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大新闻人|新华社周科:以理想插作双翅,用镜头定格时代

人物专访 | 周科

周科,中共党员,主任记者,湖北黄梅人,2007年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工作,分别在新华社江西分社、山东分社、广东分社任记者,从事过专业摄影、电视和文字三种形式报道工作,现任新华社深圳支社副社长。工作期间,参加过全国两会、国庆60周年阅兵、上海世博会、江西抚州唱凯堤决口等重大战役性报道。发表文字稿1500多条、图片稿上万张、视频稿600多条,数十篇稿件获得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新闻作品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省部级新闻奖,2011年获得新华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0年获得新华社广东分社“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前言

有这样一张照片,人们评价说它是“一张震撼人心却又让人深思的照片”。

它曾被新华社编辑含泪刊发,旋即被数百家媒体转载,引发无数“春运人”的共情。2011年,这张照片更是获得了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奖和第21届中国新闻奖。

它,便是那张承载国民春运记忆的《孩子,妈妈带你回家》。

《孩子,妈妈带你回家》 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11年来,记者周科从未停止寻找这位“春运母亲”的脚步。每当去基层采访,周科都会拿出手机给对方看照片,试图寻找出她的音讯。此外,他还会在媒体页面与寻人网站页面发布信息,看是否能从网友们那获得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记者周科的努力下,最终锁定凉山州越西县,而当年那位母亲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巴木玉布木,32岁,彝族人。重逢“春运母亲”,我们再度收获着感动,也收获着希望。

周科(左)和巴木玉布木合影

那么,便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张图片的故事,也一同走进这个瞬间的记录者——华中大新闻学院广电系03级校友周科。让我们共同聆听,这镜头背后的故事。

01

记者:时隔十一年的重逢引发了全网热议,想必您心中也是感慨万分。想了解下当时在嘈杂的春运环境中,您是如何抓拍到那位母亲的?拍摄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周科:当时能抓拍到这个母亲典型瞬间,离不开这两点:一是她突然到来的偶然性,二是我早已准备的必然性。

2010年1月30日,一大早,我背着相机来到南昌火车站采访。这是我第二年报道春运。按照惯例,拍完车站启动仪式后,我需要返回单位发稿,但(如果)就这样返回,多少心有不甘。

考虑到南昌火车站节前客流量很小,如果要想拍摄人流量多的镜头几乎不可能。当时我想,春运第一天全国每个火车站都是千篇一律的庆祝活动,镜头画面大同小异,发到新华社稿库很可能就被淹没。如果每年重复记录这种场面,意义不大。于是,我换上70-200MM长焦镜头,打算抓拍旅客返家的各类表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春运。

相机斜挎在肩上,我漫步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没过多久,一位年轻的母亲出现在远方,并朝进站口方向走来。她肩扛着超大行囊,左手拎着一个破旧的双肩包,右手抱着襁褓中的孩子,特别显眼,感觉一不小心就要掉下来。由于负重,她的身体倾斜向前挪动。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自己母亲当年背负行李送我上学的情景,我被这一形象深深震撼,丝毫没有犹豫便拿起相机,蹲下身来,就在距离我十几米远的时候把镜头推了上去。巧合的是,这位母亲原本一直低着头走路,当我按下快门的瞬间,她突然抬起头望向前方,眼神刚毅坚定。我抓紧连按了几下快门,抓拍到这位年轻母亲一瞬间的形象和坚定的眼神。就在这时,不少摄影记者也追了过来,但他们来不及换镜头,导致拍摄的这位母亲紧张而不安。

当时翻开相机一看,照片特别清晰,感觉非常幸运。最幸运的是相机镜头没有脱焦,因为那个镜头是坏的,十次有九次对不准。

02

记者:确实是珍贵的影像记录。那么时隔十一年,您又是怎样看待这张照片再次走红全网呢?

周科;跨越11年,这张照片再次走红,我个人觉得是情理之中的事。11年来,它立体呈现存在于大众记忆11年之久的“春运母亲”背后的感人故事和发生在她身上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折射出我国“精准扶贫”政策为百姓带来真真切切的生活重塑、希望萌芽和命运翻盘。新旧照片的对比、视频和深度的采访,容易令读者动容且欣慰。我从事专业摄影报道7年,播发过上万张照片,从事专业文字报道6年,对视觉的冲击和文字的力量有一定的了解。

03

记者:对于照片再次走红的把握来自于您丰富的新闻经验。这张照片在当年广受好评并获得了许多荣誉,这份荣誉是否对您之后的工作生活形成了某种激励?

