。东西横堰各长三十四丈。”
南圩呈“凸”形,有圩门四座,即西圩门、南圩门、东圩门、大闸口圩门。设炮台九座。
里运河北岸为北圩,呈“凹”形,“依汰黄堤,西自四公祠迤西里运河根起,东至臧家码头东首运河堤根止,长一千四百四十七丈三尺。”北圩设圩门五座:即西圩门(内设圈门)、北圩门(又称“八面佛圩门”),石码头圩门、水渡口圩门、越河街圩门。炮台十座。
土圩接近筑成时,同治元年二月初五,捻军李成率军自北南渡盐河、黄河。清兵都统德楞额率三千骑兵前来迎战,一见捻军势大,慌忙向南撤退。捻军乘势追来,锐不可当,一直追到尚在构筑中的北圩圩濠外。这时圩外两道圩濠已成,德楞额缘土壁入堰,马落濠中,北圩上清兵连发巨炮,阻住追兵,德楞额才得以从圩门逃入圩内,保全一命。捻军被挡在圩外,未能攻入清江浦。
在河堤下,里运河两岸各埋有一根碗口粗铁柱,边结三根铁链,夜间拉起铁链封河。
万青选筑的土圩,既让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了安居乐业的处所,又让淮水之戾患得到了降服,同时又可以抵御捻军的进攻,可谓一举三得。
万青选在清河县疏浚文渠,便民饮用。原清江浦有一条始修于明代的文渠,以供清河县城居民的饮用水。后因久用不治,河床淤填,水流不畅。同治十二年,万青选具文呈请驻节淮安府城的漕运总督文彬(满族正白旗人,字质夫),提出疏浚文渠的建议并得到批准。
万青选即以工代赈,疏浚了文渠。“东自云昙坎起,西入潘池,又屡折而西南出西水关,转而东,至文笔峰,出水洞,遂由涵洞故道经锡林桥、来凤桥入白马湖”。
疏浚文渠工程完工后,原来浑浊的渠水变成一条清流玉带,沿渠两岸民众燃放鞭炮,敲锣打鼓庆贺这一千秋大业,人们无不交口赞誉万青选的功德。
万青选在治水的同时,还劝课棉桑富民衣食。同治十年,万青选二任清河知县时,因境内治安状况大大好转,他就觉得应该发展生产,让黎民百姓摆脱贫穷而衣有余,便引导百姓“既学技艺以资生,又获利以糊口”。这样,他和山阳县(今淮安)知县姚德彰一起劝导棉桑,教民纺织。万青选不仅“说服邑境产棉”而且“雇江南工师教民机织”。引进苏南的先进纺织技术,可见他在考虑发展本地生产方面思想很活跃,加之他这一任知县任期长达四年多,所以地方养蚕、栽桑和纺织业等发展很快,一度形成规模,从山阳的河下到清江的石码头曾“户户皆闻织机声”,足见当年这里纺织业的兴盛。
万青选在震泽任知县半年之后,便调任南京江浦(今南京浦口区)知县,并在江浦任治一年多。万青选在江浦县任知县时,疏浚过县城内河。据江浦地方志记载:“城内河房沟久塞,雨甚民居半为沮洳,青选捐廉疏浚。”
修砌吴江塘岸
图片
清江浦遗址。
万青选在震泽县修过十多公里的运河塘岸(石纤道)。吴江塘岸既是重要的水利设施,又是南北运输的交通要道,历代官府都重视维修。
据《吴江县志》记载,吴江的运河纤道,始筑于唐代,称吴江岸,从松陵镇南的三江桥到澈浦桥,是以土筑的堤岸,因为太湖洪水的冲击,土堤屡筑屡毁,修筑堤岸成为地方上的重要工程。
北宋时曾增石修治,直到元代至正年间,当时的吴江知县,为抵御太湖风浪,下决心将塘路筑得更加坚固,购置大批巨石,以长6尺、宽2.5尺、厚1.5尺的巨石,筑成高1丈,长1080丈,宽1丈4尺的驳岸。整条堤上开泄水涵洞136个,架桥梁5座,使太湖洪水顺利东泄,在澈浦桥附近的石塘圩,建南浦亭,立石门,竖碑标名至正石塘。并建一座小庙,供维护石塘的僧人居住,石塘全长九里,所以又叫九里石塘。形成了江南运河有史以来最坚固、最完整的一条临水道路,被喻为江南的“水上长城”。
石塘如巨龙卧在运河西岸,终于使运河与太湖彻底分开,捍卫了水道安全,给纤夫和驿使提供了方便,也使太湖东岸、运河堤西的大片沼泽洼地逐渐变成肥沃的良田。
在明代、清代,实施过好几次修筑塘岸工程,每次兴工,都是用料浩大,工程艰难,事迹感人。
比如明万历三十一年,吴江知县刘时俊筑石塘毎丈塘基打下原木30根为桩,共用原木59886根,用大石块79848块,石工36万工,民工百余万。他捐俸,富民捐银,也有人家不想出工役,就出资买自己的工役天数……通过种种办法,集资集力,该工程用两年多时间方始完工。
万青选深知塘岸对吴江生命攸关,看到塘岸年久失修,官府又无力维修,他深为心痛,便于同治十年倾其所有俸禄捐献出来,修筑自三里桥至八坼大浦桥塘岸,共3110丈(10多公里)。万青选出生非科班,但办事认真,因此石纤道用料实,工程质量好。
万青选长年负责治水,成为一名水利专家。据说从河中舀出一杯水,他闻一闻、看一看便知道水的质量。因而他过了古稀之年仍在任上。对这种说法,没有找到亲知亲历者的史料。但据从事地方志的同志说:“据讲万青选看早晚运河水的颜色(即混浊程度)、流速,即可推测运河水情。”
《万青选传》的最后一段记载:万青选“卒后十余年,邑人牒请大府,醵赀祠之。”对此,《淮阴风土记・东土圩门》篇也有记载:“山西会馆侧有万公祠,祀知县万青选。”在万青选逝世十余年后,清河乡绅和大户人家自愿出资专门修了万公祠(遗址位于淮安市清浦区境内原大闸口东南的旧轮船站旁),以表后人对万青选的景仰与怀念之情。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赖晨
责编:尹宇龙
审核:洪波
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