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抗疫战士”陈永平:用专业精神诠释医者仁心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温州是浙江省“抗疫”的关键地区,情况十分危急。

彼时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灯火通明,作为浙南片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集中收治的省级定点医院,全院医务人员严阵以待,准备迎接这场严峻考验。

会诊次数高达百余次,每日各地请求指导救治的电话几乎24小时不停,面对发展迅猛的疫情,身为医院感染科科主任的陈永平义无反顾:“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温州地区的重担压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必须扛住”!

这位国内感染病、肝病领域专家,连同全院的医护战士们,以白衣为战袍,逆行进入隔离病房。他们无畏生死,扛住重压,为了给患者撑起一片生的希望。

冲锋一线 无怨无悔

这不是陈永平第一次投身传染病防控前线,从抗击非典到防控H7N9,再到迎战新冠肺炎,每一次都能在抗疫前线看到他奋不顾身的身影。

2003年,一位疑似非典患者从北京回温州,得知此消息,陈永平二话不说,迅速穿好防护服冲入病房。此后整整一年,他奔走在各地区的感染病房,甚至两个月没有回家,他说:“当时已经顾不了这么多,只有我进去诊断,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时隔17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陈永平再次踏上“抗疫”的战场。疫情期间,陈永平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每天连轴转,不知道哪天过年、哪天元宵。

陈永平多次奔赴温州市中心医院参与危重病人抢救、治疗决策和院感防控部署。他发挥特长果断改造和规范流程,率先提出在乐清市人民医院集中隔离、集中治疗的决策意见,并指导当地医院外科大楼紧急改造成隔离病房,解决了当时温州防疫重点地区乐清市“医院小而分散、医疗质量低、防控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他带领全院做到“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坚持对病重病人采取“一日两会诊,病情变化随时诊”,同危重病人一起与死神博弈。在他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多名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只要他们能好起来,就算是每天不睡觉我都愿意,”陈永平笑着说。

此外,他还积极通过媒体向民众宣传新冠病毒的防治知识,为温州市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陈永平以及所有医护职工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冲锋一线,在黑夜中点亮一束光。陈永平总是强调,荣誉并不只属于自己,它属于全体医务工作者。

坚持就是高尚,平凡就是伟大

陈永平的工作,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忙”。

6点起床,先坐在办公桌前,整理一下全天要做的事情。然后查房,查完房就去门诊。长期以来,他的半日门诊量平均达100余人,有时远道而来却挂不上号的患者,陈永平也会为他们加号。早上的门诊一直持续到下午两三点,结束后他才吃得上午饭,常常累得不行,但是他说:“病人来都来了,难道你还忍心把他们拒之门外?”

“战场”之外的陈永平,是名不折不扣的“好学生”。他常挂在嘴边的“学无止境”、“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人生信条,指引了他35年的临床经历。

如今,他依然在不断学习、钻研。疫情期间他也没有松懈,为早日攻克新冠肺炎关键救治技术,陈永平带领团队积极参与浙江省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体系研究及温州市应急科研项目,通过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为新冠肺炎疫情总体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陈永平说:“我经常和我的同事们、学生们说,加强专业业务能力,提升医疗水平是我们作为一个好医生的根本。”

打赢这场硬仗,他没什么豪言壮语,他说:“作为一个优秀的医生,必须要临床、教学、科研多管齐下,从临床上发现问题,从基础去解决问题,再回到临床上,把最后一公里打通了,科研才有实际价值。所以不能说苦,不能说累,这就是平常的一个工作。”

陈永平具有高超深厚的临床医疗经验和锐意进取的科研精神,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承担过国家“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研究各3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7项。

接下来,陈永平将把教书育人作为重要方向。“不仅要做好医者为民的本职工作,还要牵头做好科研任务,攻破医学难题,并培育更多的医学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前,陈永平已经为国家培养了12名博士及100多名硕士。其教研室连续10多年被评为"优秀带教科室",这个教学还获浙江省传染病精品课程。

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勇攀高峰。陈永平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奉献,诠释了医生这个职业的使命,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坚持就是高尚,平凡就是伟大。”

来源丨浙报融媒体

编辑丨圈圈圆圆圈圈

据说99%的人都在看

◆温州一小区住宅出现多条裂缝!业主慌了:这房子还能住吗?

◆“请以我为戒!”浙江26岁男子查出胃癌中晚期!这些事他一错再错

◆省政府批复,浙江两地行政区划有变更!背后还有这些事

◆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温州知名企业破产清算!一商标被拍

致敬!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