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方孝孺与江南的士风

方孝孺生在浙江宁海,死在江苏南京,影响遍及浙苏皖沪三省一市。他影响了江南地区的士风、民风与学风,在江南地区有广泛、持久的影响。
方孝孺(1357年—1402年)是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中国古代政治史、思想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他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是在公元1402年,反对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名推翻建文帝篡夺皇位,拒不为朱棣起草登极诏书,结果导致亲属加上学生凡十族873人被诛,酿成千古惨案。方孝孺不仅是为忠于建文帝而捐躯,更是为了忠于自己的政治理想、忠于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因此,他被历代志士仁人奉为成仁取义、刚正不阿的典范。
方孝孺是江南文化孕育出来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极大地丰富了江南文化的内涵。众所周知,江南文化既有小桥流水、庭院深深的优美,也有独立潮头、劈风斩浪的壮美,优美与壮美,共同成就了江南文化的优良品质。但是,唐代以后,由于江南经济发达,文教繁盛,民风渐向文弱一面倾斜。于是,有人便以为“文弱”成了江南文化的主流。方孝孺以一普通士人身份,面对皇权的万钧霹雳,从容不迫,大义凛然。其一头可断,十族可诛,但志不可夺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
方孝孺书写了江南文化中刚强勇猛的壮美篇章。在他的感召、影响下,江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刚烈之士:
方孝孺殉难,最直接影响的首先是他的家人。其妻、子均自杀身亡,两个女儿均投秦淮河而死。其弟孝友被杀前,孝孺因其受己案牵连,为之泪下,不料孝友从容不迫,反以诗劝兄:“阿哥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梦魂依旧到家山。”自古烈士一人慷慨赴难或不少见,但一门从容且如此义薄云天的集体性殉难,实绝无仅有。妻、子、弟之死,均在孝孺死难之前,他们的表现如此壮怀激烈。
孝孺被诛以后,无人敢去收尸。他的门生、安徽巢县人廖镛、廖铭兄弟冒着生命危险收拾遗骸,葬于聚宝门外山上,然后逃走。事为锦衣卫侦知,第二年4月,二人均被拿获处死,并牵连全家,男的被发配充军,女的被送浣衣局。这是方孝孺案受株连十族中的第十族,即孝孺门生的受害典型,也是后世史家述及此案常会提到的人物。
图片
方孝孺塑像
方孝孺的门生方法(1368年—1403年),安徽桐城人,因崇敬恩师的壮举,拒不承认朱棣(明成祖)皇位,投江而死。方法的后人继承先祖遗风,在明亡清兴之际,拒不降清或拒不仕清,多人自杀或归隐,成为安徽桐城方家突出的文化现象。
林右,浙临海人,为孝孺同乡、同学与挚友,历任中书舍人、春坊大学士,因事罢官归乡。孝孺被诛后,他悲痛不已,在家设孝孺牌位致悼。后因反对海盗、保卫家乡有功,为朝廷所知,明成祖朱棣希冀将他收为己用,遣使召之,遭林拒绝。朱棣命人将其逮捕,押至京师,以温语慰劳,冀为录用。不料林右回答:我作为罪人,逃死已久,并无做官念头。我如果真想当官,“当与方孝孺同朝矣。”朱棣大怒,命人将他拉出,处以劓刑而死。这时,已是永乐戊子年(1408年),距孝孺殉难已有6年。
王稌(1384年—1441年),浙江义乌人,也是孝孺的门生,颇得孝孺器重。孝孺殉难后,他先是与人搜寻孝孺遗骸归葬,没有成功,反而被投入监狱。他的祖父王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大臣,任翰林院待制同知制诰、国史院编修官,在收复云南边疆的过程中为国捐躯。看在祖父的份上,朱棣赦免了王稌,且有意启用他,但王稌以疾辞还金华。他念念不忘恩师的著作,遂辑方氏遗文为《侯城集》以传。孝孺死后,其著作在严禁之列,敢有私藏者严惩不贷,幸亏有王稌这样既有忠肝义胆又有特殊身份的有心人悉心搜辑,才使得方孝孺著述有所传世,不至完全湮没。
此外,还有冒着生命危险藏匿方孝孺幼子中宪的魏泽,将宗宪护送到松江的天台人余学夔,冒险保护宗宪的俞允与任勉。这些人都是义薄云天、顶天立地的汉子。魏泽并非孝孺的至亲好友,只是心仪其人,敬佩其事,而他迈出的第一步最为难能可贵。宗宪被辗转隐藏到上海,在今浦东新区生存下来,开枝散叶,其过程相当曲折,也相当感人。正因为有了魏泽、余学夔、俞允与任勉接力救援孝孺遗孤的故事,才使得上海地区与方孝孺有了文化联系。日后,松江建求忠书院,祭祀方孝孺,而以魏、余、俞、任4人祔祀,就是对他们仗义救孤的崇高礼敬。也正因为他们的义举,方孝孺第二十五世孙方庆平在航头建了“方孝孺文化弘扬纪念馆”,弘扬先祖精神,继承先祖忠贞之志。
