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返乡人为中国乡村振兴送上“大礼包”

中新网昆明2月12日电题:“提前”返乡人为中国乡村振兴送上“大礼包”

作者 韩帅南

2021年农历春节,不少人响应“就地过年”号召,未能回乡团圆。但在中国广袤的乡村,有一批人“提前”数年返乡,带着经验、技术和资金,为乡村发展送上“大礼包”。

幸福佤族村的民宿老板娘

大年初一,云南省腾冲市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李发果一家,一早就将村中唯一的民宿——自家的果果旅馆收拾得里外一新。

此前,李发果在腾冲市的酒店工作近10年,从服务员逐步晋升为管理层。“司莫拉风景秀丽,佤族风情迷人,很早我就觉得这里会受游客欢迎。”

2017年,李发果凭借多年的酒店工作经验,结合当地民族风情开始筹建民宿。“‘七’是我们佤族的幸运数字,所以民宿共建七间客房,每一间都充满佤族特色。”

经过三年多的精心筹备,果果旅馆在2021年1月迎来了首批游客。他们来自广东,白天跟随村民体验田间劳作,晚上围坐火塘边品尝佤族菜肴。“他们原本只想住一天,但后来住了一个星期,还对我们的民宿赞不绝口。”李发果骄傲地说。

2020年初,司莫拉村因国家领导人到访,成为远近闻名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但受疫情影响,近期到司莫拉村的游客并不多,不过李发果对民宿发展充满信心,“我打算把民宿放到网络平台上宣传,等疫情过去,游客一定会越来越多。”

对李发果来说,返乡是为了让更多游客记住家乡司莫拉的乡愁。在这个意为“幸福之地”的佤族村,李发果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喜悦的笑容。

大山里的幸福乡村带头人

春节期间,高玉楼与王娇的直播并未“打烊”。除夕当天,这对夫妻在视频中向网友展示了云南省华坪县膏泽村原生态的年夜饭,以及当地民众其乐融融迎接春节的画面。

高玉楼和王娇原本都在省会昆明工作生活,2016年起,两人先后回到膏泽村开展视频直播。“起初我特别担心自己会不适应乡村生活,但没想到来到这里后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丰富的乡村生活为王娇带来了在城市中未曾有过的体验,也为他们的直播提供了丰富素材。

田园风光、乡野美食、水果特产……高玉楼和王娇展示的中国农村新风貌,迅速吸引了大批粉丝。

成为网红后,高玉楼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帮助村里的乡亲们致富。“华坪的土特产很多,但因为大山阻隔信息不畅,这些特产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我想通过直播帮乡亲们找到销路。”高玉楼说。

夫妻俩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当地农户销售芒果、蜂蜜、鲜花饼等特产,并且培训、带动了一批主播加入直播行列。

对高玉楼和王娇而言,返乡是为了展示如今的美丽乡村,也为了带动更多人致富奔小康。

中缅边境上的“新农人”

春节来临,一年中难得休息的刘祎翔陪同妻子返乡省亲。但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家中的果林,不时还要回复微信群中种植户们遇到的生产难题。

28岁的刘祎翔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毗邻缅甸的云南省永德县永康镇勐底农场,帮父母管理自己家的上百亩果林。这几年来,他在努力钻研水果种植管理技术的同时,还远赴广西、广东、海南等芒果荔枝主产区,引进优质水果品种。

在引进的水果种植成功后,刘祎翔将新品种免费发放给周边种植户,还不定期召集大家到自家果园开展现场技术交流会,带动家乡一批果农增收致富。

“新的一年,我希望有更多懂技术、能吃苦的‘新农人’回到家乡共同致力于乡村振兴。”刘祎翔说出了自己的新春愿望,“我也希望家乡的交通条件能尽快完善,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在刘祎翔看来,返乡是为了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近年来,中国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多与李发果、高玉楼、刘祎翔一样的人选择返乡创业。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统计,中国每年返乡入乡创业人员都在100万人左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