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凸显昆明力量

掌上春城讯“十三五”时期,昆明市坚持生态优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分享,通过绿色经济发展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能力。
昆明市历来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导小组,制定印发《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十三五”实施方案》,聘请驻昆植物、动物、生态、林学等专业人员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委员会,研究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建议等,为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同时,着力从建立健全法规、强化执法监管、完善保护体系、强化森林资源管护、修复受损生态系统、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动可持续利用、生态补偿惠益共享、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等方面,抓好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十三五”期间,昆明市不断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目前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及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区,初步形成了布局广泛、类型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管理水平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昆明市共有各级自然保护区6个,并都编制了保护区规划。保护区的建立使昆明物种种类不断丰富,植物群落类型得以保存。
目前,昆明市有20多种森林类型,其中云南松的分布面积和蓄积量最大,分别占57.0%和53.3%。全市现有种子植物195个科,1099个属,3229个种,占云南省种子植物科数266科的73%,占全国291科的67%。昆明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喜马拉雅红豆杉、攀枝花苏铁等共11种,特有物种富民枳1种,有陆生野生动物约460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黑颈鹤、林麝、白肩雕、黑鹳、白腹锦鸡、红隼等30余种。
同时,昆明市还牵头持续开展滇池土著鱼、极小种群物种培育增殖工作。昆明植物园已收集保存了来自全球五大洲、涵盖中国不同气候带类型和地理单元、特别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植物资源7000余种(含种下分类单元),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活体植物保育、研究、展示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基地。富民枳这种原本在地球上已野生绝灭的濒危植物,通过人工栽培育苗,现已在富民基地成活6390株,实现了物种的原生地野外回归,有望实现自我繁殖,从而彻底摆脱濒危状态。环滇池湿地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的13.1%提升到现在的约81%,植物物种从232种增加至303种。滇池周边鸟类明显增加,共记录鸟类139种。在滇池周边地区调查到的鸟类中,有黑翅鸢、黑鸢等7种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
“十四五”时期,昆明市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在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同时,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督和执法力度,抓好COP15大会筹备工作及COP15生物多样性展览展示,拟组织编制《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及中长期规划》,实施2021年“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做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相关工作,不断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
图片
滇池成为野生鸟类的乐园。
成果
云南打击涉野生动物犯罪战绩全国第一
2020年,云南省公安厅生态环境与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森林警察总队)全力推动疫情防控及森林资源保护等多项重点工作,为保护云南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稳定作出贡献,查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战绩保持全国第一。
近年来,公安环食药侦部门开展了昆仑专项行动、打击整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滇绿2020”专项行动、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象牙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非法贸易专项行动、“春雷2018”专项打击行动、“绿剑2018”专项打击行动、打击犀牛和虎及其制品非法贸易专项行动等,各项专项行动取得良好成绩,打击犯罪案件数遥遥领先,排名全国前列。
去年以来,在全面开展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疫情防控专项行动中,公安环食药侦部门把打掉源头、斩断中间环节和切断使用末端作为遏制和震慑涉野违法犯罪的关键,同步开展市场清查、堵卡查缉、宣传教育,全面筑牢疫情防控和野生动物保护最严执法防线。全省组建169支专项打击、清理查缉队伍和党员先锋突击队,共查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2000余起,抓获嫌疑人1800余人,收缴一大批野生动物制品、猎具等,各项战果战绩始终保持全国第一。
云南是全国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和栖息地,公安环食药侦部门开展了保护候鸟迁徙通道和栖息地保护集中统一行动,尤其在每年为期2个月的候鸟迁徙期间,全省组织开展了候鸟保护集中统一行动。通过落实摸底调查、集中打击、综合整治和宣传发动,做到候鸟迁徙通道无天网、毒饵,市场无野生鸟类交易,餐饮、饭店无野生鸟类经营,重要栖息地无候鸟猎捕,重点区域无非法运输贩卖野生鸟类及其制品。同时,加强对候鸟越冬地、繁殖地、迁飞通道、集群活动区的野外巡护和值守。以东西两线候鸟迁徙通道为重点,集中查处非法猎捕候鸟案件;以云南重要鸟类活动区为重点,集中查处非法猎捕本地野生鸟类资源案件,全力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
昆明“绿剑”立案查处153件环境违法行为
记者从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截至2月5日,第二批“绿剑2021”专项执法行动中,11个现场检查组共检查对象430个,发现问题729个,提出整改建议789个,推送任务完成率100%,立案153件。
2月上旬,昆明市第二批“绿剑2021”专项执法行动领导小组召开总结会。在第二批专项执法检查中,各检查组摸清了盘龙、官渡区生态环境状况,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总结了一批可复制的联合执法经验。针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企业法律意识薄弱、医疗机构环境问题普遍、危险废物管理有弱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有短板、“散乱污”企业较多等环境问题,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对标要求,探索创新联合执法模式,践行综合执法理念,着力解决“不会查、查不透、查不严”的问题,突出实战练兵,注重在执法一线“锻炼、培养、发现”优秀干部,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的“尖兵”。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监察支队负责人马旺表示,第二批“绿剑2021”专项执法行动补齐了短板弱项,进一步提高了环境监测能力,为科学技术在推进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助力,为绿色发展建设全省生态文明排头兵赋能。
图片
云大校园里,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记者张捷摄
发现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又有植物分类新发现
202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经典分类与植物多样性团队税玉民研究组与中国西南边境以及越南北部多个保护区研究人员开展合作,在国际植物学分类期刊上联合发表16个新分类群。这些发现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西南边境以及越南北部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税玉民研究组一直在云南南部边境地区与大围山、文山、绿春黄连山、金平分水岭、永德大雪山、南滚河、老山、古林箐等多个国家级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科技人员联合开展种子植物及植被多样性调查和观测工作,并与越南北部的多个保护区合作开展了苦苣苔科、秋海棠科以及董棕林等喀斯特关键类群和群落的调查和研究,为摸清我国西南边境生物多样性家底及其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截至2019年,该研究组共发表了近100个新种。
2020年以来,在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云南省生态监测网络项目、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税玉民研究组与相关研究人员合作联合发表的16个新分类群分别为:苦苣苔科的马关全唇苣苔、红腺全唇苣苔、簇花奇柱苣苔、毛果马铃苣苔、珠毛马铃苣苔、撕裂马铃苣苔、文山马铃苣苔、短序蛛毛苣苔、千花珠毛苣苔、光珠毛苣苔、春山报春苣苔,秋海棠科的荞叶秋海棠、南滚河秋海棠、星果秋海棠、垂果秋海棠,以及马钱科的水晶度量草,这些发现为中国西南边境以及邻近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科学数据。
图片
普洱市拍到
“鸟中大熊猫”
近日,摄影爱好者在普洱市景东县河滨公园拍摄到一只罕见的鸟。这只鸟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会呈现出多种颜色。经鉴定,这只鸟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全球黑鹳不足3000只,中国只有1000余只,其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因其数量稀少,被誉为“鸟中大熊猫”。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思凡 黄河清 张捷
来源:云视新闻
责编:肖窈
编审:周晓雪
终审: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