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线翻飞绣出美好新生活

新华社银川2月25日电(记者马思嘉、吕泽、杨植森)阳光透过红寺堡区文化馆的玻璃窗洒到马秀霞身前的竹制绣架上,一朵牡丹在针线翻飞中静静绽放。这种她在老家从未见过的象征富贵的花儿,正在新家庭院中迎接春风。

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文化馆刺绣培训基地,马秀霞正在刺绣。(2021年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村里种牡丹的人越来越多,我家院子里还种了瓜果蔬菜,有黄河水灌溉,种啥活啥。”这位45岁的回族妇女说。她还喜欢绣枸杞、葡萄、蝴蝶——这些昔日荒滩上看不见的鲜活事物,因黄河水滋养,涌进马秀霞和当地二十三万西海固移民的生活。

马秀霞的老家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那里山大沟深、严重缺水。冬季,村民需要将积雪储存到水窖,供来年饮用。即便如此,家家户户都将水窖上锁,因为“有钱也买不来水”。

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文化馆刺绣培训基地,马秀霞正在刺绣。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无水之地,希望贫瘠。上世纪末,在相关政策扶持下,马秀霞一家搬迁到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与如今富饶的景象不同,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漠。她所在的刺绣培训基地里,摆放着一幅名为“昔日荒漠”的刺绣作品:一片沙海中,点缀着几株干草。

“刚搬来的时候这地方就是那样,特别后悔,甚至想过离婚回娘家。”马秀霞说。初到红寺堡的那个春天,她去外地打工,丈夫和婆婆在沙地上用了近三个月时间,打土坯、盖成一间简陋小屋。几乎每顿饭,都要吃进风刮来的半碗沙。

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文化馆刺绣培训基地,马秀霞在展示自己绣的彩蝶纷飞的扇面。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为了讨生活,马秀霞和丈夫像在老家时一样,奔走在北京、青海西宁等地的拉面馆打工挣钱,上小学的儿子跟着奶奶生活。为减轻家中负担,懂事的儿子曾在半夜跟村里人一起乘电动三轮车,到几十公里外的中宁县采摘枸杞挣钱。

“有水赛江南,无水泪亦干。引黄进绿洲,万民俱开颜。”刺绣培训基地里,一幅绣着扬黄工程基建的作品上如是写道。经由一级级泵站和管道,黄河水从中宁县被扬高三百多米,涌入红寺堡。移民在一场场风沙中压沙、种树,荒漠渐成沃土。

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文化馆刺绣培训基地,当地妇女正在刺绣。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随着收成一年强过一年,移民们开始种经济作物、养殖牛羊,不少人家盖起新房、买了汽车。2007年,马秀霞和丈夫回到红寺堡发展种养殖业,并在镇上租房子给儿子陪读。后来,儿子考入中国矿业大学。

在新家园里,马秀霞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以前这里啥都没有,就算有钱也没处花,现在到处是商店,交通也方便,想去哪就去哪。”她说,街道上绿化很好,夏天彩蝶纷飞,人的心情也随之明媚。

如今,红寺堡已经发展起枸杞、葡萄酒、黄花菜等产业,为当地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每个枸杞采摘季,马秀霞都会“摘”到五六千元的收入。

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文化馆刺绣培训基地,宁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赵秀兰(右)在指导田在北做刺绣。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在当地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赵秀兰的免费培训下,马秀霞爱上了刺绣,农闲时就在家里绣鞋垫、抱枕等,这项爱好每年能为她带来近五千元收入。“罗山云海”“枸杞红了”“古刹重辉”……如今,关于红寺堡的刺绣作品中,早已没了昔日的荒凉贫瘠。

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文化馆刺绣培训基地,田在北(左)和马秀霞(右)在展示自己的刺绣作品。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行走在红寺堡乡村,不时可见“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标语。“在老家的时候做梦都没敢想过这样的日子,‘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这是我们二十三万移民共同的心声。”马秀霞说。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