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首府样板:山更清水更秀 描绘发展“新画卷”

早春二月,走进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台格斗村,上百亩百年杏林在春风中摇曳,与远处青瓦白墙的移民搬迁新房屋遥相辉映。过去的穷山沟,依托青山绿水,以观光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为抓手,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杏花村”。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市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全面过硬、走在前列”攻坚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责任导向、目标导向,强基础、补短板、抓落实,全力打造脱贫攻坚的首府“样板”,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驻村干部:“能见证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是我最大的幸福。”

黑石兔村驻村第一书记龙安献询问脱贫致富带头人高兴利养牛饲草料储备情况。 陈立庚 摄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第一书记是“主心骨”。和林县新店子镇黑石兔村第一书记龙安献对此深有感触。

2018年,刚驻村的龙安献用一个月的时间,跑遍了行政村的每一户人家。令他不解的是,贫困户一见面常问的不是该咋脱贫,而是为啥还不带着东西来慰问。

黑石兔行政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181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85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5名。龙安献说:“光靠我一个人捋顺人心,力量太薄弱,还得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通过党员的带动作用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

瞄准了方向,拉家常、聊发展、谈技术,就成了龙安献在村里的主要工作。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关键要打通人们脑海中的贫困“堵点”。龙安献和支部成员们在走访中发现,脱贫摘帽的村民高兴利养牛发了家、挣了钱。“把高兴利树成致富带头人,带动其他贫困户不是更有说服力?”于是,他一有时间就带高兴利入户讲解养牛技术,带动效应立竿见影。“等、靠、要”的说辞少了,村里头的牛多了。如今的黑石兔行政村,养牛、养羊已蔚然成风,全村肉牛已发展到410头,养羊达到3000多只。

龙安献说:“我们要抓好村集体产业发展、环境卫生整治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真正发挥好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更好地团结凝聚各方力量。党组织先把大家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再建立扶贫的抓手以及长效机制,老百姓的收益稳定了,未来返贫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龙安献是呼和浩特市2000多名驻村工作人员的代表。对这些成年累月战斗在一线的基层干部,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不仅提要求,而且从政治上关心,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建立微信沟通群,随时随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战胜困难。驻村干部把党的温暖带到群众中,也从中体验着党组织最亲切的关怀。自脱贫攻坚战打响至收官的几年间,呼和浩特市依托“五级书记抓扶贫”扛起脱贫攻坚第一责任。各级书记遍访全市207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坚决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有效形成了“头雁效应”,为当地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夯实了组织基础。

“生态立县”让绿色成为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走进呼和浩特清水河县老牛湾景区,黄土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在这里互相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老牛湾村的一户农家乐院里,古朴的凉亭、特色的窑洞背靠着风光旖旎的老牛湾,吸引着游客驻足拍照留念。店主李文清告诉记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黄河水变绿了,生态好了,咱黄河人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李文清是村里第一批做农家乐的,到现在已经做了20多年,如今一年的营业收入是过去打工挣钱的20倍。

如今,黄河两岸的植被绿意盎然。王慧 摄

近年来,清水河县立足特色自然风光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以开发提升鬼斧神工黄河峡谷、红色传承老牛坡、养生福地贾浪沟3个景区档次为核心,统筹推进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主题民宿建设,打造了一批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的田园综合体,推进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随着黄河大峡谷休闲和长城沿线观光游日益兴起,老牛湾镇和北堡乡拓展庭院经济业态,支持发展农家乐40余家。依靠当地特有的窑洞文化和特色美食吸引游客,每户农家乐年可增收3—8万元,同时还有效促进当地米醋、杂粮、豆腐、胡油等特色农产品销售,依托庭院的农家乐成为当地主要的脱贫致富产业。

如今,“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清水河县的一张靓丽名片。王慧 摄

清水河县窑沟乡柳青河村坐落在黄河边上,1998年从万家寨水库移民到现址。搬迁前,每到汛期时,村民家常常被河水淹没。曾担任柳青河村46年村主任的曹吉虎回忆起往事感慨万千:“当时村子在山下的河边,经常被水淹,一出家门就进黄河,各家种的地都在山上,耕地秋收全靠驴驮人背,非常艰辛。”

