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福楼拜诞辰200周年:《包法利夫人》的光影记忆

1856年4月29日,法国古城鲁昂,34岁的福楼拜写完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一年后,小说出版,轰动文坛,从此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银幕上的《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最有名的作品,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包法利夫人》被多次改编成电影,1991年克劳德·夏布洛尔执导的法国版和2014年苏菲·巴瑟斯执导的美国版是中国影迷较为熟悉的两个版本。

▍电影《包法利夫人》

1991年的法国版,导演是被誉为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的克劳德·夏布洛尔(Claude Chabrol),主演是法国电影巨星伊莎贝尔·于贝尔。克劳德·夏布洛尔在对小说进行改编时,对作者精雕细刻无懈可击的语言艺术大为感叹:“有很多文学作品都无法直接改编成影视作品,甚至连可能性都没有。然而福楼拜的作品从来没有这个问题:连一个人物从窗边走到门口走了几步,走了多久,其间还发生了什么都能重视的不差分毫。这实在是太神奇了,改编起来毫无问题,编导的工作已经包含在写作中了。”克劳德·夏布洛尔的这个版本非常忠实于原著,外景、服装完全“复原”出19世纪法国外省的历史氤氲与原作的氛围,137分钟的片长几乎将小说所有的人物、场景、细节全部纳入。饰演爱玛的伊莎贝尔·于贝尔是世界影坛的常青树,国际各大电影节的获奖专业户,两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两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奖,上海国际电影节杰出电影贡献奖。1991年,伊莎贝尔·于贝尔凭借《包法利夫人》获得第17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1991年的法国版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没有什么突破,就是原汁原味。

2014年,女导演苏菲·巴瑟斯执导的电影《包法利夫人》摄制完成,米娅·华希科沃斯卡饰演爱玛。苏菲·巴瑟斯的版本在改编上有一定突破,删去了一些次要人物,故事场景集中在永镇,强调爱玛与永镇时装商人勒乐、药剂师郝麦和教堂布尔尼贤堂长的互动关系,强化了爱玛的社会角色。瑞斯·伊凡斯饰演的商人勒乐,是苏菲·巴瑟斯版的一大看点。瑞斯·伊凡斯的表演十分传神,把观众带回到福楼拜的小说世界:

包法利夫人看了看,说:

“我都用不着。”

勒乐先生听了这话,小心在意,取出三条阿尔及利亚围巾,几包英吉利针、一双草拖鞋,最后,四只由囚犯精镂细雕的吃蛋用的椰子小杯,然后他张开嘴,两只手搭在桌面,伸长脖子,身子向前,随着爱玛犹豫不决的视线,浏览这些货物。围巾长长的,整个摊开,他似乎为了掸掉浮尘,不时用指甲弹一下缎面,于是围巾窸窸窣窣,映着黄昏发绿的亮光,微微一动,就见上面的金点子,仿佛一颗一颗小星星,闪闪烁烁。

苏菲·巴瑟斯版将商人勒乐设定为主导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是这次改编的独到之处。勒乐的一次次出场,将爱玛一步步推向深渊。爱玛的婚外情导致了她的悲剧,但婚外情不是爱玛非死不可的原因,高利贷商人勒乐所设下的金钱陷阱才是将爱玛推向死亡的真正凶手。正如福楼拜研究学者拉卡斯法古-卡尔维所总结的:“他(勒乐)给爱玛带来的诱惑远比她的那些情人大,因为他给了爱玛继续(幻想)的可能,而她的情人们则很快就显现了他们的局限性。”

勒乐、罗道耳弗、赖昂是爱玛死亡的罪魁祸首,将爱玛推向死亡的还有教会的愚弄。读原著,看得仔细些,你会发现爱玛的出轨是在第137页(《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著;李健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全书五分之二的位置。

爱玛不满意丈夫查理“一无所教,一无所知,一无所期,”她烦闷、苦恼、矛盾,“去了教堂,准备虔心信教,什么方式都行,只求她的灵魂俯首帖耳,人间烦恼不再存在。”自称是“灵魂的医生”的教堂布尔尼贤堂长给爱玛开出的是什么方子呢?

她叹气道: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

他显出关心,走前一步,问道:

“您觉得难受?想必是,消化不良吧?包法利太太,您应当回家,喝一点茶,这您就有精神了,要不然,喝一杯清水,放一点红糖也行。”

福楼拜写爱玛到教堂寻求帮助的文字,只有两页纸,小说揭露教会虚伪这条线容易被读者忽略。苏菲·巴瑟斯版,爱玛与教堂布尔尼贤堂长的两次对话,分别发生在影片第35分钟和第99分钟,总时长4分30秒。第二次对话原著里没有,是改编电影时加上去的,债台高筑和对爱情的绝望,爱玛最后一次来到教堂寻求慰藉:

包法利夫人,你是来施舍的吗?

不,先生。

是来忏悔的?

不。

是来找辩护人的?

不,就是想清静清静。

你想过到树林里散步吗?虽然那里不会有绝对的安静,但我相信你能听到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苏菲·巴瑟斯版的改编是成功的,忠实于原著,又不拘泥于原著,导演通过强化爱玛与教会的互动,清晰地传递了原著的内涵。

爱玛和罗道耳弗有了“地下情”之后,爱玛开始忏悔自己,“她甚至问自己:她凭什么痛恨查理,是不是还是想法子爱他,然而她改变心情,他并不理会,所以她虽然有心奉献,却不知从何着手;正在此时,药剂师适逢其会,给她提供一个机会。”药剂师郝麦的出场,对爱玛后来的堕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读者看不懂原著,不注意哪里写了郝麦拼命排挤查理,让查理和爱玛身陷阴谋之中,因为福楼拜使用了限制叙事,完全排除主观抒情部分。福楼拜的书不好懂,适合改编成电影,将文字变为画面,让更多的观众通过电影来“阅读”名著。

《包法利夫人》在中国

1857年2月,福楼拜写给普拉蒂埃夫人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坦诚地说,我对爱玛并不仁慈,不是吗……这个虚伪的社会有着如此强大的力量!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的人物形象都会变成一种讽刺,历史就是控诉!”《包法利夫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讽刺和揭露,是这部小说在中国受到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

1925年11月,《包法利夫人》的第一部中译本由中华书局出版,译者李劼人。至今,《包法利夫人》在中国重印和再版多次,李健吾的译本被公认为经典译本。李健吾评价爱玛与《包法利夫人》时说:“爱玛是一个纯粹的自私主义者……她的悲剧和全书的美丽就在她反抗的意识。”

▍李劼人翻译的《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不是一本畅销书,它大多存在于文学写作者的阅读篇目中。一方面是它的文体增加了阅读难度,一方面是它的故事不能赋予读者阅读快感。“你给大家的是孤寂,”乔治·桑曾经这样写道,“而我给大家的是慰藉。”对此,福楼拜答道:“我无法改变我的眼睛。”

福楼拜诞辰200周年,再读他的《包法利夫人》,作者笔下的那段历史已经远去,萦绕不去的是爱玛的身影,似曾相识,爱玛似乎就生活在我们中间。(责编:李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