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从这里读懂天津年味儿

品民俗、赏非遗,农家乐游、红色旅游,西青区民俗文化旅游节线上线下同步展开
银鼠辞旧岁,金牛迎春来。新春佳节即将到来,这些天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便是今年春节如何过?就地过年的外乡朋友平日工作忙,没有时间游览津城美景,那您不妨利用这个假期在津城走一走、看一看,和津味儿年俗来一次亲密接触,看一看天津人是如何把春节过出别样的味道;天津市民今年春节大多选择不出本市,其实咱津城的风景总会给您带来新鲜感。这不,一年一度的西青区民俗文化旅游节正在云端和线下同步展开,10余项精彩纷呈的年俗活动相继开幕,线上观景、线下体验相得益彰、赏心悦目。
小年当天,记者来到杨柳青古镇,放眼望去,火红的灯笼、对联、窗花将整座千年古镇映衬得红红火火,华灯初上,这里又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场景;在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故里精武镇,以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为主旨的精武精神在青少年中得以传承,将中华武术这张名片发扬光大,不断增强着文化软实力;在辛口镇的第六埠村,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基地搭配千亩“稻香公园”绿色生态游,红与绿交相呼应,让这座昔日的贫困村步入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
都说西青区是读懂天津年味儿的“金钥匙”,这个春节咱不妨过个津味儿十足的文化年,一起找找这把“金钥匙”,对天津这座既有历史沉淀、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多一份了解和认知。
10元钱带“非遗”作品回家
说起和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您最先想到什么?一定是杨柳青年画,特别是那个憨态可掬的大娃娃,看到他就意味着咱中国人要过年了。您知道吗?除了杨柳青年画之外,在西青区还藏着不少与春节主题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具有300多年历史、传承了五代人的杨柳青郝氏剪纸,同样透着节日的喜庆。
临近春节,杨柳青剪纸第五代传承人郝桂芬格外忙碌,大批客人走进她的小店挑选年味儿十足的剪纸作品,再装裱成挂画装点居室,她忙前忙后,不亦乐乎。看到记者前来拜访,她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把自己从事并传承的这项技艺讲给记者听。
图片
杨柳青剪纸第五代传承人郝桂芬展示她的新春作品。
早年的杨柳青剪纸大都出自心灵手巧的妇女之手,后来随着杨柳青人口的增多、街景的繁荣,需要美化衣饰和门窗者越来越多,剪纸便随之逐步转化成了商品。清末民初,杨柳青剪纸逐渐进入兴盛时期,其题材十分广泛,花鸟虫鱼、吉祥图案、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等内容无所不包。杨柳青剪纸受杨柳青年画的影响,造型优美、刻制细腻、线条流畅,玲珑剔透,秀美可观。
“我是郝氏剪纸的第五代传承人,随着我们的剪纸艺术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家的剪纸作品也随之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郝桂芬向记者介绍着。今年61岁的她,几乎每年都会出国交流访问,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她没想到,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一双巧手,竟然剪出了大门道。
小的时候,郝桂芬身体不好,别的孩子能在胡同里跑跑跳跳,但她大多数时间必须居家静养。或许出于这样的机缘,奶奶没有将剪纸这项技艺传承给姑姑,而是越过辈分直接传给了家中的大孙女。剪纸需要制作者静下心,一点点地摸索,手与剪刀的力度必须得当,剪出来的窗花才会是精美的艺术品。“那会儿技术还没有这么好,剪出来的窗花就存起来,等着过年时一起贴出来。”郝桂芬说。
随着郝桂芬的剪纸技艺愈发纯熟,她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力求创新。从数量到工具,从技法到内容,从装裱方式到呈现效果都力求突破,彩色纸张经过她的巧手改造后,就多了一份灵气。她指着窗子上的“肥猪拱门”窗花说:“早年间,我们的剪纸作品都是单色的,但经过改良后就出现了衬纸剪纸,这个作品是由多层纸张粘贴在一起的,主色调是黑色,部分镂空处加上了粉色、绿色、红色的纸张,色彩不再单一,年味儿也愈发十足。”她身后是一组山水画卷,画卷上的景色呈现出层峦叠嶂的立体效果,这是10余张不同色彩的纸张叠加在一起产生的效果,这样的作品需要多位能工巧匠合力花上四个月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由此可见,每一件艺术品都要经受长时间的打磨,需要匠人们付出足够的耐心、花费相当多的心力。
2009年,杨柳青剪纸成为天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郝桂芬身上的担子加重了,但她更珍视这份认可。“这是我随国家文旅部到斯里兰卡交流时的照片,国外友人看到这幅长卷时都惊呆了,连连夸赞中国人的巧手。”郝桂芬笑着说。
过年了,人们都希望把火红的福字剪纸带回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品,售价如何?“这个摆件10元钱;比它尺寸大一些的,买3件100元。”郝桂芬说,“虽为非遗项目,但也不能束之高阁。剪纸艺术本来就来自于民间,理应以适当的价格回归民间,你说对吗?”