为提升村民居住条件,柳青河村从1998年开始动员搬迁,最终全村486人完成搬迁。令大家欣喜的是,搬迁后黄河仍在“身边”,站在家门口,还能望见蜿蜒的黄河缓缓流淌。“还能看见黄河,环境却更好了,村民们都觉得搬好了。”曹吉虎说。

近年来,柳青河村立足自然地理资源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发展旅游业,建设美丽乡村,村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变。据农家乐老板范海旺说,他19岁离开村庄,前往市区打工。人到中年的他如今看到村子的旅游发展形势大好,去年5月决定返乡做农家乐。范海旺表示,短短一年,不仅已经回了本,而且还带动了本地产业,例如将这里的土特产羊肉、猪肉、糜米等代卖给喜爱清水河特产的游客,让村里的乡亲又多了一笔收入。

“生态立县”成为清水河县一以贯之的绿色发展路径。如今,黄河流经的清水河县,不仅将黄河两岸变绿的森林作为生态资源的储备库,更变成了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已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清水河县,又适时启动实施了百万亩扶贫林果基地建设项目。昔日贫困的小县,已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让产业发展的“红利”装进村民的“腰包”

和林格尔县“塞外桃园”农业产业园区内的60个大棚内,草莓红彤彤、油菜成熟待采、西红柿挂满藤架……“塞外桃园”农业产业园区作为产业扶贫园,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尤其是让年纪大的老人也实现了“不出村就业”的愿望,产业发展的“红利”直接装进村民的“腰包”。

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胶泥湾村塞外桃园生态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发展万亩生态林实现地区脱贫。(呼和浩特市扶贫办供图)

在塞外桃园,我们见到了老高,生态林和温室大棚是他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搞起来的。“周边的村民想打工,也得有个好去处啊,这里就是他们十分惬意的地方。”老高本名高常在,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高。在生意场几经沉浮的他,3年前当上了村里的产业扶贫带头人,一提起自己的园区,他总是满脸的自信。

“果蔬大棚产量再低也要坚持高品质,产业化就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老高的发展目标很清晰。2017年,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一间房、草夭子、十一号、黑石兔四个行政村整合整村推进扶贫资金630万元,由呼和浩特市一家大型餐饮集团作担保,投入资金,建设塞外桃园,与村民共建果蔬温室大棚,大棚产权归各村集体所有,经营销售由企业方面负责,每年按照7.2%的比例给各村进行分红。2017、2018、2019连续三年共实现分红135万元。

种菜也得讲科学,也得抛弃祖祖辈辈留下的粗放经营模式。夏志强是呼和浩特农业局的技术推广员,负责定期测大棚室内温度、土地温度、大棚湿度,具体指导农民进行种植管理。他告诉记者,“培育新品种才能赢得市场、增加收益,但必须有新技术支撑。当地的贫困户来这儿打工,最低一天100块钱,干一天活儿实实在在能收入100块,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一年能挣个2到3万。农民得了实惠,自然愿意跟着咱们干。”

实时温控大棚、有机科学种植、购买农家肥,一亩地的投入上来了,产销的路子也广了。“几年下来,我们的果蔬供不应求,卖得价高也不愁销路。”老高把刚摘的西红柿递在我们手里笑着说,“各位尝尝,咱这红柿子才真能尝到柿子香。”

“产业扶贫激活了群众的内生动力,让群众尝到了甜头,改变了以往‘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造血式’产业扶贫已成为了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金钥匙’。”记者从市扶贫办了解到,呼和浩特市坚持“一村一业、一户一策、一户一法”,鼓励扶持贫困户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兴办产、供、销专业合作社,大力培植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实施“菜单式”扶贫让贫困户“选”;采取“龙头企业 合作社 基地 贫困户”的模式,让新型经营主体“引”;通过托管托养、订单种购、生产务工、利润返还等形式,让产业链“带”;通过电商销售、“五进机关”、“三专平台”等途径,让消费扶贫“助”,切实增强了产业扶贫的带贫减贫能力。2020年投入各级各类产业类项目资金3.05亿元,“择优选优”从项目库提取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10个,累计带动贫困人口3.9万人。

发挥基层党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的力量,让广大农民群众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中增收致富奔小康:和林格尔县将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大青山北麓,武川县群众继续书写着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呼和浩特市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