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开8天!中山节后首场线下招聘会启动

春节假期结束,企业陆续开工,招聘工作也陆续进行。
为帮助企业招工,助力重点群体尽早实现就业,2月21日,由中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办,火炬开发区、西区人社分局协办的2021年“三春”行动现场招聘会正式开幕。中山市副市长叶红光到场了解务工人员回流和企业生产用工情况。
图片
招聘会现场设线上招聘专区。
两场招聘会分别由大湾人才科技开发(广东)有限公司和中山市汇智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承办,分设在火炬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西区汽车总站。据介绍,本次招聘活动地参会企业超过300家,提供岗位逾2000个,需求人数约2.5万人。招聘会将持续连开8天,持续至2月28日,招聘活动还设线上招聘板块,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便捷的对接平台。
企业“爆单”,“抢人大战”提前
“生产员工,需求人数450人,男女不限,18-42岁,能吃苦耐劳”“作业员,需求人数320人,五天八小时工作制”“一线普工,需要人数500人,18岁以上,身体健康,吃苦耐劳”……
在招聘会现场,不少参会企业都打出了数量较多的招工需求信息,其中对普工的需求量最大。企业用工需求增长的背后是生产端的火爆,不少企业反映今年订单充足,部分更是出现“爆单”的情况。
“射频车间计划新增多条生产线,车间一线员工预计会翻一番。”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工作负责人表示,由于公司生产扩产,今年生产一线的用工招聘规模将达2000-3000人,为近年来较多的一次。
近日,通宇通讯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拟募集资金约9亿元,集中于光通信及无线通信行业,主要用于高速光通信器件、光模块研发及生产项目和无线通信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
图片
2月21日,中山节后首场线下招聘会启动,招聘会会场分设在火炬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西区汽车总站。
通宇通讯招聘工作负责人表示,随着公司在研发领域的拓展,公司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增加,接下来公司将投入重金引进各类人才。
位于中山黄圃镇的格兰仕中山基地今年春节一直没有停工,订单生产也一直较为紧张。“我们还需要新招2000多一线新员工。”广东格兰仕微波生活电器制造公司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订单已排到了今年6月以后,虽然绝大部分员工今年春节期间都留下来,并自愿上岗开工,但节后订单依然较为火爆,一线普工仍存在缺口。为保障生产,公司的招聘工作也早在春节期间启动。
图片
应聘者到场了解情况。
为提升招聘吸引力,企业纷纷提高福利待遇。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免费提供住宿、设置全勤奖等都较为常见,今年由于大部分企业动员员工留下来过年和准时返岗,企业还设置了准时返岗奖励和新员工入职奖励,比如格兰仕为新老员工提供返岗车费补贴,对介绍新员工入职的人员实施奖励,每介绍一名员工,介绍人可获得2600元/人奖励。
“总体感觉是招工一年比一年难。”参与本次招聘会的一家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负责人表示,随着内地城市发展,工资收入水平提升,传统的劳动输出地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在增加,沿海制造业城市面临的用工压力也随之增加,这对企业和城市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也倒闭着企业和产业调整转型。
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打通企业用工“最后一百米”
在招聘会现场,主办方还引进了“工小铺”小程序、“快招”APP、“国际人才网云就业平台”和“e招工”等线上招聘平台,现场为企业和应聘者提供线上招聘服务。
“工小铺”招聘平台是一个社交类的招聘平台由中山市三合人才派遣服务有限公司打造,其实施的是互助式的招聘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工小铺”微信小程序,在朋友圈或微信群转发企业的招聘岗位,求职者看到转发的岗位内容并最终与企业达成就业的,推荐者即可获得由企业提供的招聘赏金红包。“这更加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互动效果和招工精准性更佳。”该平台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山市三合人才派遣服务有限公司已与中山市人社部门合作,将为中山企业提供授信额度,用作企业发放招聘赏金红包,减轻企业压力。
图片
企业招聘工作人员向应聘者讲解招聘情况。
中山市人力资源办公室副主任冯北桂表示,强化线上用工对接服务,是中山人社近年来的一项重点工作,中山目前已形成了由以“中山人社”微信公众号为主体的“中山公共招聘”平台以及多个社会线上招聘平台组成的线上招聘服务矩阵。随着线上招聘模式不断创新,企业用工对接的精准度也在逐步提升。
冯北桂表示,接下来,中山计划在“三春行动”期间,由市、镇、村三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联动密集举办约100场以上市内现场招聘活动,预计超过5000家次企业将提供4万多个岗位。同时,中山也将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重点加强“互联网+”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各类线上就业服务平台,配套举办网络招聘会,将全市各类型企业的岗位需求、人才的求职信息实时匹配,发布招聘岗位信息详细、全面,以便于务工人员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为异地务工人员顺利就业提供便捷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
据介绍,除了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中山人社近期已组织8个工作组赴省内外的主要劳务输出地,与当地人社部门和各类职教院校对接,推动中山与各地建立长期的劳务和人才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用工和人才保障。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雷海泉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通讯员】张景悦
【作者】 雷海泉;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