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武玉江:退伍老兵创建“老兵之家” 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
2020年,郑州市共有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9人荣登“河南好人榜”,推荐产生河南省疫情防控身边好人10人,郑州市疫情防控身边好人106人,郑州市文明市民120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五位“中国好人”。
武玉江
图片
武玉江是一名老兵。从郑州市管城区政协副主席岗位上退休后,武玉江带着下肢瘫痪的老伴,回到开封老家,捐出积攒数年的养老钱,腾出刚建好的养老房,牵头组建“老兵之家”,创建全国第一个“争做优秀退伍军人大讲堂”,组织成立“爱国教育宣讲团”,成为乡村建设和青少年爱国教育的重要力量。
图片
2018年,“老兵之家”被河南省文明委评为“学雷锋优秀志愿服务组织”,2019年,武玉江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图片
初心不改,反哺归乡
2015年5月,因兵龄换算错误导致每月补助下降,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65名退伍老兵准备联名到省城上访,其中也有人鼓动武玉江。得知事情的原委后,武玉江意识到这不是小问题,便从郑州匆匆赶回老家自费宴请大家。席间,武玉江动情地说:“我们都是老党员,更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解放军战士,一辈子都要听党话、跟党走,不能给政府添麻烦。”并当场表态要一管到底,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结果。经多次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漏发的补贴金及时发给了退伍老兵们,一场危机就此化解。看似很小的“10元”事件,让武玉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老家西姜寨共有1236名退伍老兵,其中党员761人。如果这些人思想不稳定,天天想着上访,那政府还有精力搞发展吗?可是,如果这些老兵要是退伍不褪色,发挥正能量,兴许还能为家乡做贡献呢!武玉江认为,自己应该给老兵们提供一个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就这样,建“老兵之家”的想法应运而生。
图片
创建伊始,困难重重。没有合适的场所,武玉江想到了自己才盖起来的养老房;没启动资金,武玉江拿出了多年攒下来的积蓄,开车带着瘫痪的老伴儿往返于郑州、开封之间,建设期间先后往返108次,累计9720公里。2016年6月,“老兵之家”正式挂牌成立,当天就有48名老兵“涌进”了“老兵之家”。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王安邦在家人搀扶下走进了“老兵之家”,抚摸着一幅幅老兵们入伍时的老照片流着泪说:“我可找到‘家’了!”几年来,武玉江用在建“老兵之家”、添置服装、慰问烈属、敬老助老等方面花去的资金累计20余万元。
矢志不渝,建设家乡
“根据地”建好了,武玉江首先想到的就是带领老兵们脱贫致富。他根据西姜寨乡的区位特点和地形土质,提出“一带三片区一养殖”的发展思路,说服有养殖经验的10多户老兵成立起合作社,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让更多老兵通过养殖实现脱贫致富。“养牛”老兵刘团结办理手续时,武玉江不辞辛苦、跑前跑后;“鸡鸭”养殖户王文生购买幼苗没有资金周转,武玉江毫不犹豫拿出自己三个月的工资。被乡里授予名誉“乡贤”社长后,他更是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为养殖和种植基地挂牌,每月召开一次“老兵扶贫”交流会,更好地帮助老兵做好科学防疫、种植、饲养、销售。
图片
老兵们富起来了,武玉江建设家乡的激情也燃起来了。他在“老兵之家”设立起“五大员”参与乡村振兴,分别是国防教育宣传员、扶贫攻坚战斗员、平安稳定维护员、树木养护管理员、环境卫生宣传员。并延续部队管理,把全乡31个行政村划分为9个“连”,形成自上而下的网络。在西姜寨乡环境治理中,每天主动打扫道路的群众,退伍老兵占了40%;在全乡河道清淤改造过程中,退伍老兵义务投入劳动力2600人次,挖掘土方1100立方米,清除垃圾杂草660立方米。此外,武玉江还带领退伍老兵参与调解民事纠纷206起、平安巡逻1200多人次、政策宣传102场。
图片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在“老兵之家”的西墙上,入党誓词鲜红醒目,武玉江经常带领老兵们“重温”。他开设“争做优秀退役军人大讲堂”,带领老兵们走机关、进学校,宣讲战斗感人故事,追忆峥嵘岁月。和吴文增一样有过英勇战斗经历的100多位老兵,到开封、郑州的中小学为6万多名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今年,又有来自郑州等5个城市的30多所中小学向“老兵之家”下了进校宣讲“订单”。这个数字武玉江很是自豪,经常对老兵说:“咱们舞台大着呢,永远不能忘了我们的名字是老兵,我们的职务是‘党员’!”
抗击疫情,主动“请战”
图片
今年年初,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疫情,武玉江第一时间兑现“若有战、召必回”的承诺,主动向当地政府“请战”,以大无畏的精神率领老兵们投入抗疫一线作战,迅速通过手机建立起老兵“疫情防控”微信群,连夜给老兵们通报疫情的严重危害,动员大家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和传统,“春节”不休,赶赴“战场”。同时,他还在微信群中发送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引导老兵正确认识疫情,增强科学防范意识,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并要求老兵自觉向身边亲友科普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图片
疫情无情人有情,武玉江心中始终牵挂着困难群众和每位老兵。他通过微信转钱,给身残志坚的抗美援朝老兵送去生活必需品,解决其温饱问题。同时,他还以退休老党员的身份向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和开封市祥符区的党组织进行分别捐款。他的举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老兵们,身处防控一线王文生等7名老兵,主动给出门不方便的困难群众送去防护用品及生活必需品,当地群众感动地说:“感谢‘老兵之家’派来的退伍兵,看见他们就像看见当年的老八路又回来了!”
扶危济困,无怨无悔
家住信阳光山县一个偏僻小山村的陈存宏,50年前在原54军高炮团服役,本应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妻子却突发脑出血入住武汉同济医院重症监护室,每天上万元的医疗费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难以承担。武玉江得知这件事之后,一直牵挂在心,他连夜发出了献爱心捐款倡议书,并带头组织捐款,那天晚上共有来自7个省的退役军人捐款一直捐到凌晨3点,天不亮,他安置好瘫痪多年的老伴,带着58名战友的深情厚谊,坐上去信阳的火车几经周折来到信阳光山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在场的群众得知他是郑州市的退休干部来给战友捐款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图片
武玉江不仅是大家的“老班长”,更是老伴心里的“好先生”。1976年,他们在部队简单完婚,老伴怀大女儿时,武玉江要奔赴越南战场,临别之际依依不舍:“辛苦你了,此生不离不弃……”为兑现这个承诺,武玉江坚守了44年。1996年老伴意外摔伤下肢瘫痪,二十多年来,武玉江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陀螺,一刻都闲不下来,除了做饭洗衣服,还要给妻子端屎端尿,有时妻子田秀梅无法正常排泄,他会亲手帮助她排泄。擦身体,喂妻子流食,给她打针喂药,用轮椅推着她到附近遛弯、晒太阳……“这么多年下来,我如果说‘不难受’和‘不累’那一定是假的。不过,我认为作为一个男人,就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家,这是责无旁贷的,选择了她,就守候一辈子。”
图片
武玉江的言行见证了对妻子的呵护、对家庭的担当,影响着周围村民,传承着中华夫妻恩爱传统美德。为弥补结婚的遗憾,2006年,武玉江带老伴补拍一张“轮椅婚纱照”至今挂在床头。
编辑:彭程
统筹:岳翔、马如潇、赵海英、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