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唯一获奖的村集体,是深圳大鹏的帮扶对象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坪围村村民委员会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据悉,坪围村村委会是广东省唯一一个获奖的村集体。
图片
驱车从205国道前往坪围村,一条种满粉色“紫荆花”的水泥路成了全村的“门面担当”。沿着村道驱车而入,这条被命名为“美丽乡村道路”,两旁绿树成行。面前景象,难以与“贫困”二字相关联。坪围村作为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唯一一个获奖的村集体,靠的是什么?
从“养猪村”到“花果村”
坪围村位于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埔前镇西南端,毗邻惠州石坝镇,全村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是省属水库区移民村、革命老区村。长期以来人多耕地少,村民以养猪作为主要经济来源。
但长期的不规范养殖,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使得村容村貌脏、乱、差。2014年,源城区为保护东江源头,村里的养殖场被勒令停办。作为当时“养猪大户”之一的罗伟良面对如此转变有些措手不及。经济来源受阻,家里人口多、开支大、收入低让他成为了贫困户。
图片
坪围村以“水果种植业+乡村生态旅游业+劳动就业”主导产业
罗伟良是当时坪围村发展的缩影。随着养殖场的取缔,让坪围村慢慢变成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的发展现状。在2016年,坪围村被评为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185人。
随着精准扶及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开展,2016年,深圳市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等12个单位对坪围村开展帮扶工作,并在当年5月份,派出时任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投资推广部部长的刘志坚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而刘志坚扎根扶贫一线便是五年,“工作最大的感受是,我从一名扶贫工作干部成为村民心中的坪围人。能为坪围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并成为这个村的一份子,为此我感到自豪。”
实干见真情。一说起坪围村,刘志坚犹如一本行走的“活账本”。为了推进产业脱贫,找到适合坪围村情且“短平快”的项目。坪围村土壤类型、酸碱度及近年降雨量等数据信手拈来,为此他没少走路。为摸清摸透村情,在坪围村跑;汇报工作、问专家意见,又往深圳大鹏跑。再带专家、领导一同回村调研考察……
2017年,大鹏新区扶贫工作组携手坪围村党支部探索出无花果种植的产业发展道路,形成了“水果种植业+乡村生态旅游业+劳动就业”主导产业,全力打造水果产业经济。目前,罗伟良的妻子就在产业园里就业,在2018、2019两年,像罗伟良这样的贫困户每户每年都能分到3000多元。
与此同时,坪围村搭起2772平方米的大棚种植兰花。这个大棚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出技术、坪围村出土地,扶贫单位深圳市大鹏新区搭建而成,种植有红蝴蝶、大辣椒、金公主等多个品种约8万株。让从曾经臭气熏天的“养猪村”,化身为花果飘香的“花果村”。
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既是大鹏新区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又是12个区直属机关事业单位结对帮扶省定贫困村坪围村的牵头部门,该局以推动大鹏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从加强资金支持、人才支援、产业帮扶、消费扶贫等方面扎实推进坪围村脱贫攻坚工作,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100%脱贫为发展目标,科学谋篇布局精准扶贫项目,推动了各部门倾力合作,助力当地农产品销售。
“他们不但给当地带来了资金、资源,而且还把大鹏的建设经验以及深圳的新理念、新观念、新思维也带了过来。”不少当地村民如是说。而大鹏新区这种既重视“输血”“造血”,又输出经济发达城市一些先进理念激发内生动力的帮扶实践,为经济发达地区精准扶贫提供了生动的“大鹏样本”。
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协同”
“要想富,先修路”是多年来经济发展的经验。坪围村也不例外。
2005年,坪围村铁场附近的一条2.93公里的村道成为村里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水泥路。而埔前镇五村之间,仍然是泥泞的“土路”,各村之间因为路不相通,缺乏交流与互通。
2016年起,坪围村借助对口帮扶的契机,继续加大道路修建力度,实现户户通水泥路。“我见证了这条路的变化,从原来‘人能走、车难过’到现在的车辆畅通、绿树林立,村民说好,外来参观的人也称赞。”刘志坚说道。
“指挥部携手新区全盘考虑,并邀请专家规划了连接五村的鹏城大道,是各个村之间加强交流,连片发展,项目依托五村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推进农业和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源城区委委员、常委,深圳大鹏对口帮扶河源源城指挥部总指挥曹其捷表示。
图片
由省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出技术、坪围村出土地,扶贫单位深圳市大鹏新区搭建而成的兰花养殖基地
“五村连片、一村一韵”的整体发展思路,是科学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对5个省定贫困村进行连片规划;在标准方面,新区曾联合深圳相关专业机构制定了扶贫的大鹏标准,并制定了《河源市源城区乡村振兴示范标兵村创建标准体系》《大鹏—源城共建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规范》等文件。这种整体布局、科学规划的发展理念,是源城扶贫协作区发展路上的又一“大鹏烙印”。
“大鹏新区扶贫工作组针对各村的情况,打造一村一韵、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文旅产业’。”曹其捷介绍。目前,“一村一韵”已初步实现,如扶持陂角村发展小坑土鸡和旅游产业、坪围村发展水果产业、上村村发展红色旅游和光伏产业、双头村发展双创电商和农业旅游观光采摘产业、高围村发展马铃薯、五指毛桃和光伏产业。同时,连接五村的鹏城大道的建成,为五村连片旅游开发提供便利条件。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站在干净整洁又宽敞的村道上,一侧是三层的村委办公楼,另一侧是180亩的无花果种植地,往西边眺望,是两千多平方米的兰花养殖基地。“现在村里有产业,发展是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回到自己家乡生活。”刘志坚介绍。
杨伟杰便是返乡建设队伍的其中一员。80后的他,一毕业就在珠三角务工,厨师、教练都曾是他的职业。2019年,他在佛山经营一家小餐馆,因经营压力大等问题选择了关停。2020年回乡过年,新冠疫情爆发,村里设置卡点测量体温和登记出入人员信息需要志愿者,身为党员的他积极报名。
“作为土生土长的坪围人,当然希望可以为家乡发展做贡献。而且看到坪围的发展越来越好,我就想留在坪围建设家乡。”杨伟杰说道。现在,身为坪围村党总支部委员的他,为党支部和村发展注入年轻力量。
同样选择反哺家乡的还有罗晓燕——罗伟良的大女儿。罗晓燕在2019年大学毕业后,就到坪围小学教书。站在讲台上的罗晓燕,说话温声细语但学生们对这位年轻的老师不乏敬畏,上课时坐姿端正,认真听讲。“晓燕现在负责五年级的语文和英语,还有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压力挺大,但是她认真勤奋,都完成得不错。”廖校长介绍。
“以前年轻人大多都是外出打工,村里都是老人小孩。村里没有产业,留不住年轻人。”连任六届坪围村书记、主任的李远通介绍。坪围村自2005年修路后,先后引进东兴旺农场、福源果场、周村桔场等企业投资种果,打造水果种植基地,为发展“花果村”奠定基础。现在,随着坪围打造水果、兰花种植基地,产业兴旺的坪围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饱含知识、经验的中、青年“回流”。坪围正走在一条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康庄之路。
在2021年大鹏新区党工委会议上提出,在“十四五”规划中将继续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整合产业扶贫资源,助推乡村振兴、农户增收,巩固脱贫成果。而坪围村的“青年回乡”现象,也正是大鹏新区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的生动体现。
【撰文】郑婷婷
【通讯员】苏文昌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