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记录的老山战场,头等主力团进攻失败,士兵成了活靶子

越南人民军步兵第141团,别称“巴维团”,成立于1948年12月,两年之后编入312师(越军成立的第三个主力步兵师,别号战胜师,与头号主力师308师齐名)。141团在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中先后参加过较大规模的战役13次,大小战斗上百次,该团擅长在山岳丛林地进行运动战和长途奔袭,是越军中的头等主力团。
1984年4月底,越军第二军区丢失老山地区之后,河内总参谋部决定调遣外区部队到河江战场,增强该方向的作战力量,以“收复失地”。141团奉命于6月底进至河江,代号为“14B团”,312师将165团4营以及部分炮兵、工兵部队配属给该团,使该团参战人数达到3000人,并派出参谋长陶重乐到141团加强指挥。
图片
第二军区前指下达给141团的作战任务是:首先与316师174团、356师876团、149团一同发起进攻,夺回被中国军队手中的老山地区(即MB84进攻战役);而后建立起稳固的防御阵地,使河江市免受威胁。141团的攻击目标是1030高地(即八里河东山)。7月3日,在141团战斗序列中的部队全部到达渭川县(与我国云南省麻栗坡县接壤)。
7月7日,141团前出到距离国境线5公里的地方集结,修筑工事和指挥机构,同时派出侦察分队掌握情况。10日,312师炮兵第186团部分部队到达。由于准备时间仓促,炮兵部队申请把作战时间往后推迟两三天,但是没有获得第二军区前指的批准。
图片
7月11日17时,141团沿泸江(即盘龙江)逆流而上到达进攻出发地域。12日4时30分,部队进入冲击出发阵地。6时50分,141团向1030高地发起进攻。尽管准备工作和部队集结是在秘密情况下进行的,但是由于山势险峻,只有唯一的一条机动道路,炮兵的运动很早就被中国军队发现了。因此部队刚发起炮击,便立刻遭到对方的猛烈反击,使得炮兵部队和步兵部队一开始就出现伤亡。
根据战前制定的作战方案,首先由炮兵对1030高地地区进行炮击,然后由步兵发起冲锋攻占目标。由于己方炮火无法对中国军队的炮火形成压制,部队遭到对方的猛烈阻击而难以推进。中国炮火的猛烈反击使部队伤亡惨重,通信遭到破坏,各营与团部联系中断,穿插迂回部队和正面攻击部队都与炮兵部队失去了联系,几乎所有进攻方向都没有进展,伤亡惨重。
图片
16时,第二军区前指命令141团停止战斗。接到命令后,141团让1营和165团4营后撤,派2营在阵地上组织防御。此次战役,141团阵亡士兵300多人。为了保存实力,第二军区前指于7月13日下达命令,暂停进攻,转入防御,救治伤兵,做好善后。从7月13日至8月底,141团2营与313师266团4营配合,在泸江东岸担负正面6公里、纵深4公里地域的防御任务。
河江战场的失利信息传到312师驻地,令师的指挥员坐卧不安,作战部队损失惨重,而且没有完成任务。师部派出参谋和政工人员迅速赶往渭川前线了解情况,查找原因,开会总结教训,认为:对中国军队的情况了解不全面不深入,战斗准备不细致不周密,平时训练与山岳丛林战场实际情况脱节,存在着严重的主观主义。
图片
通过141团7月12日的作战,312师总结了对中国军队作战需要改进的三个主要问题:1.要修建战斗工事减少伤亡,特别是躲避炮击;2.要用强大的炮兵火力压制中国炮火,并及时支援步兵作战;3.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通信畅通,保障指挥和分队协同。
解放军在战后总结里,对141团的战术水平嗤之以鼻,称:“在火力主宰战场的情况下,他们的头脑仍然停留在依靠徒步步兵冲击取胜(即所谓冲锋枪决胜)的水平上,号称王牌的越军1军312师141团,连续对我八里河东山实施了三次未经火力准备的步兵冲击,从而成为我军的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