周科:当年自己还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因为这张照片)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摄影金奖和中国新闻奖竟然降临在自己头上,让我热血沸腾,自信心爆棚,职业获得感强烈。每当自己悲观的时候,想起曾经拍摄过那么一张经典的照片,都会感到备受鼓舞,推动自己重新振作。

同时,这张照片也奠定了我在原工作单位的江湖地位,因为它是新华社江西分社60多年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新闻奖,被领导和同事刮目相看。从那以后,我对自己拍摄的照片越来越自信,从工作第二年开始,我的业绩考核连续6年在江西分社名列前茅,并连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高聘为高级记者。2011年,我荣获新华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04

记者:确实,这张照片在您职业生涯中意义非凡。那么,您在过往的工作中还有没有其他难忘的报道经历呢?

周科:当然,有很多,比如《中部某贫困县修建豪华办公场所引发群众不满》、《山东平邑一农民被烧死事件调查》等,我认为自己用手中的笔和镜头揭开了那些党中央明令禁止、老百姓深恶痛绝的事。每每想起平邑被烧死农民的两个女儿被安排上了学的事情,我非常欣慰。我一直很认同一句话——记者要有俯仰天地的境界、大彻大悟的智慧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05

记者:我想这正是新闻记者这份职业的魅力所在了,那您本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职业与工作的呢?

周科:我喜欢新闻记者这个崇高的职业,我自认为这一辈子最大的荣幸是找到了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工作,干记者一辈子都不会后悔,每当我拿起笔和相机走出去采访时总是充满激情。我在农村出生长大,尤其喜欢去农村采访,喜欢和农民打交道交朋友。所以我在新华社江西分社工作期间,跑遍了赣鄱大地的山山水水,江西全省100个县市区全覆盖。我最开心的事情是,打开新华社的稿库,江西每个县都有我发过的新闻稿。

06

记者:从您的身上感受到了新闻人的实干与担当。那么在参加工作这么多年后,您对华中大新闻学院最大的印象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件或某位老师对您影响深远?

周科:毕业快14年了,我对华中大十分想念。记得工作最初几年,有时心情不好,我就会从南昌乘车前往武汉,到校园走一走,看看曾经就读过的东六楼,到足球场跑几圈,让自己的心情回归平常,每逛一次心情都会很好。

我对新闻学院最大的印象就是大楼虽破旧,但有一群可爱的老师,尤其是当时的辅导员老师何立群,她对每一位同学都非常关心。我最感动的是,有一次我找到她,提出我想入党的念头,她对我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新华社是党的喉舌耳目,属于政治机关,那次入党对我顺利进入新华社帮助很大,非常感激她。此外,江西分社当时有一位领导去学院政审我的档案,何立群老师美言了许多。后来我进入新华社工作后,那位领导回忆起来跟我说:“你们一位姓何的女辅导员老师很关心你,你一定要感恩。”

07

记者:无论走的有多远,都未曾忘记来时的路。感谢学长一直心怀华中大,一直惦念着新闻学院。那么,作为学长,是否有一些寄语想要传达给新闻学院的学弟学妹们?

周科:有的。学弟学妹们,很高兴你们选择了华中大,选择了新闻学院。出来工作后,我深刻感受到咱们新闻学院的实力,老师们对大家很关心,理论水平都很高。

另外,要学好新闻和传播学理论,尤其要重视实习。如今,进新华社工作的华中大学生越来越多。据我统计,大家在每个单位、分社干的都很好,业绩考核名列前茅,这跟我们学校和学院的学风有很大关系,务实、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厚积而薄发、工作有后劲……

记得,我在学校时,有人讲新闻无学,我当时很不理解。其实,新闻不是无学,而是我们学的太窄了,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知识和语言功底的学习,打好基础方能走远。尤其在当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新闻看似是一份夕阳行业,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新闻必不可少。人人皆记者的时代,似乎拿起手机就能记录,但记录真正的时代需要的是勤学勤思考的脑袋。做记者,要深入基层调查。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编材料,这样的工作状态又能走多远?能保持多久的激情?深入生活,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融汇贯通,我们写的新闻稿才能有深度、有温度、有力量。

我现在在新华社深圳支社工作,欢迎师弟师妹假期来我们这里实习,一起探讨新闻人生。

尾声

以理想插作双翅,用镜头定格时代。周科从华中大新闻学院出发,肩负信念,脚丈大地,为我们定格下了无数精彩的瞬间。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

编辑:高翔、艾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