记者了解到,目前西青区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两项,分别是杨柳青木板年画和津门法鼓,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区级非遗项目就更多了。这其中不少带着“非遗”标签的商品都装进了“西青礼物”的大礼包中,作为天津特色文创产品,将这份礼物带回家,肯定会给家里增添很多过年的味道。
“爱国福”背后讲“武德”
年轻人要讲“武德”,这并非是网络上的一句调侃,而是爱国武术家霍元甲推崇的精武精神的内涵之一,以“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为主旨的精武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习武之人,习武强身、保家卫国、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也在中国民间持续传承着。
精武精神的根在天津,想被这样的“爱国福”感染无需远行。距离中心城区不远,乘坐地铁便可到达西青区的精武镇,这里是霍元甲的故乡,他生于此、葬于此。翻阅历史,中国武术已传承千年,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同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自产生之初,一直助力“国之大事”,直至今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已和中国武术产生之初的时代背景截然不同,但“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初心未曾改变。
今天,霍元甲与他所推崇的精武精神不仅影响着中国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华人世界中也被广泛发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由天津这方热土诞生的精武精神无疑是一张闪烁着爱国光芒的名片。
西青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万松向记者表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我们正在用心去体会、践行、挖掘精武精神的时代价值,努力让这份习武强身、保家卫国的热情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满足国家需要、人民需求作出贡献。”
进入寒假,霍元甲文武学校的部分师生还在忙碌着,他们不仅要参加天津电视台春节文艺节目的录制,还要准备大型人文主题舞台剧《武传奇之霍元甲》的彩排。这部舞台剧以霍元甲跌宕起伏的传奇经历为主线,以武术、舞蹈、杂技等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止戈为武》《偷艺》《修身》《收徒》《打擂》《精武魂》等几幕故事,讲述霍元甲从一位柔弱少年成长为一代武术宗师的故事。这部剧自2015年在津湾大剧院首演至今已经演出了500余场,观众累计超过20万人,而且常演常新。
图片
大型人文舞台剧展现了爱国武术家霍元甲跌宕起伏的一生。
2020年,这部舞台剧走进雪域高原西藏昌都市。天津是昌都市对口援助城市,在昌都胜利解放7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天津向受援地送上了一份饱含爱国情深的厚礼。霍元甲文武学校主任高博告诉记者:“我们接到这项任务后感到格外光荣。此前这部剧在国内外演出的效果都不错,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如今这部剧作为‘天津礼物’送上雪域高原,高原的观众因此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到中华武术的魅力。”
在高原地区表演武术,需要面对缺氧的难题,特别是演员们在舞台上表演的动作十分激烈,一招一式的背后都意味着要承受强烈的高原反应。舞台剧中霍元甲的扮演者、全国南拳冠军杨梦园说:“我的戏份儿是最多的,每一幕中都会出场,每一幕表演结束后都要迅速戴上氧气面罩吸氧;但每次摘下面罩后,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观众、投入演出。特别是当看到藏族兄弟姐妹们给我们献上热烈掌声时,一下子感觉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随后深入到乡村、军营、学校的慰问演出中,演员们同样一丝不苟,用精湛的演出表现出这部剧是行游的天津人文,澎湃着中华武魂。
从一位习武的学员到大学毕业后回到霍元甲文武学校任教,杨梦园说他时时刻刻感受到霍元甲先生的人格魅力,以及由他而带来的精武精神。他说:“以精武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武术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更通过一代代功夫明星的精彩表演,提振了国人的志气,振奋了民族的精神。”今天他有幸能在剧中扮演霍元甲先生,就是要把精武文化倡导的“尚武精神”散播出去,让更多的人都能感受到。
“红配绿”乡村振兴协奏曲
“同志们打鱼忙啊,第六埠是个好地方,四面八方来到我们庄,大清河两岸好风光……”伴随着嘹亮的渔歌号子,辛口镇第六埠村在腊八节当天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冬捕盛况。“北有查干湖、南有第六埠”,今年冬捕的“开河头鱼”就捞上来5000斤,村民们望着这份收获,喜笑颜开,那气氛使得寒风凛冽的大清河瞬间沸腾了起来!