任何正常的社会,都需要弘扬忠贞之气以激浊扬清,而任何政局动荡的时期,希望政局稳定的一方,也都需要通过弘扬忠贞之气以抑制、敉平动荡。方孝孺案昭雪以后,每当遇到政治变动、考验人们政治气节的时候,方孝孺就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飘扬在中国上空。这在明清鼎革之际,相当突出。
清军南下之际,在江南地区遭到顽强的抵抗。其中,以杨廷枢、夏允彝、陈子龙等江南士人为主所组织的复社、几社,崇尚忠义气节,以方孝孺为榜样,相互激励,很多人成为抗清志士。诸如:
杨廷枢(1595年—1647年),苏州人,复社领袖,名满天下。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南下苏州。他投身反清斗争,事泄被捕,誓死不降,被推出斩首。杨廷枢非常崇拜方孝孺,曾在复社集会上,一边喝酒一边说:“吾兄弟中有能为方正学、杨椒山其人者,卒此爵。”可见孝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夏允彝(1596年—1645年),华亭(治今上海松江)人,几社成员,进士,授福建长乐知县。清兵南下,与陈子龙、徐孚远等在松江起义抗清。失败后,赋绝命词,投水而死。其子夏完淳(1630年—1647年),陈子龙弟子,少年时即胸怀大志,关心国事。1645年清兵下江南,随父在松江起义抗清,兵败后其父自杀,他随陈子龙与太湖义军联系,参与军机。兵败,流亡民间。后被捕解南京,不屈遇害。
陈子龙(1608年—1647年),华亭(治今上海松江)人,复社成员,进士。清兵南下,在松江起兵抗清,事泄被捕,于舟解途中,乘隙投水自沉。他极其钦敬方孝孺,曾为方孝孺《逊志斋集》作序,也有诗悼念。他认为方所崇奉的,正是周公、孔子所倡圣人之道。
图片
明亡以后,自觉地以方孝孺为榜样以身殉国的,最典型者莫过吴嘉胤。他是华亭(治今上海松江)人,天启甲子(1624年)乡试中举,历官户部主事。明朝覆亡的第二年,清军南下,他正在户部管理粮饷。行至丹阳,听闻南京失陷,乃折返京城。陪同人员劝他:此刻回去,必死无疑,不如另投他处,以为后图。他表示,“君亡则率土皆非明有也。”我只有回去,才会心安。于是,命仆人携其官服,来到南京方正学祠,拜曰:“愿从先生于地下,令后世知吾与先生同志也。”从容自缢于树。一仆人要上前去解救,另一仆人说:“嗟乎!主人有成言矣。解之必不听,不如已也。”
图片
方孝孺书法
刘宗周(1578年-1645年),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右通政、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左都御史等职。清兵攻陷杭州的消息传到绍兴时,正在进餐的刘宗周即推开食物恸哭绝食。清贝勒博洛以礼来聘,刘宗周“书不启封”,绝食23天而卒。他是著名理学家,十分推崇方孝孺,写有3篇关于方孝孺的文章:《方逊志先生死事存疑》(天启甲子)《重刻方正学先生逊志斋集序》(崇祯壬午)及《方逊志先生正学录序》。
方孝孺的忠烈壮举对后世影响很大。方孝孺在明代后期已获昭雪,南明时被封“文正”。他的家乡宁海、殉难地南京、曾经工作或生活地四川成都与山东济宁,以及他的后裔生活地松江,都有纪念他的祠堂、牌坊、学校、公园与街坊。
方孝孺在现代中国也是广受崇敬的历史人物,鲁迅称他是极有骨气的人,有着“台州式的硬气”;胡适称他为“杀身殉道的了不起的人物”;郭沫若赞他为“骨鲠千秋”。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是方孝孺同乡,姓赵名平复,“柔石”是他的笔名。这个笔名就取自他家乡一座纪念方孝孺的名为“柔石金桥”的石桥。柔石自述,取此笔名就是为了继承方孝孺精忠报国的精神。
方孝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作为政治家,他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深得皇帝倚重,广受社会拥护。作为思想家,他思深虑远,承传开新,对于仁政内涵、为政之道,都有独创性见解。作为学问家,他博学多能,卓识独具,为文汪洋恣肆,直追韩愈、苏轼,书法、绘画都独具特色,名闻遐迩。他多次主持科举考试,弟子门生遍天下。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他对后世的影响更加超越寻常。
方孝孺生在浙江宁海,死在江苏南京,影响遍及浙苏皖沪三省一市。主要活动与重要友朋多在江南,因此,他对江南的影响更为直接、广泛与深远。他影响了江南地区的士风、民风与学风,在江南地区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在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的今天,方孝孺是江南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少数几个能将整个长三角地区都有机联系起来的、难得的典型人物。
来源:各界杂志2021年第1期
作者:熊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