村民们之所以会如此兴奋,这份收获是对过去一年辛苦付出的回报,也由此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要知道第六埠村是本市第二批需要结对帮扶的困难村,自2017年结对帮扶开展以来,第六埠村村民的观念和行动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村集体收入从2014年近200万元跃升至2020年700万元,村民们的生活迈上了新台阶。
位于第六埠村大清河南侧的千亩土地,前几年汛期经常被淹,村民们几乎颗粒无收,造成荒草丛生。2017年春节过后,村“两委”班子下定决心彻底改变这种状态,投入力量从577户村民的手里将近1000亩荒废的土地流转到村委会,由村委会集中统一管理。开春之后,成立了大清河南农场组织,开发治理大清河南千亩土地。筑堤挖河、深耕整地、治理荒草、播种青饲、试种水稻、套养螃蟹,一番辛勤劳作后,当年水稻亩产达到1000斤以上,真正是变废为宝。经过2018年水利设施的投入建设,从插秧到收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水稻从2017年试种到2020年连续四年大丰收,蟹田米品质优良,同时连续几年开发了钓蟹旅游项目,游客络绎不绝。
第一产业取得突破,第二、三产业接续发展,依托千亩蟹田稻生产基地、大清河古道,以及龙湾河的原生态自然景观,第六埠村打造还原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建成了“重走长征路”主题教育基地:三道封锁线、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懋功会师、激战腊子口,直至三军大会师。这一红色教育基地成为各企事业单位举办党课、学习“四史”的重要场所。
第六埠村党委副书记倪国志说:“我们没有占用一分耕地,借助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依地势打造,就地取材,暗堡、浮桥、铁索桥、雪山等点位均没有对生态造成破坏,而且投资少,在优越的生态条件下,更加突出了自然景观。”村里为体验的游客们精心规划了体验方案,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体验到了红军长征时的艰辛,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村民获益良多。”倪国志说。首先,村民的人居环境改善了,每一位村民都希望把本村亮丽的一面展现给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其次,朴实的乡风得到了加强,言谈举止透着一股热情;再有,看到村子的面貌大为改观,村民们对新生活充满了盼头,为乡村振兴鼓足了士气。“我们的村民就是整个体验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游客在行军过程中向我们村民敬礼,我们的村民也回敬给客人;待到‘三军大会师’时,不管是村民还是游客大家都紧紧地握手,一起感受胜利的喜悦。”
倪国志拿出2021年年历和记者细数:“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华诞,这刚一进年就已经接到了很多单位的预约。红色教育基地加上绿色生态理念,我们第六埠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越走越稳。”
品民俗、赏非遗,农家乐游、红色旅游,一项项富有特色的春节文旅项目的推出,足以看出西青区蕴含的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决心。这把读懂天津年味儿的“金钥匙”,希望您也能找到。
海河传媒中心出品
今晚报记者 伊健 文并摄
编辑:杨佳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